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讀書》欄目力薦,警惕地球的「反擊」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2-01T11:47:49.604390+00:00

2022年暑期,長江流域居然在夏天進入了枯水期,全球多國迎來高溫天氣,中外各地時有山火爆發,我們的地球,似乎變成了一顆火熱的星球。

2022年暑期,長江流域居然在夏天進入了枯水期,全球多國迎來高溫天氣,中外各地時有山火爆發,我們的地球,似乎變成了一顆火熱的星球。可以說,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必然趨勢。

2022年8月15日,武漢市漢口江灘大片灘涂裸露。今年長江進入主汛期後水位持續退落,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截至15日18時,長江漢口站水位為17.22米,長江武漢段水位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面對這樣頻發的極端天氣,我們不禁會問:「這反常的氣候,會一直持續下去麼?」

美國科學家寇特·史塔格撰寫的《十萬年後的地球》,從科學的角度,立足當下全球氣候,回顧了過去、展望了全球氣候的未來。通過援引大量最新、最具爆炸性的科學研究成果,史塔格帶領大家探索十萬年後地球的生態環境,並澄清了與氣候變暖相關的重大環境趨勢。

央視《讀書》節目專門推出了一期《地球的「反擊」》,傳遞書中發人深省的觀點和信息。

2022年11月15日,央視《讀書》節目推薦《十萬年後的地球》

01 阻截冰期、延續文明,溫室氣體竟然立下大功?

立足當下,回顧過去,史塔格告訴我們,地球今天正在遭遇的劇烈氣候變化,是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帶來的。從那時起,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將巨量的碳釋放到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於是顯著地改變了大氣。正是碳污染的肆虐,造成了地球不同尋常的暖化。

緊接著,史塔格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觀點,那就是,從某種意義上,我們要感謝碳污染。

科學家們對氣候的關注不只有如何改善全球變暖,還有如何「阻截冰期」。地球上,適合人類生存的溫暖時期,和千里冰封不見天日的黑暗「冰期」按規律循環。按照原本氣候循環的自然規律,再過5萬年地球應該會再次冰封。

上一次冰期始於11.7萬年前,結束於11700年前。在這段大地為苦寒所主宰的漫長歲月當中,地球上有1/5的陸地,尤其是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都如同今天格陵蘭或南極大陸腹地一般。

今天加拿大與北歐的大部分土地,當時都被厚達3千米、緩緩移動的冰原壓在下面。今天芝加哥、波士頓、紐約所在的地方,在當時根本不見天日,而今天的長島是冰川移動時翻起的岩屑堆積的結果,是當時冰川向南擴張的極限位置。龐大無比的冰體如壓頂之泰山,使地表下陷數百甚至數千英尺。

看著古代冰川遺留的沉積物,以及由冰蝕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你便不難想像,在一個沒有草木、沒有人類聚落的世界,具有摧枯拉朽之威力的巨大冰層毀滅一切的畫面。

如果這一切再次發生呢?

當大冰川全力向南突擊的時候,它就像是一個巨型推土機,所有的湖泊都會被它掩埋在厚厚一層細沙粗礫之下。每一棵美麗的糖楓、每一株金黃色的鱒魚百合、每一簇苔蘚都會被它連根拔起,捲入它前端翻起的石塊與泥土當中,統統被攪得稀爛。能跑、能飛的動物,早已向南方逃躥。

阿迪朗達克峰會被白色巨浪夷為平地,普萊西德湖鎮旁著名的滑雪跳台會倒塌在一旁,碎裂一地。

在往後的數萬年裡,加拿大就跟今天的南極沒有什麼不同,除了一望無際的冰天雪地之外,什麼也沒有。在大西洋的另一端,都柏林、利物浦、奧斯陸、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赫爾辛基、聖彼得堡,都會被冰川推土機毀滅,格陵蘭沿海的城鎮則會被推入海里。

因為大量的淡水都變成陸地上的冰了,海平面的降幅可達120米。21世紀所有最重要的港口,到時候都擱淺在內陸里。原本纖細的佛羅里達,屆時會比現在寬一倍。如今熱帶淺海里美麗的珊瑚礁,將長出雜草與樹木。冷空氣會減弱季風的力道,非洲與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將陷入長期的乾旱。

這些恐怖的畫面,正是氣候史學家在討論氣候變化時會想到的。全球變暖在人類世的未來可能造成的災害和這些比起來,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然而,由於溫室氣體污染的「長壽」,氣候循環的這一規律可能不復存在……只有空氣中的碳含量降到足夠低,下一次冰期才會到來,或許是13萬年之後,但也可能更晚。

正因為我們今日的作為對地球的影響極其持久,因此我們在思考碳污染的倫理問題時又多了一個要考量的因素。如果我們只是孤立地看待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人類活動導致的這種氣候變化也許在很大程度上是負面的。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長遠呢?

從環境正義的角度來看,當下的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只有幾個世紀,而千萬年後,它將把人類從冰期的巨大破壞中拯救出來。

02 海水酸化、病毒釋放,人類生存將面臨何種挑戰?

碳排放會延緩甚至阻截冰期的到來,人類文明將繼續繁榮,這對未來人類無疑是福音。然而,碳污染的危害在於,它還會持續地帶來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在「冰層毀滅生態系統」和全球變暖之間,人類能否找到一條適當的碳排放之路?

史塔格給出了兩種可選擇的路線:一種是溫和路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公元2050年達到最高峰,之後遞減,並在2200年全面停止;一種是不加節制、任意排放的極端路線,碳排放的高峰大約會出現在公元2100年到2125年間,之後才慢慢遞減,但仍需幾個世紀才能清空存貨。

那麼,兩種不同的碳排放路線,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首先,是海水酸化帶來的生物滅絕。海水酸化,是海洋吸收了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提高了海水酸度,使之腐蝕許多有石灰質外殼的海洋生物。因為海水酸化而滅絕的生物不可能起死回生,我們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循環的平衡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些正在消失和將來會消失的海洋生物,有一長串的名單,如阿拉斯加帝王蟹,各式海星、海膽、珊瑚礁,一些海洋浮游生物和深海生物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採取溫和路線,海水酸化的過程就能夠被控制在數百年之內。若是我們冥頑不靈地採取極端路線,海水酸化的過程會持續數千年之久。

其次,是海平面上升帶給人類的折磨。海平面上升1米後,受災的地區如野火般四散開來,其中包括舊金山灣、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越南南端、喀麥隆的港口城市杜阿拉、荷蘭內陸、丹麥的西南邊緣以及寬廣的尼羅河、尼日河、奧里諾科河、亞馬遜三角洲。

更為恐怖的是,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海平面上升絕不會像《聖經》中的大洪水一樣吞沒我們,而是會鈍刀子割肉般地折磨我們。隨著海平面緩慢上升,沿海地區不得不拿出財政預算來抵擋它。比如,現在全世界已經有很多沿海城市,因為人為導致的地層變動而下沉,像中國上海,近期每年沉入長江三角洲中1厘米。而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裡面,它總共下沉了3米,連帶的建築與洪水損失難以計數。

同時,海水淹沒沿海地區人們的家園後,會連帶產生的搬遷、就業等社會問題。以歐洲為例,若海平面每個世紀上升1米,每年就會有12萬人被迫往內陸遷徙。所以,海平面上升不會是要人命的劇痛,而是漫長的折磨。

在溫和路線下,一半的格陵蘭冰原、絕大部分的西南極冰原會融化,唯有東南極冰原可以保存完好。在接下來的數百年或數千年裡,海平面應該一直比現在高6-7米。而在極端路線下,海平面會比現在高出70多米。海平面上升1米已經讓世界上很多陸地消失了,如果它上漲到7米、甚至70多米,那後果簡直不敢想像!

此外,史塔格還提醒我們,全球變暖還會讓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病毒和細菌影響。以北極為例:氣溫升高、冰面縮減,從南方北上的動物,會把細菌和病毒帶去北極。比如領航鯨與它的體型較小的近親身上就帶有犬瘟熱病毒、布魯氏桿菌等,而北極的白鯨與獨角鯨對它們是毫無抵抗力的。

一則新聞曾經報導,2015年9月,科學家們在崑崙山古里雅冰川的冰芯里發現了18種細菌和33種病毒,其中有28種病毒是人類之前從未遇見過的,而一旦它們融化,這些被釋放出來的病毒,可能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

03

替代能源、國際合作,如何才能避免人類的家園毀於一旦?

看到這些可怕的後果,面對溫和、極端兩種碳排放方式,很多人可能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我們去走溫和路線吧。」

針對這條路線的具體實施,史塔格給了三字箴言:停、看、聽。

「停」是及早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並改用替代能源。如果我們遲遲不下定決心,不願壯士斷腕,化石燃料總會有耗盡的一天,屆時人類還是得改用替代能源,但人類已經排放了5萬億噸溫室氣體,氣候異常與海水酸化造成的生態浩劫已覆水難收。這樣既不道德,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好處。

反之,如果我們儘早防患於未然,將來如果需要,還是可以隨時回頭使用剩下的化石燃料,此時一意孤行卻會斷了往後的退路。在非常遙遠的未來的某一天,地球的氣候會回復到今天的狀態,但那時很多曾經陪伴人類的生物都已化為烏有。氣候環境可以恢復,但滅絕的物種不能。

「看」是試著多了解地球的生態以及人類行為對它的影響,從而理性地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在某一特定的碳排放路線下,哪些生物有辦法適應環境,而哪些又會因此滅絕。我們甚至不知道今天地球上還有多少物種,更別提它們的生理構造與生活習性。至於自然的氣候變化、大洋環流、冰原的內在結構等,都還有待科學家更深入的探索。

不幸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自然科學是艱深又專業的學問,與之相反的是財經、流行文化、政治等學科,它們都是以人為中心的學問,但因為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以整個物理世界為研究對象,所以在面對環境問題時可能產生短視、狹隘的偏見。

350.org是一個國際環保組織

「聽」則是地球上各個國家,仔細聆聽彼此的需求與想法,而後廣泛地開展調節氣候的國際合作。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可以單獨解決溫室氣體污染的問題,集思廣益與攜手合作是唯一的途徑。

許多問題很難有一個圓滿的解答,其中有一些涉及多方利益,難以取捨。不管做什麼樣的決定,一定都會有所偏頗,結局恐怕難免幾家歡樂幾家愁。

對熱帶與北極圈附近的國家來說,全球變暖可能是個喜訊,因為前者的雨量會增加,後者能利用更適合居住與交通更便利的北極。另一方面,處在擴張中的沙漠邊緣地帶的人士顯然不會樂見暖化,沿海居民也不會想面對海平面上升與海水酸化。

最明智、在道德上也最站得住腳的辦法就是先放慢腳步,敞開心胸,仔細聆聽彼此的需求與想法,然後,在認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且所有人類的命運都彼此相連的前提下,繼續向前。

誠如約翰·列依(John Lennon)告訴我們的,光是想像人類有可能捐棄成見,聚在一起共同籌劃對策,就是件很振奮人心的事。舉例來說,350.org發起的「國際氣候行動日」就是個很利於引導大眾重視全球變暖的活動。就算你懷疑35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也不會否認這個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現在,站在氣候十字路口的人類,正手握我們的將來,以及千秋萬世之後的人類的福禍。從現在開始減少碳排放,是在為人類的後代謀福利,也是在為未來的「我們」謀福利。

在留言區談談我們可以為保護地球做些什麼

2位幸運讀者將獲得主題贈書一本

十萬年後的地球

作者:寇特·史塔格(Curt Stager) 著 王家軒 譯

像偵探小說一樣扣人心弦的科普經典,認識氣候變遷、反思全球變暖複雜後果的指南讀物,與《槍炮、病菌與鋼鐵》並駕齊驅,並稱「跨學科視野下探討人類命運的雙壁」。

-End-

觀點資料來源:《十萬年後的地球》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未名書香11月書單,一場思想文化盛宴

唐人愛牡丹,宋人卻愛梅花?解讀宋詩的精神氣質

譯著聯合書單,2022年11月推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