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可怕之處不只在於降溫,「認真」「科學」是兩大應對法寶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1-30T13:55:53.842770+00:00

當前山東正在經歷一次強寒潮過程,據省氣象台預報,28日到30日,預計全省大部地區過程降溫幅度達12—16℃,局部18—20℃。

當前山東正在經歷一次強寒潮過程,據省氣象台預報,28日到30日,預計全省大部地區過程降溫幅度達12—16℃,局部18—20℃。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寒潮是我省一種較為常見的自然災害,容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及多種次生、衍生災害;而防禦寒潮,最關鍵的是要把握好「認真」和「科學」兩個關鍵詞。

「每年的3月、10月、11月,是寒潮活動最頻繁的階段。近十年(2012-2021年),山東共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23次,年均2.3次,其中最多的年份也就是2013年,達到了4次。」省減災中心副主任李思光介紹。根據國家標準規定,氣溫24小時內下降8℃或48小時內下降10℃,亦或72小時內下降達12℃,且最低溫在4℃以下,就可稱為一次寒潮天氣過程。

而寒潮的可怕之處其實在於短時間劇烈降溫只是它的表現之一:寒潮往往還會帶來大風、雨雪和冰凍天氣,由此對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能源供應等各個領域都會造成不利影響。2021年11月7日,濟南的首場降雪伴隨著當年冬天首個寒潮橙色預警來臨,積雪深度一度達到10至19厘米,造成多路公交停運,多個景區關閉;而近十年,低溫冷凍和雪災年均在我省造成30.06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20.9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46億元。

不過,寒潮其實也有有益的影響,有句農諺叫「寒冬不寒,來年不豐」,說的其實就是寒潮帶來的低溫是最有效的天然「殺蟲劑」,能減輕來年的病蟲害。李思光表示,面對寒潮來襲,關鍵是要減少寒潮帶來的損失和影響,這要求杜絕僥倖心理,科學防範應對。

據介紹,針對本次寒潮,省減災委辦公室、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26日就已專門下發通知,對氣象、公安、應急管理、文化旅遊、黃河河務、海洋、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如何各司其職排除隱患、化解風險作出明確要求,同時,省應急管理廳連續發布應急預警簡訊,提醒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公眾做好強防範應對,確保從嚴落實各項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寒潮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生產生活秩序帶來的不利影響。

安全生產領域是寒潮防範的重點領域之一。「主要是要監督指導企業開展對防凍凝、防滑跌、防火防爆等措施檢查,結合寒潮可能給生產操作中帶來的風險全面完善安全生產方案,並組織崗位人員完成強寒潮崗位危險源辨識,結合識別出的危險源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確保全員能熟練執行。」省應急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9月起,山東針對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分類實行覆蓋該行業全部從業人員的精準通識安全教育培訓,截至11月初在危化品企業已有45萬人參與,這也對遭遇寒潮等自然災害時築牢安全防線起著重要作用。

普通民眾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學習寒潮防範常識。李思光提示,一方面是要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和道路結冰預警信息,儘量減少外出,及時添加衣物做好自身保暖,特別是疫情當下要做好感冒預防,做好供水、排水管道保溫、取暖設施物資準備;在不得不外出的情況下,首先是要緊固好室外搭建物,駕駛車輛則要做好防滑,減速慢行,船舶進港避風、停止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相關部門則要及時清除危房、臨時住房、設施農業大棚、圈舍等較厚的積雪,防止發生倒塌造成次生災害,並重點關注弱勢困難群眾,幫助其解決防寒保暖及生活困難。

寒潮帶來劇烈降溫,因此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高發期。據介紹,現階段我國部分居住在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群眾依然在使用會產生一氧化碳的燃煤爐灶取暖、做飯,由此引發的煤氣中毒事故給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很大危害;而城鎮居民使用管道煤氣、家庭燃氣熱水器、開啟空調後在車內休息,若操作不當或存在漏氣等,也會成為一氧化碳中毒的受害者。

對此,每年,山東省政府安委辦會及時發文要求各地切實採取發放「明白紙」、強化網格化管理等手段強化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宣傳教育,並定期對全省防範一氧化碳中毒情況進行督導調度和明察暗訪,確保全力打好防範一氧化碳中毒這場攻堅戰。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