曲折發展:18世紀暹羅吞武里王朝與清朝及緬甸有什麼關係?

混沌錄 發佈 2022-11-30T03:47:12.638719+00:00

在18世紀後半期的清朝對外關係中,他們同暹羅、緬甸的關係成為了此時的重大事件,好在三方都在「運籌帷幄」,最終推動了地區的和平穩定。

在18世紀後半期的清朝對外關係中,他們同暹羅、緬甸的關係成為了此時的重大事件,好在三方都在「運籌帷幄」,最終推動了地區的和平穩定。

這段歷史中,分別分為清朝與吞武里王朝關係的曲折發展、中緬戰爭結束、緬泰鬥爭幾個部分。

清朝與吞武里王朝關係的曲折發展

1767年12月28日,年僅33歲的鄭信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被臣民擁立為王。

當時的清政府還弄不清楚泰國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

吞武里王朝是在擊退緬甸侵略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連年的戰爭,同樣讓建立初期的吞武里王朝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對此,鄭信還是想要走捷徑,他希望能通過清朝承認的方式來實現「借天威,彰民望」。

不過,從吞武里王朝建立到獲得清政府的認可,鄭信還是艱難地走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中,清政府並不認可吞武里王朝。

在吞武里王朝剛剛建立的那幾年,清政府還忙著跟緬甸軍隊打仗,可這緬甸軍隊總是能爆發出驚人的潛力,清政府前幾次的進攻都沒能收穫成效。後來在清政府大舉進攻的時候,也考慮到了緬甸軍隊極有可能朝著暹羅逃竄,他們也根本不知道緬甸此前已經把阿瑜陀耶王朝給滅了,後來還是在廣東人鄭信的率領下才重新復國。

一直到了1768年,乾隆皇帝才知道了這件事,並且要求李侍堯繼續去打探情況,可由於年代久遠,還是沒能問出什麼有用信息。

正好這段時間柬埔寨王室發生了內訌,由於鄭信也和柬埔寨有著很深的矛盾,自然就捲入了這件事當中,柬埔寨找到了「中間人」莫士麟出師援助,莫士麟也滿口答應了下來。

莫士麟聽說了清朝正在研究東南亞形勢後,立即將大致情況寫下來上交清朝,並說明阿瑜陀耶王朝的後裔依舊還存在,請求清朝和緬甸一起攻打鄭信。

清朝沒有接受這個建議,卻從中看出了緣由,從此便開始重新審視鄭信。

第二個階段是從1770年開始的,這期間也伴隨著清政府對於暹羅的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

乾隆皇帝當時也有著自己的考量,他本身就在觀望,看到鄭信的誠意越來越足,也就漸漸放下了戒備。

在這個階段,鄭信也在不斷表達著自己的誠意,他不僅多次將滯留在暹羅的人員給送了回去,還促成過多單貿易,不斷改善著與清政府的關係。

1777年,兩廣總督李侍堯提出建議給鄭信以封號,這樣還能讓鄭信牽制住緬甸的力量,迫使緬甸徹底臣服,進表上貢。

乾隆要保持著「天朝上國」的威嚴,他認為這種方法屬於一種「偏方」,不過同樣能「治病」,還是能試一試的。

到了這個時候,乾隆皇帝的態度也徹底鬆動了,他也說明了只要鄭信能「懇請」,那麼清朝還是能給他稱號的。

第三個階段是從1781年開始的,到了這個時候,清朝和吞武里王朝的關係也最終確定了下來。

1781年12月27日,經過了禮部的奏准,暹羅「國長」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例賞」和「加賞」。

可暹羅使者來了之後,鄭信卻意外身亡了,這就導致真正意義上的封號並沒有下達下去。

這其實又是莫士麟從中作梗,導致鄭信出兵20萬討伐柬埔寨,戰爭期間,暹羅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利用矛盾展開了一場宮廷政變,也直接導致了軍功貴族奪得了最高權力。

1782年4月6日,鄭信也在內亂中被處死,享年48歲,至此吞武里王朝也走向了滅亡。

而清朝和東南亞這些國家(包括泰國)的往來,也為後面中國沿海人口選擇外遷作出了鋪墊作用。

1869年一整年,單單從汕頭港出發奔赴東南亞淘金的人就有20000多,而30年以後,數量已經達到了70000人。

等到辛亥革命開始,這個數字更加龐大,達到了120000人之多,並且在1911年,從潮汕出發移居國外的人已經有3000000人之多。

中緬戰爭結束

從清朝前期來看,中緬關係一直都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在清平定南明政權的過程中,他們雖然和緬甸有過一定的接觸,可還是沒能建立起正常的外交關係。

後來吳三桂的事情解決之後,清王朝則一直採取穩定西南邊疆的國策。

乾隆早年時,中緬關係也漸漸回歸於正常,可清王朝也沒想到緬甸國內竟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緬甸貢榜王朝在建立起來後,憑藉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開始不斷襲擾周遭的土司,還向他們強行「收稅」,另一邊,緬甸又打起了暹羅的主意,並滅掉了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阿瑜陀耶王朝。

邊境上的土司有些就屈服於緬甸的軍威,可大多數還是不願意向緬甸低頭,為了報仇,他們通過雲南地方官府尋求清廷軍事支援。

最開始的時間被錯過了,是因為乾隆皇帝正忙著平定準噶爾的事情,沒有精力再去四面樹敵,因此雲南官府起初面對這些事的時候也採取了「綏靖政策」。

到乾隆皇帝忙完準噶爾的事情後,立即就調轉回來對緬甸採取強硬態度,戰爭一觸即發。

一開始,皇帝只覺得對方是些土匪,就沒有採取過於正規的出兵方式,因此也吃了虧。

1766年,乾隆皇帝派出了邊疆大吏,可這次又失敗了,這下也讓乾隆徹底動怒,下決心要把緬甸打服,傅恆親自率領的部隊就有8000人。

1769年,傅恆率兵出征,乾隆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與對方,這也就表明了此次乾隆已是下定決心。

清緬此次戰爭從2月打到了10月,雖說清兵來勢洶洶,不過緬甸方面是「主場作戰」,對於地理因素更為了解,雙方還是打成了僵持戰。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其實都已經顯得精疲力竭了,除了零星還爆發一些小型戰役外,雙方從事實上其實已經停戰了。

緬甸主動找來要求停戰,傅恆覺得自己沒有完成任務還是想打,可手下的絕大多數官兵都不想繼續下去,因此傅恆也同意了停戰。

在傅恆給乾隆的回信中,也說明了前線31000名官兵中主要因為染病的原因,現在僅僅剩下了13000多人。

實際上,當時前線的士兵還有17000人左右,只是傅恆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

幾經交涉後,當年11月16日雙方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和清軍12名將領作為雙方代表簽訂了協議,這場持續多年並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爭也終於結束。

其實,導致戰爭結束還有一個原因是:緬甸方面除了要應對清軍外,還得應對鄭信。

當時的鄭信還在忙著請求清政府冊封,而清政府還對吞武里王朝不太了解,所以三方都有著自己的打算。

在吞武里王朝滅亡之後的1788年,緬甸國王孟雲考慮到暹羅及周邊其他國家的壓力,這才主動去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納貢,這件事才算徹底結束。

緬泰鬥爭

從小股緬軍襲擾雲南開始,一直到清緬雙方簽訂停火協議,這場戰爭總共持續了不少年的時間。

從表面上來看,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清軍勝利,而實際上清政府頂多只是爭了個面子回來,因為緬甸同意向清政府納貢,可在戰爭的過程中,清政府也並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反倒是費了很多力氣。

乾隆皇帝到最後也意識到緬甸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只好接受了談判的結果。

在清緬戰爭持續的過程中,暹羅也在不遺餘力攻打緬甸,並且建立起了吞武里王朝,這些當然不在乾隆皇帝的視角之內。

無論是緬甸還是暹羅,在歷史上打了這麼多年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擴大版圖和獲取更多資源、勞動力,因此,此消彼長的機會是雙方誰都不願意錯過的。

1771年,鄭信的水師滅掉了莫士麟政權,並且直指金邊,趕走了柬埔寨王並另立新王,使得柬埔寨重新成為暹羅的屬國。

當然,這樣的舉動對於緬甸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他們的生存空間在被進一步壓縮。

到了1776年,鄭信再度出兵消滅了寮國境內的獨立小邦占巴塞,將他們國王變成俘虜,至此,暹羅的版圖又進一步擴大。

吃了敗仗的緬甸此時已經無力還擊,只能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不過到了1778年,萬象發生了內爭,鄭信趁虛而入,使得琅勃拉邦也成為了暹羅的藩屬,此時緬甸和安南都沒有辦法招架了,暹羅也逐漸居於上風,中南半島霸主的名號也落到了鄭信的頭上。

不過,鄭信也同樣沒能將輝煌持續太久,就在一場內亂中被殺害了。

到了1788年,暹羅和緬甸的關係再度趨於緊張,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發出新的危機。

清政府考慮到此時的暹羅又已經改朝換代,緬甸的孟雲也請求內附,並且也入了貢,雙方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於是勸雙方冰釋前嫌。

乾隆皇帝的調解還是很奏效的,很快兩個國家就消停了下來。

總體上,吞武里王朝還在的時候對緬甸依舊採取著敵視態度,這也是鄭信請求清朝冊封的一大原因,可當他去世後,一切才發生了重大變化。

參考

清朝與緬甸、暹羅封貢關係比較研究 王巨新 廣州大學學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