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化「危」為「機」,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創新路徑

政協君 發佈 2022-12-01T12:38:00.032005+00:00

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北外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等舉辦的2022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不久前在北京舉辦,來自12個國家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共同探尋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探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之道。

■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北外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等舉辦的2022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不久前在北京舉辦,來自12個國家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共同探尋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探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之道。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致力於中華文化的有效傳播。本期學術家園請她結合學術研究實踐,談一談對如何更好地推進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探索與思考。

黃會林(左)

化「危」為「機」,提升文化傳播力

學術家園:目前來說,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事業面臨哪些新形勢?

黃會林:2022年,對於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事業而言,是充滿了「危」與「機」的一年。「危」在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學術交流、文化傳播活動銳減,多元文化的共融互鑒受到阻礙。「機」在於,中國憑藉對疫情的有效管控,經濟「穩中求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

「危」「機」並存的大背景下,世界秩序正在走向新的變革路口,中國急需在世界舞台上發揮更有力的作用,化「危」為「機」,增強文化實力、提升文化傳播力成為當務之急。我們知道,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凝聚力、生命力、影響力,成為民族發展的核心能量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內驅動力。但作為當今經濟大國,當代中國的國際文化影響力相對滯後,如同一個演講者登上了舞台,台下卻聽不到他的發言一樣,這種經濟文化實力不相稱的局面急需改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事業提出了要求,也給致力於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內外兼修,拓寬國際傳播路徑

學術家園:結合您近十餘年來的實際工作,特別是在國際傳播領域所積累的經驗,您認為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的關鍵在於什麼?如何更好地促進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生成與提升?

黃會林: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關鍵在於內外兼修、多措並舉,在創作、傳播、資源整合等多個層面促進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生成

在對內層面,需要認識到,促生具有世界先進性的當代中國文化,必然要建立一套獨立的話語表達體系,尋求一種獨立的認知方式和表達方式,生產具有本國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為此,我們要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重本土、重原創、不媚俗、戒模仿,推出真正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底蘊的作品。全球化背景下,存在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區分是客觀事實。我們必須有自覺的文化發展思維,重視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和自我更新能力,在全球意識的觀照下加強文化自信,站定中國文化自己的坐標,創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和作品。

在對外層面,文化傳播事業需知行合一,摸索出更成熟有效、容易被海外主動接受的跨文化傳播機制,這需要從國家行為到民間交流各個層面的實踐探索。在某種程度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支配著世界文化格局,要適應這套法則,就需要迎難而上,著重打造一些更易於識別、易於傳播、具有豐富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化符號,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尤其要注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拓寬跨文化傳播途徑。在此過程中,也需要吸收和團結多方面力量,加強相關部門機構協同合作,促使學界、業界、政府、高校、企業共同行動,更高效、更專業地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效能。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是一個用時間與耐心來完成的大事業、大工程,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切實努力。2010年,我們創建了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在「第三極文化」理論的基礎上,做著「看」(看中國)、「問」(問卷調查)、「論」(國際論壇)、「研」(重大課題)、「刊」(英文刊物)、「創」(文藝創作)、「會」(會林基金)七個方面的工作,以期把中國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為構建和諧的世界文化貢獻力量。

創新實踐,探索青年跨文化交流

學術家園:您曾經談到,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能否以您所創建的「看中國」為例,介紹一下其在國際傳播領域具有怎樣的創新意義?

黃會林:21世紀以來,伴隨數位技術的發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國際傳播顯現出鮮明的視覺化趨勢,以影像為核心的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成為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路徑。在此背景下,我們於2011年創辦了跨國文化體驗項目「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其核心模式是邀請外國青年來華拍攝短片,再將短片輸送至海外平台和各大國際電影節展,從而將他者視角與在地體驗相統一、文化發現與藝術表達相結合,最大程度地發揮影像的視覺傳播優勢,並以影像撬動人才培養、人文交流等連環反應。截至2021年,項目已組織來自94國813名外國青年,出色完成779部短片,斬獲157項國際獎,受到300多家中外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持續報導。

「看中國」在國際傳播領域中的創新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堅持民間身份。「看中國」廣泛邀請國際知名綜合性大學,逐年重點突破世界級影視院校,用中國的巨大變遷和豐富文化吸引外國青年來華拍攝。在此過程中,我們尊重外國青年的創作主體性和對中國觀察的他者性,並通過主動設置議題、創新話語體系,實現成果國際傳播的正向價值。

其二,堅持青年主體。「看中國」通過「Z to Z」的協作方式,建立起外國青年導演與中國製片人的親密友誼,有效實現人際傳播、同代傳播。外國青年學生獨特的外來眼光、語言優勢、專業技能和社交圈子,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一雙雙慧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新力,成為中華文化國際表達的重要路徑。

其三,堅持跨文化體驗。「看中國」項目以從未到過中國的外國學生為對象,讓他們在拍攝中不帶偏見和陳見地體驗真實的中國,在親歷中生動感受、深入理解中國的發展變化和歷史文化,並專門設計了「回訪組」「專業組」等分類,為優秀創作者提供進一步深度接觸和讀懂中國的體驗。

其四,堅持影像成果導向。「看中國」以影片為最終產出,在海外平台上實現廣泛傳播。多年來,許多西方影視作品將中國描繪成一種充滿東方學刻板印象的想像圖景,而「看中國」積累的700餘部短片,則通過導演的真實體驗,為世界留下鮮活的當代中國影像史。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面對外國青年無法來華的困境,我們提出了「遠程外國青年學生看中國」和「在華外國青年學生看中國」項目,連續3年組織近300位外國青年學生參與項目,完成200餘部短片,以遠程跨國合作的創新方式,進一步積累了跨國影視合作的實踐經驗。

11年來,「看中國」以「第三極文化」學術理論為依託,培養出一群愛華、友華的外國青年,創造出一批他者視角、自我導向的文化短片,探索出一條依託高校、依託學生的傳播路徑,開闢出一種跨學科、跨國界的協同模式,傳播效果持續發酵。2021年,「看中國」項目更是被中宣部、教育部推廣為「音樂看中國」「繪畫看中國」等多種衍生形式,進一步拓寬著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之路。

學術家園:對於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未來,有哪些期待?

黃會林: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既要有頂層的理論設計,也要有具體的文化實踐,既要創造優秀的文化產品,也要拓寬跨文化傳播路徑,這需要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不斷研究和努力。文化傳播雖然有其外在影響因素,但本質上是一個持續滲透、自由流通和自願選擇的過程,是一種內心的認同與接受。中華文明自誕生以來從未中斷、歷久彌新,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當今世界和平共處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不斷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智慧以貢獻世界、影響世界,為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注入堅實的中國力量。


原文刊登於2022年11月28日《 人民政協報 》 第 9 版學術家園

記者:張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