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最近世界上最受關注的水域是黑海。
這是離俄羅斯和烏克蘭軍事衝突最近的北約前沿,黑海上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所在地。
有三個北約成員國位於黑海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
其中土耳其把控著軍艦從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
所以,當北約各國外長周二罕見地聚集在一個北約東部邊緣的國家——羅馬尼亞開會時,大家都在說,這次的議程十有八九與黑海有關。
今年2月以來,俄烏曾激烈爭奪黑海上的蛇島,俄軍曾向敖德薩和其他黑海沿岸港口發射飛彈,烏克蘭則破壞了俄羅斯橫跨刻赤海峽的克里米亞大橋,如今,在聯合國和一些國家的外交努力下,開闢了一條烏克蘭農產品從黑海出口的走廊。
在今年6月的北約年度峰會上,黑海的戰略重要性首次被寫進北約長期戰略。
據《華爾街日報》29日報導,有美國官員透露,在華盛頓,拜登政府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在黑海問題上挑戰俄羅斯,因為他也擔心武裝船隻可能會使衝突升級,或者在公海上發生意外可能將美國或北約捲入戰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在布加勒斯特表示,對北約來說,黑海具有戰略意義。自2014年以來,北約增加了在該地區的存在。他說,包括美國和法國在內的北約國家先進的偵察機經常在該地區巡邏,法國最近還組織了一次北約軍隊在黑海地區的空中演習。
那麼,北約會派軍艦進入黑海嗎?
俄烏衝突前,不毗鄰黑海的北約國家經常進入黑海巡邏,不過,自從今年2月以來,再沒有北約國家派艦船去黑海。原因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土耳其決定關閉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海峽,不讓任何在黑海沿岸沒有母港的軍艦進入。
這一舉動一方面使俄羅斯無法從其他方向向黑海增派軍艦,與此同時,也阻止了大多數北約國家派遣軍艦,這讓北約一些國家感到不滿。
土耳其是促成俄烏糧食出口談判的一方,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星期二在布加勒斯特說:「我們將繼續在衝突頻繁的地區充當安全和穩定的提供者。」
當然,許多西方分析人士不相信土耳其是「大公無私」的,他們認為土耳其是把黑海海峽當成了與美國和北約交易的一張牌。
在北約外長會開始前,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稱,「這場衝突把我們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黑海」,他強調羅馬尼亞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你已經看到北約加強了東翼的安全,這當然也等於加強了黑海的安全。」 但這位官員拒絕透露如何提高北約在黑海的存在或者削弱俄羅斯在黑海地位的問題。
分析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說,近期,烏克蘭無人機對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的襲擊似乎打擊了俄羅斯海軍的風險承受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烏克蘭在黑海更安全了。美國國務院另一名高級官員說,由於烏克蘭軍隊在基輔、哈爾科夫和赫爾松等地取得反攻成果,下一步也許會將衝突推到 「黑海沿岸戰場」。
一些美國議員批評白宮和五角大樓沒有在土耳其關閉黑海海峽之前就派遣軍艦進入黑海,美國參議員威克呼籲政府向土耳其施壓,要求允許北約一些小型的驅逐艦進入黑海,以減輕俄羅斯潛艇的威脅。
美國軍事專家福戈說,加強北約在黑海存在的另一種方法是派遣包括艦艇和戰機在內的特別掃雷部隊。其他方式包括向羅馬尼亞提供先進的反艦飛彈,以及與羅馬尼亞等國就在黑海使用軍艦進行談判。
如果北約真的有意向黑海增派軍艦,那麼土耳其掐著的就不僅僅是一條海峽,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