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的韶關古道(1)

南粵古驛道網 發佈 2022-12-01T14:01:04.071140+00:00

擁有得天獨厚地理區位條件的韶關,北枕南嶺,南俯珠江,基礎堅固,山河壯麗,內涵豐富,慷慨大方,胸襟寬闊,註定是銜南接北,溝通東西的鍥子。

廣東北江中學 黃玉美

  擁有得天獨厚地理區位條件的韶關,北枕南嶺,南俯珠江,基礎堅固,山河壯麗,內涵豐富,慷慨大方,胸襟寬闊,註定是銜南接北,溝通東西的鍥子。而境內的古道是聯絡內外的關鍵器械,更把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歷代政府高度重視古道的建設,始終保護旺盛的生命力,見證社會的日新月異。西京古道、梅關古道、烏逕古道、始興古道、錦江航道、仁化古驛道等,用頑強的巨石鋪墊文明,憑藉執著的步履撰寫文章,是韶關古道家族的重要成員,直接影響韶關古道的前途命運。

  一、西京古道

  (一)概況

  西京古道也稱西京驛道,因東漢、隋、唐都城均設在西安,晉-北宋的西京在洛陽,「上通三楚,下達百粵」,溝通中原與樂昌、乳源等地的嶺南上京城路,史稱西京古道。西京古道始鑿於秦代,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東漢安帝期間,為嶺南各地向朝廷貢賦門簪、荔枝等通道。據《乳源縣誌》載:「……由縣西大富橋上臘嶺謂之西京路……」南起英德浛洸走馬坪→湞陽馬口→仙橋→枇杷山→三聖亭→橫石塘大灣→小蓮→波羅→武江江灣-乳源石街村→高車嶺→杉木角村→板洞村→大布→青山板蓬→茶洞→黃洛洞(洛陽)→天景山→婆洞→臘嶺嶺頭村→白竹→泉水村→鄭嶺→湯盆水→曲江羅坑→武江江灣→鳳田嶺→馬頭涃→乳源石角塘→龍溪→新付屋→侯公渡石門坳→洲街→興隆村→風門關→東坪→南水水庫→大橋烏鶉嶺→梯雲嶺→深源村→鐵龍頭→黃鹿塘→均豐→白牛坪→紅雲→樂昌雲岩出水岩→梅花關春→單竹逕→清洞→石圍村→坪石鄭家村→羅家渡→三星坪→小漕村→武陽司→長岡嶺→白竹村→神步→轉村→黃鹿沖村→董水頭→武陽橋→黃圃大塘村→斗灣→東村→郭西都→慶雲潭斗水→石榴下村→戶昌山村→白石澗水→三界墟→湘宜章等,縱貫250多千米。廣域的西京古道在老坪石岔出,曲接樂宜古道,繼續北上。據《樂昌文物志》載,宜樂古道位於湘宜章縣與粵樂昌縣間,秦漢時開通,樂昌境內80千米,在坪石分三路:一路由清遠陽山→乳源均豐→深源→樂昌雲岩→桃李坑→梅花關春→坪石吳塘→三星坪→武陽司→湘宜章,全程160千米;一路從樂昌坪石金雞嶺→黃圃司→慶雲潭斗水村→戶昌山→蔚嶺關→九峰→北鄉→樂昌城→汝城、贛境內,全程約150千米;一水路:從樂昌坪石瀧口→九瀧十八灘→羅家渡→神步村→武陽橋→轉村→董水頭→湘宜章,全程約60千米。宜樂古道:樂昌城→矮石→北鄉→石窯子→沿溪山→九峰→兩江羊牯嶺→上斜→慶雲蔚嶺關→大屋場(五里沖)→土佳寮→灣樹背→戶昌山→坪石金雞嶺→神步村→轉村→湘宜章,境內長100多千米。這條早於海上絲綢之路,溝通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連接海陸交通的要道,是粵境最久、最長的綜合性歷史古道。

  (二)綜合功能

  幾乎涵蓋生產、生活、教育、習俗、宗教信仰、建築等歷史信息的西京古道,年歲久遠,空間漫長,文物載體豐富:有古亭、古村、古祠、古樓、古寨、古橋、古街、古書院、古匾、古墓、古塔、古戲台、功名石、牌坊、古井、古碑等,文物資源博大深厚,歷史價值不可估量。

  1.文物資源的貯存器

  作為見證西京古道興衰史的路、亭碑,倖存者主要有:乳源雷屋二通路碑、分頭亭的《駐雲亭碑記》、石門坳路碑、深源村五通路碑、梯雲嶺亭的《梯雲嶺建亭碑記》二通碑、象兌亭的《鼎建涼亭碑序》、烏鶉嶺二通路碑、心韓亭的《猴子嶺石亭敘碑》等三通碑;樂善亭的《樂善亭碑記》、仰止亭的《仰止亭碑》、壽德亭的《壽德亭碑》、納涼避雨亭的《歇涼坳碑》等三通碑、官止亭的《官止亭碑》《立業施茶》、歇涼續成亭二通碑、深原村路碑五通;樂昌朝仙亭十通碑;福蔭亭多通碑;樂善亭的《萬福攸同》《新建茶屋》等多通碑;樹德亭的《百世流芳》《萬福攸同》、鄭家村路碑五通、長岡嶺路碑、潭斗水路碑、長壽亭多通碑、雙鶴亭七通碑等,均是當地寶貴的文化遺產。

  2.激發商機

  路通則財通,財通則商茂,商茂則市盛,市盛則繁榮。西京古道在有效溝通南北交通的同時,也整合了其他交通方式,形成強大的驅動力,並在交通樞紐滋育眾多集市。古道沿途曾設乳源五公館、龍溪洛木橋圩、均豐石角塘圩、白牛坪三元圩、洲街,樂昌坪石老街、武陽司、黃圃司和三界墟等著名商埠。在促進南、北方貨物暢通的同時,也成為中國商貿發展的特殊加速器。

  (1)乳源洲街

  指乳源以洲中街-洲橫街-洲下街為核心的商貿集市。位居橋南端的洲中街,中央築土地神龕,古民居、圍樓、商鋪、廣州會館、端蒙社學、林氏宗祠、袁氏宗祠、曾氏宗祠、劉氏宗祠、邱氏宗祠、門樓等,遍雕雙龍戲珠橫樑、龍頭斜撐、雕花挑手、雕八卦圖飾門簪、葵花形鋪首。在七間宗祠中,以袁氏祠堂為最,穿斗式梁架,照壁、天門阿公和天井基本完好。鼎峙街中央,黃造申建於民國初年(1912年)的「洲街屋脊」文明樓(勝隆圍),楣鑲「文明樓」匾,配聯:「文經武緯懷先輩,明德新民勖後人。」二通「清咸豐元年」界碑。洲橫街門樓重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楣鑲「福綏街」匾。洲下街有鄭氏宗祠(2座)、江氏宗祠、朱氏宗祠、林氏宗祠、黃氏宗祠和劉氏宗祠(2座)等,以「廣安祥」「江源記」「福安隆」等店鋪為著;商會機構以五行會館為尊。南隅存江屋圍、碼頭和拱門,它們是重要的文物。

  (2)湘粵古界街——樂昌坪石老街

  據清《重建廣同會館碑記》載:「五羊城之西北一千里曰平石,乃韶州府樂昌縣屬地……京舟車畢至,來往官商所共游者也。」老街自南→北坪石塘口,沿武江北岸,蜿蜒達2千米的街市。據1932年《樂昌縣誌》載:「平石街有上、中、下三街,清道光以後開設,漸趨繁盛。」坪石村北端街入口稱下街,中存廣同會館,南端街頭有回龍廟等。全街三道水路競流:從坪石沿武水上游黃岑水溯流至臨武抵湘境,沿宜章水溯流至宜章均抵湘域;沿瀧水南下抵韶關。陸路四道:東北沿神頭嶺上郴宜古道抵湘;西北從長岡嶺沿將軍山上古道,往湘笆籬三堡、臨武,達連州、連山、陽山及湘域;東南從回龍山往掛鈎嶺、汝城、贛古道;三西南逾梯子嶺往「梅遼四地」、乳源等地。三街一墟四市為主要商業骨架,支撐延伸四方的分巷道。從三官堂城門→拱橋城門,分上、中、下三街。土地樓以上為上街,擁擠超百家店鋪,土地樓-回龍廟為中街,雲集300多家店鋪。回龍廟以下-拱橋-城門為下街,雲集百多家店鋪,唐姓吉祥號雜貨最著,霍姓保和堂、周姓慶和堂、萬春藥行、李姓錢泰錢莊、洪吉押堂鋪、楚南人歐姓又新書店、駱盛記、侯昌記、永和祥茶樓、王姓西湖茶館子、賴姓利興餅業大利財館、許姓萬興隆號、鐘相湯麻莊、何邦偉萬益和號、傳來安號、陳友記辣椒醬等是顯赫門店。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大部分店鋪基本操縱在何姓、李姓、朱姓三大宗族手中,稱「何家佬的面子,上李老二的銀子,朱先生的口碼子。」會館是外商社交場所和重要商業機構,主要有廣同會館、楚南會館、豫章會館、福建會館、昌源會館等。

  水運是坪石傳統的運輸方式,碼頭是該運輸方式的重要橋頭堡,僅水牛灣(廣域)就有三星坪碼頭、新村碼頭、塘口上渡碼頭、塘口碼頭(二座)、張家灣碼頭、羅家碼頭、田新碼頭、羅家坪碼頭、白沙碼頭、何家大碼頭、朱家碼頭、王家碼頭、王家大碼頭、下渡碼頭、楚南會館大碼頭、渡船頭碼頭、福德祠碼頭、回龍廟碼頭、永和祥碼頭、祿官碼頭、三界廟碼頭、大碼頭、將軍廟碼頭、李家碼頭、劉家船廠碼頭、土地樓碼頭、接龍橋碼頭、新街碼頭、高碼頭、拱橋腳碼頭、南岸碼頭、泥鰍碼頭、鎮江祠碼頭、楊枊鋪碼頭、金雞碼頭、廣鋪碼頭、管埠碼頭等39座,鼎盛時有48家船廠,每天2000多艘商船,穿梭如鯽,密集如雲,泊船達600-700艘,形如中世紀的威尼斯港。曾出現「萬擔鹽籮上山崗……粵鹽遍湖南,肩挑販夫益至數十萬人」盛況的西京古道,商旅文化鮮明。

  3.培養築路技能

  古道常以山隘為天然依託,儘量避免風雨對行人的侵擾,努力營造便利的行走空間。西京古道以「層山疊嶂,若登梯然」的艱巨工程著稱。據有關碑載:「西北地最廣而險,自縣城踰臘嶺過風門五十里許而上梯雲之山,又四十里許至通濟橋村,其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呼猴子嶺也,行者常苦其險且峻」。「攢翠千峰凌雲霄,接天萬尋鎮幽壑」的西京古道猴子嶺段,清·裘秉鍅嘆:「深源白牛坪,嶺表奇峰插天如入雲際,余兩過其處,適遇大雪,冰凌深數尺許,行至梯下,無雨花片雪,若別一洞天。」堪稱粵北「蜀道」。再往北去的石角塘段以同等艱險著稱。據《韶州府志》載:「梅遼上三都,崇山峻岭險阻,持危如梯,頭一經尤巉峭崎嶇,支身而上樞韁而攀,害之大者有負隅、丸泥可封之,小者往來行者陟峰為艱。過此嶺到石角塘均豐鄉鬼壇、白牛坪三元圩,經天頂山、竹山背,沿上開封、下開封抵梅花武陽司。」在如此艱危處劈石鋪道,是中國修道史的壯舉,對後來修路者提供有益的借鑑。沿途架築的著名橋樑,對後來橋樑建築者提供難得的標本。

  4.滋生驛道文化

  西京古道涵蓋戰道、貢道、商道和貶道等功能,是溝通南北文化的綜合渠道,積澱厚實的韶關古文史信息的長廊。

  (1)亭是驛道文化的生動註腳

  據《資治通鑑》載:「嶺南舊貢生門簪、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茶亭一般設在風景秀麗結合點或隘口,給旅途勞頓的行人提供歇息養性環境。較傑出的亭有乳源心韓亭、樂善亭、仰止亭、壽德亭、納涼避雨亭、官止亭;樂昌歇涼續成亭、下開封亭、思源亭、四駁亭、普濟亭、鳳翼亭、濟陰亭、福蔭亭、樂善亭、樹德亭、長壽亭、四方井亭、楚善亭、雙鶴亭、雙會亭等,它們孤臥荒野,是一尊尊藝術品。亭聯是古道文化的「點晴」之筆,賦予古道神韻。多數亭配精煉的對聯,壯風景,抒胸懷。如梯雲嶺亭對聯:「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腳;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聊且停驂明月掩映懷始適,偶爾托足清風堪挹意恬然」;納涼避雨亭對聯:「山花無語云路暫歇息,坳鳥有聲天道還須禮。」開封亭對聯:「少安毋躁,賓至如歸」;樹德亭對聯:「且生片時無事五斗解渴,聊飲數盞自然兩腋生風。」韓瀧寺對聯:「笑爾驚瀧,此刻天良俱有;怕君登岸,那時道理全無。」均為難得的文化資源。

  (2)雕刻藝術鏈

  西京古道是豐厚的藝術存儲器,以雕刻(亭雕和村雕)見長。古道沿途精美的亭雕,堪稱珍寶。如壽德亭門額雕「壽德亭」匾和「天官賜福」像,門簪浮雕皮休、天官,牆繪花鳥、人物和吉祥獸等;門柱陽刻暗「八仙」及動植物圖案,配七幅陽雕會意圖聯,側刻「太極陰陽魚圖」和神鹿瓊枝圖;分頭亭門額陽雕「能邇」「柔遠」;象兌亭牆鑲「象兌亭」匾,二端雕高冠仙人,建亭碑額雕麒麟;心韓亭門額鑲「心韓亭」匾;樂善亭門額鑲「暫歇高車」匾、「稍停玉趾」匾;仰止亭陽刻「天官賜福」圖像,門額雕「仰止亭」匾,門簪浮雕雙獅戲球,刻藤蔓背景,側對稱神獸;納涼避雨亭雕「納涼」匾、「避雨」匾;官止亭門楣鏤財神,雕「官止亭」匾,額陽雕雙龍戲珠圖案;歇涼續成亭雕飛翔神仙;門雕「續成亭」匾、「歇涼亭」匾;思源亭門楣雕「思源亭」匾;普濟亭雕「普濟亭」匾;鳳翼亭門楣雕「鳳翼亭」匾;濟陰亭雕「濟陰亭」匾;福蔭亭刻「福蔭」匾;樂善亭雕「樂善」匾;樹德亭雕「樹德」匾;長壽雕「長壽亭」匾;雙鶴亭門雕羊、仙人、花蕾紋;楣刻雙龍護花,額雕「雙鶴亭」匾;雙會亭雕「雙會亭」匾等,是古道珍貴的藝術品。古道沿線村的雕刻既是古道的產物,又是古道文物的蘊藏室。藻井、卷棚、功名石、門樓、抱鼓石、門檻、門簪、天花、隔板、屋檐、橫樑、鑲角石、天井、吞口、挑手、雀替、金字架、神龕、影壁、廊、柱子、斗拱、窗欞、地漏、碑文、寺廟、牌坊等均為文物的特殊構件。

  (3)誕生山水詩

  作為連接中原文化與南嶺文化重要通道的西京古道,既是人類特殊的活動路線,也是商旅抒發感情的獨特境界,存留不少名詩。如漢光武帝時,馬援部下率兵南征交趾時吟《武溪深行》載:「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能臨。嗟哉!武溪何毒淫!」為入粵第一詞。唐沈佺期《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載:「茲山界夷夏,天險橫寥廓。……北流自南瀉,群峰迴眾壑。馳波如電騰,激石似雷落……」宋李渤《武溪》詩:「……岸狹束成三級浪,山高分得一毫天。……」清廖燕《下十八灘》詩:「洪濤亂石互吞吐,石更嵯峨濤更怒。路澀灘長處處愁,此灘險惡尤難渡。……」《上十八灘》詩:「……大堆小堆排江面,眼轉高低尤善變。……中流一石何軒昂,浪激洄湍勢莫當。豈有潛門簪澗底,還如猛虎吼高岡。山嵐拖練雲猶濕,水霧騰空日欲黃。……纜牽里許金山灣,果然上灘如上山……」。據《樂昌縣誌》載,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被貶赴潮州經過此地留宿韓瀧祠,曾寫下「鳶飛魚躍」匾、《瀧吏》詩(「南行愈六旬,始下樂昌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和《題臨瀧寺》;路經猴子額時,面對蒼涼的景象,與自己坎坷生涯產生共鳴,寫千古名篇——《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如圖五)對嶺南詩歌產生了入木三分的影響,成就了「貶官詩」。明趙佑卿《藍關》詩(一):「層巒疊嶂路漫漫,雪嶺猶存馬跡寒。衡岳一朝開瘴癘,忠疏千古障狂瀾。岩頭仙子今何在,洞口桃花跡已殘。豈似筆端存正氣,留題尚使後人觀。」《藍關》詩(二):「昔年冒雪沖寒度,今日依然見斗山。應是聖明開瘴厲,故全賢達化愚頑。一鞭往跡迷茫里,千古芳蹤咫尺間。衣被流風深仰止,不辭拙筆賦藍關。」清裘秉鍅《藍關懷古》詩:「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再貶嶺南忠更著,一生骯髒道非迷。綿連岫嶺雲初暗,磊落岩泉雨後淒。欲洗磨崖搴薜荔,徘徊落業數猿啼。」等均受韓影響。西京古道厚重的文化積澱,對嶺南生動的詩壇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4)古村落文化

  古村落是文物的收納室,沿途分布頗多著稱古村落,它們貯存著豐厚的文物信息,是民間文化的「富礦」。功名石(如乳源臘嶺嶺頭村10對、侯公渡肖屋村儒官第8對、新付屋4對、神仙坪村4對、核桃山村8對、大富村15對、新書房下村14對;樂昌石圍村6對、白竹村2對、塘口村2對、大羅家20對、武陽橋4對、黃圃應山村6對、石溪村10對、斗灣村5對、紫溪村甘棠鎮村8對、塘村灣村1對、慶雲戶昌山村12對、白石下淵村2對)、碑刻、匾額(如乳源板洞村「蘭桂騰芳」匾、侯公渡肖屋村「儒官第」匾、宋田村「貢元」匾、新書房下村二通光緒年間的《復修門口塘捐錢碑》、「拱秀」匾、「觀瀾書院 乾隆癸丑歲 仲冬吉旦」匾、「披雲」、「惠及鄉邦」匾、「歲進士」匾、「勤政」匾、「以誠為本」匾、「人民公僕」匾、「源遠流長」匾、核桃山村清咸豐年間「熙世掄材」匾;樂昌楊家寨村「恩進士」匾、「雍宮雙鳯」匾、「進士」匾、「群穆」匾、「榮自田間」匾、「環橋吐鳳」匾、「世篤忠貞」匾、「掌環世家」匾、「鴻都碩彥」匾、「載辟賢關」匾、「松鳳柏操」匾、黃圃石溪村「恩榮壽考」匾、「善者好之」匾;東村「翰林第」匾、「文魁」匾、「武魁」匾、「進士」匾、棠甘鎮村「天申公祠」、塘村灣村「馮翊第」匾、慶雲戶昌山村「松風水月」、壁刻「騰蛟起鳳」匾、「龍門第」匾等)、書院(樂昌楊家寨新書房等)、古井(宋田村古井等)、古塔(樂昌敬惜字紙塔文、仁里村惜字爐等)、祠廟(乳源社官廟、鎮溪祠、樂昌楊家寨文昌閣、水口祠、金舟寺、金龜庵、仁里村感應祠、黃圃應山村水口廟等)、古橋(乳源通濟橋、樂昌高墩村橋、拱橋下橋、橋背拱橋、長岡嶺橋、武陽橋、跌馬橋、小坑橋、應山大橋等),以及相應的習俗,純樸的民風,是古村落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元素,共同財富,形成獨特的古道村文化體系。此外,西京古道還是一條特殊的宗教信仰輸送帶,無論是禪宗文化、道教文化,還是當地的民間信仰,均如涓涓細流,匯成龐大的信仰江河,是當地習俗文化的主要成分。

  5.道德教育化功能

  古道通過設茶亭、置公館,築無嗣壇、植路標等收拾孤魂野鬼的遺骨或指示路人前進的方向等一系列善舉,構成獨特的驛道道德景觀。古道通過築亭施茶等善舉,培養當地人的良好道德。心韓亭曾設免費施茶檔。據心韓亭《施茶碑》載:「……渠鄉猴子嶺心韓亭,楚粵衢要,重巒勢迥,一勺甘無行李之往來,困疲久矣。……」據《茶館產業碑》載:「……心韓亭茶館一連二直,後又買茶館右側店一直。……」據樂善亭《萬古流芳碑》載:「竊惟建涼亭,將以避風雨,躲寒暑,而非沽名之事也。」行人「自此風雨驟來有所避,患炎熱汗下亦可納涼。」也是形成樂捐修亭者良好道德的過程。置公館 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李直稱,……西四十里至龍溪公館,又三十里至均豐公館,又三十里至白牛坪公館,又四十里至武陽公館……。戶昌山村的李陳節孝坊和公館(郵鋪公館)與亭的功德同類,對培養當地人好習,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西京古道的保護價值

  西京古道途經(大坪西山嶺的古紅豆杉是韶關紅豆杉王)幾乎均古林豐茂。乳源洛陽石街村、板洞村、杉木角村、臘嶺嶺頭村、侯公渡肖屋、宋田村、新付屋、大橋石角塘村、神仙坪、梅子山村、核桃山上下江村、賴家村、大富村、鐵龍頭村、樂昌梅花雲岩出水岩村、楊家寨、馬箕湖村、石圍村、坪石鄭家村、白竹村、仁里村、黃梅村、武陽橋村、董水頭村、寮下門村、辛田村、大溪村、黃圃應山村、斗灣村、東村、慶雲潭斗水村、戶昌山村等幾乎均有茂盛的古樹,維持當地良好的生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晶。蘊藏豐厚不可再生文物資源的西京古道,是南國中一條熠熠生輝的文化項鍊,有其他資源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歷史價值,應得到合理保護:進行深入細緻的文物普查,有的放矢地保護;加強文物保護知識普及,提高人們文物保護意識;深入挖掘文物價值,做到物盡其用;開放式保護,使文物重放昔日光輝;嘗試承包保護方式,充分調動民間力量,使文物保護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黃玉美,韶關人,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作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自南粵古驛道網,歡迎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