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文化上的「傲慢與偏見」,實現真正的文明互鑒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2-01T12:31:23.642325+00:00

11月26日、27日,「翻譯中的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國際傳播高層論壇、第三屆非洲文學專題研討會相繼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文學翻譯、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文明互鑒、域外文學等話題被集中討論。

11月26日、27日,「翻譯中的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國際傳播高層論壇、第三屆非洲文學專題研討會相繼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文學翻譯、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文明互鑒、域外文學等話題被集中討論。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上海市世界文學多樣性與文明互鑒創新團隊負責人朱振武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結項成果、「漢學家中國文學英譯研究三部曲」中的《他山之石》《中學西漸》在會上首發,另一本《歸異平衡》即將出版。

中國文學「走出去」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在與會專家看來,中國文學國際傳播度和影響力的實質性提升,除了依靠漢學家群體的譯介,充分利用國際漢學資源和市場媒體的宣傳作用,還應重視我國優秀譯者的培養和翻譯理論體系的構建。中國外文局譯審、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認為,中國文學外譯任重道遠,翻譯和傳播中國文學需要關注讀者視角,當務之急是培養中外譯者,強化中外合作,擴大譯者圈。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西平提出,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中國古代典籍還是當代文學作品,西方漢學家群體一直是翻譯的主力軍,這是由翻譯的基本規律和語言之間轉換的基本特點所決定的,「要促進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出去,最好採取中外合作的翻譯模式。」

朱振武談到,有西學東漸,自有中學西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學文化具有多樣性,才能實現真正的文明互鑒。漢學家群體是中外文學文化交流對話必不可少的橋樑和紐帶,他們在世界上建構了一個關於中國文學文化的想像空間。「中學西傳需要考慮多維度的要素,需要斟酌選譯對象,需要漢學家,更需要有文化擔當的中國雙語學者和譯者,同時還應兼顧政治和市場因素。只有在作者、譯者和學者,特別是中外學者共同持續的努力之下,中國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國土、走進和融進世界文化之中。」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勤、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盧敏、復旦大學教授王建開、南京大學教授劉雲虹分別圍繞殘雪小說的國際傳播策略研究、中國當代作家徐則臣作品譯介、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幾個關鍵概念與問題芻議及莫言作品在法國的接受度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湖南大學教授李偉榮、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宋麗娟、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張順生、廣西財經大學教授周子倫、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鮑曉英就中國典籍翻譯中的語言與思想、中國文學對外翻譯和傳播研究方法與路徑等展開話題。

在相互交流、彼此借鑑中,不同文明得以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才能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世界文明的平衡與發展。第三屆非洲文學專題研討會上,(中國)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小說研究專業委員會同時揭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數十所高校的百餘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的形式,為揭示世界文學多樣性貢獻智慧。

文學多樣性是文明多樣性的重要體現,小說是文化的載體,進行中外小說比較研究有助於達成文明互鑒之目的。上海師範大學校長袁雯談到,文學作品囊括了與人相關的所有要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習俗和心理等多樣化元素,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和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更是蔚為大觀。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和上海市「世界文學多樣性與文明互鑒」創新團隊應把重建世界文學新秩序和新版圖,充分體現世界文學多樣性作為工作重心,在新時代語境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積極推動構建文學文化共同體。

保持世界文學的多樣性,是文學發展的活力與原動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英語文學重要組成部分的非洲英語文學備受冷遇,成為世界文學邊緣的存在。隨著坦尚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爾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他非洲作家分別獲得不同層次的文學獎,2021年成為非洲文學年,這引發國內學界關於非洲文學的大討論。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傅修延提出,世界文學本應是多元、多姿多彩的,研究非洲文學在當下具有特別的意義。英語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英美文學控制著話語權,非洲文學被視為文學的「不毛之地」,這不僅是一種嚴重的誤解,而且讓我們離真正的世界文學越來越遠。摒棄文化上的「傲慢與偏見」,深入學習異國優秀文學作品,有助於豐富本國文學作品,共同促進世界文學的多樣性。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施晨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