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孝莊祖孫情深的康熙,為什麼在孝莊死後遲遲不為其下葬?

冷麪歷史君 發佈 2022-11-30T09:23:55.925545+00:00

孝莊在康熙二十六年病逝於慈寧宮,享年七十五歲。與孝莊感情深厚的康熙尊重其遺願,下令在順治皇帝的孝陵附近修建暫安奉殿,暫時把孝莊的梓宮安放在此。

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令將孝莊下葬於昭西陵,讓孝莊在去世三十九年之後終於入土為安。

孝莊在康熙二十六年病逝於慈寧宮,享年七十五歲。孝莊臨終前對康熙說到:「太宗皇帝已經下葬很久了,不要為我打開他的墓穴,在順治皇帝孝陵附近找個地方把我安葬就可以了。」

與孝莊感情深厚的康熙尊重其遺願,下令在順治皇帝的孝陵附近修建暫安奉殿,暫時把孝莊的梓宮安放在此。

可這一放就是三十多年,在康熙以後的日子裡直至去世,他沒有再為孝莊修建正式的陵寢。

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康熙皇帝為何沒有為自己無比尊重的祖母修建陵寢,讓其入土為安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康熙與孝莊的關係中去嘗試尋找答案吧

康熙即位背後有孝莊的存在

順治二十四年,順治皇帝得了天花,這個病在當時醫療條件不發達的時代幾乎是不治之症。順治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他清楚選定一位自己的繼承人已經迫在眉睫。

順治一共生了八個兒子,三個不幸夭折後,只剩下了5個。在這5個兒子當中,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是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燁。

順治比較青睞福全,因為他覺得福全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但是孝莊太后青睞的是玄燁。在這個問題上,順治和孝莊產生了分歧。

由於遲遲未決,順治皇帝決定徵詢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就是湯若望。

湯若望是一位來自德國的傳教士,他曾為清朝修訂了一部《時憲歷》,從此讓漢人開始信奉清朝的正朔。因此,順治皇帝非常尊重湯若望。

湯若望對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表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三阿哥玄燁得過天花並且治癒了,由他繼承皇位, 可確保大清的長治久安」。

對於自己因為得了天花就要不久於世的順治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合理的回答。於是,他當即下定決心立已經出過天花的皇三子玄燁為太子,在自己死後繼承大統。

可以說湯若望的意見直接促進了玄燁能夠繼承皇位。但是事情是如此簡單嗎?

事實上,湯若望和孝莊太后的關係也很好, 早年間湯若望還給孝莊的親侄女治過病,因為深得慈禧的信任和尊崇。那麼順治在臨終前徵詢湯若望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湯若望的回答是否有孝莊的意思在裡面,值得我們思考。

總之,八歲的玄燁在孝莊太后的鼎力支持之下,成功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

孝莊太后力保即位初期的康熙皇帝平穩度過

順治皇帝在臨終前,不僅下詔確定自己的皇位繼承人,而且還和孝莊太后一起為未來年幼的小皇帝選定了四位輔政大臣。這四個人就是索尼、鰲拜、遏必隆還有蘇克沙哈,他們在康熙朝初期的時局中都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許是出於多爾袞在順治皇帝時處處掣肘的擔心,孝莊太后選定的這四位輔政大臣都是異姓,沒有一位皇族成員。 這樣的話,既可以避免一些皇室宗親來干涉皇權,同時又可以用皇室宗親的權威來避免輔政大臣權力過大。不得不說,孝莊太后為了孫兒能夠坐穩皇位是煞費苦心。

雖然孝莊太后安排得如此周密,但不代表康熙的皇位是高枕無憂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鰲拜隨著權力的提升開始變得愈發囂張跋扈,逐步成為了四大輔臣之首,甚至有的時候都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裡,威脅到了皇權。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孝莊太后站出來,主張將另外一個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嫁給皇上做皇后,進行政治聯姻。不僅如此,還晉升索尼的兒子為領侍衛內大臣。這樣一來,索尼一家對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變得死心塌地,對牽制和打壓鰲拜的勢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康熙八年,十六歲的康熙皇帝在孝莊太后的授意和指導下一舉剷除鰲拜,從而穩固了自己的皇權。


康熙孝敬孝莊,兩人祖母情深

隨著康熙皇帝親政並逐漸穩固自己的皇權,孝莊太后開始逐漸退居幕後,她希望孫兒可以自己去建功立業。

康熙皇帝一天天變得成熟起來,孝莊太后也逐漸開始衰老。康熙皇帝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給孝莊請安,了解她老人家的身體情況。

每次兩人一起出行時,碰到道路險峻的情況下,康熙都會下馬親自去扶著孝莊的轎輦慢慢前行來保障祖母的安全。由此可見康熙對自己祖母的孝順。

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已經七十五歲的孝莊太后,身體開始變得不好,到了年底病情突然惡化。康熙每天在慈寧宮伺候孝莊,為其親自品嘗湯藥,不分晝夜地陪在孝莊身邊。

在看到孝莊太后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時,康熙親率眾王公大臣從紫禁城步行去天壇為孝莊祈福。他請求上天減少自己的壽命來延長自己祖母的生命,令在場的大臣們無不動容。

但天不遂人願,不久孝莊太后還是病逝於慈寧宮。


到此,我們再來看開篇我們提出的問題,孝莊死後,康熙只是為祖母修建了暫安奉殿,為什麼沒有著手為孝莊修建正式的陵寢為其下葬呢?

有人分析說,康熙晚年疲於應付自己兒子對皇位的爭奪,沒有精力去安排孝莊下葬的事情。但是孝莊是病逝於康熙二十六年,而九子奪嫡的鬧劇是發生在康熙五十年以後,所以說康熙因此無暇顧及祖母下葬的說法是很牽強的。再考慮到康熙對孝莊深厚的感情,他是不可能會懈怠自己祖母入土為安這件大事的。

還有人說,因為孝莊下嫁過多爾袞,康熙沒有辦法將祖母葬進孝陵。事實上,這個說法也是沒有事實根據的猜測。

冷麵歷史君認為,康熙皇帝之所以沒有及時下葬孝莊皇后,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在禮制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孝莊死後應該是和自己的丈夫即皇太極葬在一起的。但是,孝莊臨終前的遺願是不要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而是要把自己埋葬在自己兒子順治皇帝孝陵的附近。

這樣就不符合禮制了,也讓康熙皇帝犯了難。久而久之,孝莊太后的梓宮就一直被放置在暫安奉殿。

直到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令就在暫安奉殿就地修建陵墓,年底就將孝莊太后的棺槨埋葬使其入土為安,是為昭西陵。

文章到此就揭開了孝莊太后死後三十九年後才能入土為安的謎底。

對此,大家有什麼了解?

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