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有多喜歡在Blind上爆料,公司可能就有多討厭Blind!
各位準軟體工程師和工程師們,對Blind這個平台應該都很熟悉了。它作為大廠打工人們的「八卦娛樂」和「獲取內部消息」的平台,大家對它應該是喜歡多於厭惡。加之Blind上也有不少有用消息,所以路人緣一直很不錯。
但Meta的CTO Andrew Bosworth公開表達過自己對Blind的厭惡。他告誡員工要遠離Blind,甚至表示這個網站對員工的心理健康有害。
「離開這個糟糕的網站,它的來源都是錯誤信息和胡說八道。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可信,但完全是編造的。」—— Andrew Bosworth。
不過有員工說了,Bosworth顯然自己也在瀏覽Blind。一邊讓員工遠離,一邊自己還上著Blind,還真是諷刺又矛盾呢。
這大概就像大學教授不喜歡「rate my professor」等網站一樣,但又總會忍不住登上去看看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人的心理大概都是那麼複雜。
儘管不少公司極力阻止,但依舊擋不住打工人湧向Blind。
據說Meta在Blind上註冊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了6.4萬,超過總員工數的3/4以上!而且就在前不久Meta宣布大規模裁員的當天,就有數千名Meta員工註冊登錄了Blind!
不光Meta的員工,谷歌、微軟、亞馬遜等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都熱衷於在Blind上分享各種消息。有超過800家公司的員工活躍在Blind上。
Blind可以說是矽谷工程師們在工作之餘分享與傾聽的「樹洞」。
因為只要有企業員工的郵箱證明身份,就可以在Blind上註冊、發言、分享,而且不用擔心別人知道你是誰。
作為匿名職場交流網站,Blind於2014年在韓國推出,2015年進軍美國,它標榜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社區,經過驗證的專業人士都在這裡討論重要的事」。
(圖源:Blind)
自疫情以來Blind的活躍用戶數更是成倍增長,許多與打工人息息相關的話題,如:裁員、升職加薪、遠程辦公、疫苗接種政策、跳槽技巧等,在Blind上隨處可見。
Blind之所以如此火爆其實不難理解,許多公司中不好說出口的職場內幕,需要有一個出口讓打工人匿名爆料分享。
(圖源:Blind)
在這個平台上,員工們很容易分享打破禁忌的話題,比如:公司禁止員工討論的薪酬問題,在Blind上就十分流行。很多人會曬出自己的薪酬,讓其他人評判是否合理。
另外,關於性別歧視、職場騷擾等職場困境,也容易在Blind上引起共鳴。
而近來許多科技公司凍結招聘或裁員的新聞也成了Blind上討論的專題。畢竟相較於公司,打工人作為弱勢群體,太需要一些「內幕消息」或者職場建議來互相守望相助了。
(圖源:Blind)
不過由於Blind除了企業郵箱外,沒有其他身份的驗證,還是存在不少問題,有的信息確實難辨真假,還有企業甚至故意互相放出「黑料」彼此攻擊。
因此,Blind原本是大家尋找建議和安慰的平台,也確實可能如Meta CTO所言,成為製造焦慮的源頭。
這也難怪Blind成了許多公司的眼中釘。不實的消息、黑料、不應該被公布的內幕等等,這些都給高管們和公司帶來了不適。
為了限制Blind,有的公司不得不採取措施。就比如,特斯拉還曾試圖屏蔽Blind。當Blind向特斯拉員工郵箱發送驗證信息時,會遭到屏蔽,員工也無法通過特斯拉的無線網絡來使用Blind的APP。
不知道你平時有沒有逛Blind的習慣?又曾經看到過哪些「勁爆」的話題呢?裡面的內容,真的會讓你emo嗎?
本文參考:Insider, CNBC, Blind, 矽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