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林總算無遺策,為何會讓營口成為一大漏洞?

兵說 發佈 2022-12-01T12:36:46.894014+00:00

1948年10月25日9時,東野一封電報讓主席有些惱火。但是,此時東野發來這封電報,讓主席頗為不滿。

作者:相忘於江湖

1948年10月25日9時,東野一封電報讓主席有些惱火。

此時,三大戰役的第一戰遼瀋戰役已接近尾聲,錦州被東野五大縱隊合力攻破,范漢傑10萬大軍灰飛煙滅;被東野圍困5個月的長春,鄭洞國率10萬守軍投降;一直縮在瀋陽堅守不出的廖耀湘兵團12萬大軍也在遼西被團團圍住,被殲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此時東野發來這封電報,讓主席頗為不滿。

東野來電提到了兩件事:第一,敵軍已占領營口,但是東野在遼南沒有主力,有的只是地方武裝。第二,廖耀湘集團49軍先頭部隊沒有回瀋陽,而是轉向台安以北與8縱接火,有可能向營口退卻。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廖耀湘如果退往營口,東野可能堵不住。

試想,好不容易形成的「關門打狗」之勢一旦落空,換做是誰也會發火。當天下午6時,主席親擬回電對林總提出了批評:你們事先完全沒估計到敵人以營口為退路之一,忽視對營口的控制,致使52軍部隊於24日占領營口,這是一個不小的失著。

如果廖耀湘突破重圍和劉玉章52軍匯合,遼瀋戰役的歷史或許就會改寫。

遼瀋戰役

幸運的是,剛組建一年的東野10縱在梁興初率領下,硬是以2萬之眾擋住了廖耀湘兵團5倍兵力的輪番猛攻,沒有讓廖耀湘突破黑山、大虎山防線,從而阻止了廖兵團從營口海上逃走。

但是,東野消滅廖耀湘,7、8、9縱合圍營口時,還是被劉玉章擺了一道:

10月31日,海軍司令桂永清派來的幾艘登陸艇和1艘商船抵達營口,可是因為落潮無法靠岸,翹首以望的劉玉章心急如焚。東野9縱司令員詹才芳、政委李中權來不及等待7縱、8縱趕到,提前發起攻擊。而劉玉章見招拆招,給東野9縱製造2000餘人傷亡。

11月2日,9縱占領營口殲敵1.5萬人,但52軍還有萬餘人從海上逃脫。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第一場雙方動員總兵力過百萬的大決戰,東野以傷亡7萬人的代價(其中犧牲1.4萬人),殲敵47.2萬人(其中斃傷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起義、投誠9萬人)。

遼瀋戰役的勝利,是我軍從量變到質變的開始,從此徹底改變了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但是,劉玉章52軍1萬餘人的南撤,在半年以後的上海戰役,52軍再次給三野10兵團王牌主力26軍、27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雖然華野最終戰領上海,但是劉玉章和52軍殘部再次死裡逃生。

由此可見,遼瀋戰役敵52軍成為漏網之魚,貽害甚大。

但是,主席為遼瀋戰役量身打造的「關門打狗」戰略非常成功,不但砸碎了「硬核桃」錦州,還在遼西會戰一舉殲滅廖耀湘兵團,其中包括敵軍引以為傲的「五大主力」中的兩個:新1軍、新6軍。

其實,林總有機會創造歷史殲滅52軍,因為52軍也歸廖集團。

遼瀋戰役開始後,廖耀湘第九兵團有6個軍:潘裕昆新1軍,龍天武新3軍,李濤新6軍,鄭庭笈49軍,劉玉章52軍,以及向鳳武71軍。另外還有4個獨立旅,總兵力15萬人。

但是,蔣氏越級指揮命廖耀湘組建「西進兵團」馳援錦州時,廖耀湘留了一手,把劉玉章52軍近3萬人留在營口附近。此舉明顯的是留了條退路,一旦馳援錦州出現危機,隨時準備退往營口。

人算不如天算,廖耀湘的猶豫不決葬送了自己,而劉玉章孤注一擲得以逃生。

能夠在林總的東野百萬大軍中逃出,足夠52軍軍長劉玉章吹噓後半輩子。儘管,從營口逃走的只不過是52軍軍部和25師1萬餘人。但是,林總為什麼讓營口成為東北戰場的一個漏洞呢?

僥倖從東北逃脫的劉玉章,曾把營口比作「敦刻爾克」。

但是,8年前的敦刻爾克英法聯軍近34萬人能以全身而退,主要是由於希特勒陸軍停止進攻、空軍解決戰鬥的昏招所致。而劉玉章和52軍萬餘人馬能從營口僥倖撤離,原因則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東野頭號首長戰略眼光略遜一籌。

算無遺策的東野101首長林總,在營口的表現有失水準。

其實,在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的問題上,一生謹慎的林總傾向於先打靠近北滿的長春,而主席從全局考慮力主先打錦州以造成「關門打狗」態勢。也許,這就是林總和主席戰略眼光的差距。

毋庸置疑,林總戰術之精妙無人能敵,雖劉伯承、粟裕也不能出其右。

但是,或許是因為太注重完美,林總在很多關鍵問題上的戰略眼光略遜一籌。遠的如井岡山「紅旗到底能打多久」,長征四渡赤水「盡走弓背路」,抗戰時期「游擊戰不如陣地戰」等。

近的除了錦州、長春之爭,就是營口問題。10月19日,東北局高崗和參謀長伍修權就看到了營口的漏洞,建議林總派12縱加3個獨立師,從四平乘火車經清源、鞍山、海城搶占營口,斷敵退路。

高、伍的電報發送東野林總的同時,也報給了西柏坡的主席。

主席當即發電指示林總照辦,但是幾次電示林總都沒有執行,最終晚了一步。

原因之二:東野的機動兵力使用,有點捉襟見肘。

1948年9月,主席把大決戰開端選在東北,是我軍兵力占優。

此時,在全國範圍內的幾大戰略區,華東、晉冀魯豫、晉察冀、陝甘寧晉綏等地,敵我兵力對比都是我軍處於下風。唯一我軍占優勢而且100萬對50萬的戰略區,就是林總領銜的東北戰場。

但是,真打起來以後林總才發現,手下百萬之眾也不夠用。

從兵員結構來看,12個主力縱隊近40萬人,但是組建時間長的一年多,晚的不過半年,戰鬥力參差不齊。15個獨立師雖有15萬人,但是和主力還有差距。加上野司和兵團直屬隊,共70萬人。

按照《孫子兵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70萬圍殲50萬並不容易。

這也是林總一心想從靠近北滿的長春打起的原因,分兵營口一開始也確實有點難。

原因之三:第六大主力的軍長劉玉章,狡如兔。

劉玉章是陝西興平人,畢業於黃埔四期,和林總同學。

在北伐戰爭中,劉玉章作戰勇猛指揮有方,很快從排長累升副團長。1933年,參加古北口長城抗戰。全面抗戰期間,從團長升任52軍的師長,抗戰勝利後,成為關征鱗挑選的52軍繼任者。

無論是對戰紅軍還是日軍,劉玉章一如既往的兇悍,所以有「關鐵拳」、「關猛子」、「劉光頭」等外號。而在東北3年,時局的巨變又讓劉玉章變得「狡如兔」,一有風吹草動就撒丫子。

原因之四:追殲敵52軍的9縱,有些大意失荊州。

林總派往營口的是東野7、8、9縱,先鋒是詹才芳9縱。

東野這3大縱隊成立稍晚,都是在1947年8月到10月間組建。屬於東野中間梯隊,比1、2、3、4、5、6等主力縱隊稍晚,又比10、11、12等縱隊稍早。但9縱的戰鬥力,一點也不差。

遼瀋戰役首戰錦州,林總派出2、3、7、8、9縱加6縱17師三面突破、南北對進。 詹才芳和9縱殲敵2萬餘人,生俘范漢傑、盧浚泉,在攻打錦州的五大主力中交出了堪稱第一的成績單。

但是,在追殲營口敵52師的過程中,9縱大意失荊州,被背水一戰的劉玉章5個團打了一個「回馬槍」,9縱25師師部被衝垮,27師也有不小的傷亡,劉玉章和52軍萬餘人突圍,留下一個遺憾。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