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打動人、溫暖!這是導演余淳呂紫伯眼中的《山河錦繡》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2-12-02T07:03:11.938816+00:00

在接受採訪時,該劇的導演余淳和呂紫伯表示,他們的挑戰是如何把主旋律劇拍得故事性強,讓觀眾能夠看進去,充滿人性的豐富,「思想再高大上,沒有結實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去承載,一切都是零。」

主旋律劇如何打動觀眾?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山河錦繡》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接受採訪時,該劇的導演余淳和呂紫伯表示,他們的挑戰是如何把主旋律劇拍得故事性強,讓觀眾能夠看進去,充滿人性的豐富,「思想再高大上,沒有結實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去承載,一切都是零。」

推敲戲劇和生活的平衡

《山河錦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余淳和呂紫伯擔任導演;由甲、韋言、吳海中編劇;李乃文、王雷、顏丙燕、胡明、姜冠南、蘇青、張嘉益、丁勇岱、馬少驊、張志堅等塑造過眾多經典角色的實力派演員參演。

余淳和呂紫伯兩位導演此前均拍攝過扶貧劇,但這並未減少拍攝《山河錦繡》的難度。余淳介紹,此前他執導的《石頭開花》是與多位導演合作,每人各拍一個單元劇,也就是兩集的體量,「這次的《山河錦繡》是部連續劇,而且跨域三十年時間,跨度比較長。」難度成倍增加,卻也意味著更大的發揮空間,「空間比較大,故事時間比較充裕,可以讓我們儘量充分表達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記錄那些值得抒寫的人物。」

導演呂紫伯認為,他們一開始就確定要拍一部讓觀眾喜聞樂見的主旋律題材作品,「我們從平實、質樸這兩個詞切入,不懸浮,不灑狗血。不弄那些特別適合在電視劇中表現的戲劇衝突,在生活化處理上下了很大功夫,反覆推敲戲劇和生活的平衡,試圖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平衡點。」因此,《山河錦繡》放棄了強烈的戲劇衝突,「對於災難和貧困的展示,我們都是點到為止,沒有刻意渲染,不煽情。」

兩位導演操刀,如果出現意見不同怎麼辦?呂紫伯表示,解決辦法就是大家一起討論,「幾乎所有演員都湊在一起討論的次數,就不下四五次。在拍攝期間,全組整體的討論氛圍比較好,我們很多場次都是大家現場合力完成的。」

余淳則表示,能一起合作的人肯定創作理念一致,不會在基本問題上發生爭執和碰撞,具體某一場戲怎麼處理,他倆基本沒有太多分歧,「總之,這個戲的主調是我們怎麼能夠拍得真實、打動人、溫暖,我們這個認識是統一的,剩下的就是怎麼幹活,怎麼能體現最初的追求和設定。」

導演像教練 演員像球員

《山河錦繡》能得到觀眾「真實,有煙火氣」的盛讚,離不開全劇演員的「表演在線」。導演余淳說,這就像是現在舉行的世界盃,「教練再牛,沒有好球員有什麼用?所以說你劇本再好,想法再好,導演再有什麼,也都得通過一個一個的演員去實現,這是最根本的東西。」

為了讓劇組能「入戲」,《山河錦繡》的演員90%是西北籍,呂紫伯表示,他們對演員的一大要求就是說關中方言,「我們想營造這個戲的氛圍,讓它儘量真實,在拍攝的時候,就希望讓組裡的語言環境好一些。」

不僅如此,兩位導演在現場也儘量說陝西話,呂紫伯說:「這個努力是必須要付出的。我跟余導在現場能說就說,說不明白我們就愣說。」余淳認為陝西話有一種魔力,「當邊兒上人都說陝西話的時候,你就不好意思說普通話了。紫伯在陝北拍過戲,語言能力比較強,我不行,我就是現學。無所謂,我說錯了人家也不會笑話我。有時候在現場有語言指導,有時候沒有,作為導演,為了掌握拍攝的效果,也是需要自己來學習的。」

臨近開機時,劇組進行了兩三次的徹夜討論,每個演員講述對自己扮演的這個人物的走向,對人物立場的想法,大家一起碰撞、去雜糅。余淳說:「演員跟我們等於是一個節奏一個步調,對每一場戲、每個人物都貢獻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閱歷,貢獻了他們對人物的理解、認知,所以,這部劇的人物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劇中就算是群演,也拿出了最好的狀態。」

呂紫伯還透露,李乃文、王雷、顏丙燕為了這部劇都努力控制飲食,「為了接近貧困村里人的面貌,把自己一個個弄得都面黃肌瘦的,他們開機之前已經做這個努力了,拍攝過程中也是,進食量都非常小,李乃文只吃菜葉,干體力活都虛,加上拍攝時極其炎熱,每天出汗好幾斤。從開機之前到拍攝大概一個月左右,顏丙燕基本沒怎么正經進過食。因為她之前的戲要求演一個相對比較富態的母親,那個戲需要她增三十斤的肥,到我們這兒來,她要先把這三十斤拿下去再往下減,工程量巨大。」余淳補充說:「顏丙燕有一天吃了一口米飯,直說罪過罪過,碳水一點不能動,演員確實太不容易了。」

拍部戲還真的修了一條路?

《山河錦繡》播出後,有網友透露,劇組在拍劇時還給當地修了路。對此,呂紫伯表示,這也是劇情需要,「我們拍攝是依託當地實景的村落,它本身是土的地,劇情中需要拍攝出來是水泥路,我們就鋪水泥路了,既然鋪了就把它鋪好,拍完了給村里留著,很簡單的一個事,網友說的水泥路就是村委會門口的那條路。」

雖然現在回憶起來兩人說得「雲淡風輕」,但《山河錦繡》的拍攝也遇到了不少實際的困難,不啻於是打了一場硬仗。如今再復盤,余淳表示肯定會有遺憾,「創作永遠都是這樣,都說這是遺憾的藝術,當你都完成以後,會發現好多東西還是不夠好,應該怎麼樣,但是沒有辦法,已經拍完了。」

余淳認為,主旋律作品越來越好看是趨勢,首先,多方重視,真抓實幹;二是創作者在努力實踐提升主旋律劇作水準,「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總是有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或事情,總有一些英雄人物或者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候,做出對這個國家對這個民族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應該被頌揚。」

呂紫伯也表示,現在創作者都在摸索讓主旋律作品更接地氣、更人性化,「我們有這個空間、有這個能力,把一個主旋律劇拍得繪聲繪色。觀眾喜歡看生動的人物,喜歡看相對趣味性強一點的情節,觀眾的要求都很合理,我們創作者要想辦法滿足這種需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