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唯在青龍獎頒獎典禮
文/李雨心
「演員一輩子等的就是一個好劇本,一個好角色,有時候要等幾個月,有時候幾年,甚至十幾年。我真的很幸運,我等到了宋瑞萊。」
11月25日晚,在星光熠熠、眾多韓國電影人出席的第43屆青龍電影獎的頒獎典禮中,當演員湯唯手捧「最佳女主角」的獎盃,用中文發表獲獎感言時,其成為了該獎自創辦以來的首位外籍「影后」。在官方授獎詞中,那一句「湯唯是備受韓國觀眾喜愛的演員」,證明了她值得當晚所收穫的所有榮譽和讚美。
光環之下,湯唯當晚的紅毯造型、妝容首飾,似乎成為了無關緊要的話題,也很難看到苛刻的網友指指點點,對她的皮膚狀態和身材評頭論足。有演技和獎項傍身後,網絡環境中的聲音也變得愈發寬容和溫和。在一條營銷號「吐槽」湯唯紅毯水平下降的微博下,網友們的回覆竟出奇統一,回擊道:「不知道以為湯唯主修紅毯呢,人家是演員。」
湯唯在青龍獎頒獎典禮
但不是所有的演員,都能像湯唯一般,獲得網友如此包容的目光。在不少頒獎典禮的紅毯上,哪怕當紅的小花妝容精緻、打扮得體,也總會被營銷號和部分網友拿著放大鏡挑刺,稍不注意就遭到「群嘲」。究其根本,或許是聚光燈下,再精緻的造型,也無法為作品加分;再姣好的面容,也不如演技過硬來得有底氣。
同時,靠紅毯得來的流量和曝光,也如同潮水一般,來時氣勢洶洶,但褪去之後終究無法留下有價值的內容。「美則美矣,毫無靈魂。」昔日的毒舌點評,放到當下的紅毯環節,或是某些演員的影視作品中,恐怕也是恰當的形容。
當然,不是說演員不能「美」。在紅毯環節中,精心準備的造型自然能為演員加分不少,在網絡中也能收穫更多誇讚。但倘若只顧得上「美」,在鏡頭前永遠考慮形象,永遠要以精緻的面貌示人,只怕會離頒獎典禮中的獎盃越來越遠。而網友誇讚三兩句「姐姐好美」後,依舊避免不了被嘲諷為「毯星」,作為演員仍然要面臨沒有代表作的窘境。
湯唯在青龍獎頒獎典禮
時光倒回2011年,在當年的韓國百想藝術大賞上,湯唯憑藉《晚秋》成為韓國三大獎史上首位外國影后。誰能想到11年後,湯唯靠著《分手的決心》榮膺青龍獎。而在此前,她已經將韓國「三小」(春史、釜日、影評)影后全部收入囊中。現在,只差一個大鐘獎,湯唯就能「集齊」韓國三大電影獎的「最佳女主角」了。
青龍電影獎的頒獎典禮上,哪怕沒有「艷壓群芳」,但當念到「最佳女主角」的獲獎者名字時,湯唯的神情並沒有太多驚訝,而是從容起身,與身邊的電影主創人員擁抱。這是作品帶來的底氣,是演技成就的自在。這些,都與「紅毯造型」無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