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中國求助一個去「威脅」美國,歐洲被拜登忽悠了才找到出路

太陽在線傳媒 發佈 2022-12-01T13:49:54.850600+00:00

自從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讓歐洲感到意外以來,美國就認為其跨大西洋合作夥伴是理所當然的。一些國家,如匈牙利,希望與俄羅斯達成某種形式的妥協,而其他國家,如瑞典和波蘭,則希望與美國有更多的和解。

自從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讓歐洲感到意外以來,美國就認為其跨大西洋合作夥伴是理所當然的。隨著莫斯科和華盛頓陷入一場新的冷戰,非洲大陸被置於寒冷之中——無論是字面意義上的還是比喻意義上的。

歐盟對如何應對這場新的超級大國競爭深感震驚、不安和內部分歧。歐洲人儘管決心支持烏克蘭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鬥爭,但也深陷其後果之中。

一些國家,如匈牙利,希望與俄羅斯達成某種形式的妥協,而其他國家,如瑞典和波蘭,則希望與美國有更多的和解。但非洲大陸的政治和經濟權力掮客正在尋求從這兩個國家獲得更大的獨立。

法國和德國長期以來一直反對美國向北約施壓,要求其向烏克蘭擴張。兩國都對拜登政府操縱和利用對俄羅斯的恐懼以犧牲雙方為代價來促進美國自身利益感到憤怒。

但美國並沒有就此鬆手,而是在歐洲實行冷戰式的安全架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正在羅馬尼亞主持北約外長會議。需要指出的是,約有3000名美軍駐紮在羅馬尼亞,而在2008年的北約峰會上,美國大力推動北約向烏克蘭擴張,連其主要盟國也為之震驚。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稱,「美國的經濟民粹主義和地緣政治分歧威脅著歐盟的長期競爭力」,並警告稱「不僅歐洲大陸的繁榮受到威脅,跨大西洋聯盟的延續性也處於危急關頭」賭注。」

德國越來越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和中國的出口和投資,對美國試圖切斷或限制西方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經濟聯繫感到不滿。德國總理舒爾茨本月初訪華,旨在恢復兩國關係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德國可能已經設法為冬天填滿了儲氣罐,但能源短缺和飆升的價格正在傷害德國和其他歐洲經濟體。由於天然氣價格是長期平均水平的六倍,而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急劇下降,因此歐洲大陸將如何度過2023年尚不明朗。

事實上,能源短缺加上寒冷的冬天可能會使整個歐洲額外死亡100,000多人——比軍隊在烏克蘭損失的人數還多。然而,美國非但沒有幫助這些盟友應對能源危機,反而向歐洲收取了高額的天然氣費用,其價格幾乎是美國國內天然氣銷售價格的四倍。

與此同時,拜登簽署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為美國的企業巨頭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補貼,從而削弱了他們的歐洲競爭對手,而他的民粹主義「美國製造」運動正在擾亂跨大西洋貿易.

所有這些舉動激怒了歐洲人,他們指責美國從戰爭中獲利並竊取他們的投資,同時破壞公平和自由貿易。簡而言之,他們將這一政策歸咎於美國,並提出一個問題:有這樣的朋友,還需要指責其他國家嗎?

這是一場持續不斷的跨大西洋鬧劇,促使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歐盟「覺醒」,因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都不會放過我們」。其他歐洲領導人要求美國在做出對歐洲夥伴或跨大西洋聯盟的生存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之前,與歐洲夥伴進行磋商和協調。

遺憾的是,這些國家之間幾乎沒有協調和磋商,更不用說團結一致的共同戰略來應對新的全球權力鬥爭帶來的巨大挑戰。

英國退出歐盟、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激烈爭吵、西歐和東歐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法德關係的降溫都無濟於事。歐盟27個成員國可能不會全部同意一致行動,但法國和德國必須這樣做才能成功應對危機。

然而,馬克龍和舒爾茨迄今未能達成合作,而他們的前輩在冷戰期間和冷戰後都相當成功——從德斯坦和施密特,到密特朗和赫爾穆特科爾,再到雅克席哈克和施洛德,甚至馬克龍和默克爾。缺乏合作使歐洲更加脆弱和分裂。

美國會毫不猶豫地指望歐洲不作為和分裂。矛盾的是,承諾恢復對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信心的拜登正在製造跨大西洋信任危機。

事實上,與小布希的好戰、歐巴馬的冷漠、川普的敵意和怨恨相比,拜登對歐洲的親密擁抱對歐洲的凝聚力構成了更大的挑戰。雪上加霜的是,拜登似乎對歐洲的反應感到震驚,或者對歐洲的不滿情緒漠不關心。

來自所有出於實際目的,拜登似乎正在做他的前任今天在冷戰高峰期對歐洲所做的事情,將俄羅斯拒之門外,壓制德國,並讓法國處於邊緣地位,而美國當然處於中心地位。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多次干預歐洲事務,包括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確保任何大國或大國聯盟都無法主宰歐洲大陸,進而主宰世界。現在,它也不會停止。

這樣,拜登就抓住了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機會,恢復了美國在歐洲日漸式微的影響力。在全球霸權問題上,美國對敵友毫不留情。英國在二戰後嘗到了甜頭,當時美國在經濟上敲詐破產的大英帝國,要求其在地緣政治上讓步。

但這不一定是當前的最佳實踐。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如果美國要同時對抗的俄羅斯和崛起的中國,那麼強大而統一的歐洲——而不是軟弱而分裂的歐洲——對美國有著切身利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