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員在太空首度會師,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52次發射。可謂是火箭屆的「勞動模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享有「神箭」美譽,發射成功率達100%。忙起來還能連發,加個班一天就發兩次。
長征二號火箭全長58.3米,起飛重量479.8噸,這樣的大傢伙還能指哪打哪,難免讓一些心胸狹隘之士破防。
艾躍進教授當年的一段演講我記憶猶新,神舟四號失蹤了十二個小時,在美國上空來回飛了四次,四次啊,能在超級大國腦袋上來回飛,那老美能不害怕嗎能不破防嗎?
02年世界盃,也就是國足首次進入世界盃那年,當時小日子的首相正在那慶祝呢,就聽見小秘書踩著高跟鞋滴答滴答跑過來對他咬耳朵,當時知道消息的人都只恨爹媽少生兩條腿。
為啥?應該可能大概是男足第一次進世界盃了,咱們扔個炮仗慶祝慶祝,整個D彈,嗖就竄過去了。然後慶祝完事之後,咱們又讓D彈自己飛回去了,嘿嘿,就是逗你玩兒。
當時給老美和那些小弟們嚇得啊,害怕得不是說炮仗炸了,是這個炮仗能到處飛,他們還沒有辦法攔截。
就這樣啊那段時間啊,老美跟咱們關係不錯,挺好的,那些小日子跟咱們處得也不錯。
航天火箭的重要性
要說起這個火箭發明和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後期的德國V系列火箭,只不過有相當一段時間內火箭不咋重要,不是說武器不行,當年不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制導系統,頂多能估計個射程而已,至於打仗,想都別想,都不如靠開飛機拿手扔。
其實長征火箭和東風飛彈淵源頗深,雖然略有不同,但卻系出同門。「長征一號」是我國在東風四號的基礎上研製的第一種三級運載火箭。其第一二子級即為「東風四號」火箭,第三子級為固體火箭。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隨著科技的發展,衛星上來了,電子技術大幅度增強,人類開始認識到電子戰和太空的作用了,有了衛星的話,D彈就有準頭。
換句話理解就是,沒有衛星之前的D彈裡面的系統就跟一個二手小霸王遊戲機一樣,技術水平低級,發出去之後全靠緣分,但是有了衛星之後就相當於你頭上有個遙控器了,發射出去有準頭了,指哪打哪,就跟之前的那個神舟四號一樣,想飛哪去哪,這一圈飛白宮,下一圈飛西海岸,要是瞎飛老美也不至於這麼害怕。
所以作為國防利器,D彈的威脅和威力沒啥關係,它靠的是精確度和射程以及隱秘度,它讓老美破防是因為真找不到啊,就算神四沒有武器,就那個體量和高度,它要是想,直接硬砸也能給白宮砸沒一半。
太空爭霸
當年美國贏得冷戰之後,也開始對咱們忽悠太空爭霸這個事了。
當年老大哥就是倒霉在太空爭霸上,像什麼老美提出的太空殲星艦,太空航母那種,那都是扯!老美現在也是在構想階段,沒啥實質上的進展。
能讓美國自我感覺良好的,還是GPS系統,這個系統巔峰時期能觀察全世界98%的地區,就連老大哥的格洛納斯系統也不如GPS系統,同時也是現在最強大的導航系統。
但海灣戰爭也給咱們提個醒,趕緊加急研究GPS這樣衛星系統,半道咱們還被西歐那幫孫子坑了不少錢,不過中國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中國的北斗系統上線,雖說現在在民用領域還是比不過GPS,但是捍衛咱們的國防還是綽綽有餘。
這個世界很多國家都不缺武器,阿三和以色列都有蘑菇蛋,但是他們也就只能嚇唬嚇唬周邊小國,要是放在中美面前根本不夠看的,因為這兩個國家沒有成熟的航天技術或者說沒有實力玩這個。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長征系列的運載火箭已經經歷了四代的發展,具體型號已經有十多種,承擔起了我國各種航天活動的發射任務。航天技術的成就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對於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安全上來說其作用是無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