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些,你的「反向育兒」,就真的反向了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1-30T03:53:11.717350+00:00

最近,「反向育兒」火了!湖北武漢,一個8歲半的小男孩因沉迷於遊戲,主動要求「停學」打遊戲。於是家長將計就計,制定了嚴格的打遊戲計劃,每天玩夠16個小時,還要對戰績復盤總結。

最近,「反向育兒」火了!

湖北武漢,一個8歲半的小男孩因沉迷於遊戲,主動要求「停學」打遊戲。於是家長將計就計,制定了嚴格的打遊戲計劃,每天玩夠16個小時,還要對戰績復盤總結。起初孩子非常興奮,但是三天下來,小朋友崩潰了4次;

0℃天氣,3歲女孩執意穿單薄的公主裙出門,因為「動畫片裡的公主,就是在冷的地方」,媽媽就讓她親身體驗一番;

一位媽媽為了讓女兒改掉平時做事拖拉的習慣,在送女兒上學的時候,故意放慢動作,假裝穿脫衣服好幾次,把在門口等待的女兒都急哭了,反向操作讓女兒當場崩潰……

讓孩子感受體驗自己的決定和行為,這種「身教」似乎勝於言教。

「反向育兒」可取嗎?家長在「反向育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對此,第一教育採訪了上海師範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心理學博士生導師蔡丹教授。

「反向育兒」總體可取,但前提是……

「反向育兒」中,父母適當放手,將主導權給了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成功與失敗的結果。

在蔡丹教授看來,「這是一種有效的育兒方式,但前提是父母真的信任孩子,支持孩子。」

「反向育兒」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家庭環境,讓他們有機會試錯,也讓孩子在「碰壁」中不斷糾正和調整自己,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蔡丹介紹,在他們開展的多項研究中都發現,家庭教育採取民主型的教養方式,並且在孩子自己的活動中以孩子為主導,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得會更好。

同時,「反向育兒」把主導權交給到孩子手中,也就同時意味著後果和責任同樣給到孩子,讓孩子學會面對可能會有的失敗,學會承擔「後果」。

但是,如果家長的目的是故意懲罰孩子,抱有一種「看你出糗」的敵對心態,就是一種不恰當的育兒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之所以允許孩子自己做出選擇,是在等著孩子出錯,再趁機教育孩子。這實際上,是出於對孩子的懷疑和不信任,甚至會引發孩子的敵對情緒。

「消極的暗示是不可取的。」蔡丹教授說,「孩子內心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從日常的言語和表情神態之間,他們能夠感受到你對我沒信心了,於是就放棄了。」

「我注意到,執意要在冬天穿單薄的公主裙的小女孩媽媽的做法就很好。」蔡丹教授說,這位媽媽在電梯裡再次詢問孩子冷不冷,但是語氣是關心的,沒有用說教和嘲諷的語氣。

「反向育兒」前,評估問題和後果不可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適合「反向育兒」。如何做到「適當」「適度」無疑是最考驗父母智慧的。

蔡丹教授建議,家長首先要對問題和後果進行評估。

家長首先要問自己:後果是孩子可以承擔的嗎?有多嚴重?

如果不嚴重,那麼這就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自我調整,並承擔這樣的後果。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承擔的後果程度不同,家長應該注意把握好「度」。比如3歲的孩子,家長可以讓他們自己決定吃不吃飯、什麼時候睡覺;而13歲的孩子,則要教會他們承擔家庭責任、社會責任等等。

他舉例說,比如孩子想要穿單薄的公主裙出門,後果可能是會感冒,需要吃藥、看病,但是總體上這些後果並不是特別嚴重。

面對沉迷遊戲的小男孩,停學打遊戲的做法雖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但其實是比較「冒險」的做法。

家長想要取得的效果是:孩子最終對打遊戲產生了厭惡,並回學校認真學習。但實際上,孩子對打遊戲厭惡了,並不一定就會轉向學習。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對遊戲和學習都沒有興趣,甚至陷入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狀態,最終導致效能感很低,甚至出現抑鬱的風險。

此外,還有一些「底線」是父母必須要守好的。比如未成年不能飲酒;不能偷竊,即便是偷拿同桌的一支筆也不可以。

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就要堅決制止,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違反法律或者違反道德的行為。偷東西的後果是孩子自身無法承受的,這些事情不能讓孩子主導,不應該被鼓勵嘗試。父母應該承擔教養責任。

「反向育兒」也要給孩子提供「適當」幫助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是不是意味著家長不需要給孩子提供幫助呢?

在蔡丹教授看來,智慧的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腳手架」的作用。孩子需要的時候,就要及時提供「適當」的幫助。孩子暫時不需要你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在旁陪伴。

「適當」兩字很難,既不能多,不能少。

當發現孩子遇挫或者失敗的時候,不要著急指出問題,更不要立刻衝上去給出正確的解決方案,而是要先和孩子聊一聊目前的情況,問問他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

「很多家長覺得要讓孩子少走彎路,不想讓孩子在某些事情上浪費精力和時間,但實際上就是幫多了,對孩子發展並不好。」蔡丹說。

家長也要注意捕捉到孩子尋求幫助的信號,比如眼神尋找父母,或者苦惱發呆。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出「適當」的指導。不過也不要「包辦」。

可以和他討論解決的步驟,在交流中引導他自己做出下一步行動的選擇和判斷。這種適當的幫助對孩子發展才是最有意義、有價值的。

家長也要認識到,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孩子需要的「腳手架」高,有的需要的「低」。

有家長覺得,「腳手架」已經搭得夠高了,別的孩子都能夠爬上去了,我們家孩子怎麼還是不行?

家長應該把心態放平和,把「腳手架」放的更低一些。此外,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父母也要將「腳手架」不斷調整,找到對孩子最適當的高度。

創設溫暖的家庭環境是核心

在蔡丹教授看來,「正向育兒」和「反向育兒」的內核其實是相同的,就是創設溫暖的家庭環境。

首先,家長要多聽孩子感受,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比如耐心了解孩子喜歡遊戲的原因,而不是一看到孩子打遊戲就跳腳。

「我們在很多研究中發現,孩子對遊戲成癮往往是在現實中缺乏歸屬感、自尊感和快樂。」蔡丹教授說。

在生活中,許多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在學校里,學業壓力大,同伴交往困難,或者成績進步慢,都讓他們很難獲得效能感和歸屬感。

而在遊戲中,他們可以一一通關,獲得成就感。孩子們在遊戲中找到了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沒有獲得的情感支持。

因此,了解孩子在遊戲中的「積極感受」,以及在學校里的「消極感受」和「積極感受」也就成為關鍵。可以由此出發,用積極的互動引導孩子重回正軌。

比如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究竟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是存在同伴交往問題?還是學業上的受挫感?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搭建適當的「支架」,幫助他應對這些難題。

事實上,家庭教育作為非正式的教育,教育環境的營造尤為重要,家庭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環境創設的過程。

除了親子關係,父母之間的關係、學習環境、家庭活動等等都是構成家庭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提升家庭環境就是要從提升這些方面入手。

「心理彈性」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專用名詞,指一個人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和行為上的反應狀態,是一個動態的形式,通俗來說就是心理承壓能力。

蔡丹教授介紹,在研究中他發現,如果家庭環境是有信任的、有溫暖的,孩子的總體精神狀態是積極樂觀的,那麼孩子的心理彈性就會越好,一次批評、挫折並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衝擊。相反,孩子的承壓能力則越差,越容易「心理崩塌」。

蔡丹建議,家長要多陪孩子,耐心聽孩子講話,周末帶孩子親子活動,營造更加溫暖的家庭氛圍。肢體接觸也是增進親密關係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多擁抱,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個人界限感比較介意,就可以拍拍肩膀,或者擊個掌。

「孩子越小,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事實上,家庭教育也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蔡丹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