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荊軻劍術極高,為何沒有成功刺殺嬴政?三個疑點說明真相

歷史謎中謎 發佈 2022-12-02T12:13:58.052109+00:00

前言:千百年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每個中國人甚至都非常喜歡荊軻,就連陶淵明先生,也曾寫詩讚頌荊軻。歷史記載,荊軻從小就喜歡劍術,甚至多次遊走在各國學藝,可是最後還是沒有成功刺殺秦王,這究竟是為何?

前言:

千百年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每個中國人甚至都非常喜歡荊軻,就連陶淵明先生,也曾寫詩讚頌荊軻。

歷史記載,荊軻從小就喜歡劍術,甚至多次遊走在各國學藝,可是最後還是沒有成功刺殺秦王,這究竟是為何?

燕太子丹為啥非要刺殺秦王

實際上,荊軻從性格上來說,是自負的,他本是齊國慶氏的後裔,後遷居衛國,始改姓荊,但衛國並不重用他,所以又遷入了燕國。

在荊軻所在的時代,正是天下大亂之際,荊軻身為一個劍客,四處遊走,尋找自己的人生機會也是情理之中,但當時很少有人可以看出荊軻的一身本領,直到遇上了燕太子。

荊軻到了燕國後,燕國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危機,秦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一統天下,韓國被滅後,趙國岌岌可危,燕國作為趙國的鄰居,自然是左右難辦。

如果幫助趙國,那也只能是弱小的力量,如果幫助秦國,日後也必然會被秦國所滅。所以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荊軻的焦慮可想而知?他焦慮的是,難道天下就沒有我的恩師嗎?

實際上,比荊軻還焦慮的,也有一個人,那就是燕太子丹。

燕丹作為燕國太子,他不得不為國家社稷著想,公元前227年,秦國頻頻出兵,先後攻打齊國楚國和三晉,就像是吃饅頭一樣,一個個把其他小國吞掉,燕丹知道國家將要滅亡,便去請教自己的老師鞠武。

燕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說自己想要派人去除掉秦王,鞠武卻說:「現在秦國是實力最強的,除掉秦王一個人有什麼用呢?還是省省吧。」

這些話讓燕太子丹十分惱火,這個計劃在他的心裡越來越猛了,他打算派一個刺客去刺殺秦王,甚至脅迫秦國歸還列國土地,最壞的打算就是,把秦王直接幹掉,然後趁著秦國大亂,出兵打敗秦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這個想法或許並不是燕丹的原創,要知道,當年魯國的曹沫就幹過這樣的事,他曾在魯莊公和齊桓公會談的時候,突然掏出匕首架在齊桓公的脖子上,最後成功「收復」了魯國的領土。

燕太子的靈感可能就是出自於此,但問題是,燕丹和嬴政,實際上是很好的朋友,朋友之間自相殘殺,真的太過於殘忍了。

燕太子丹從小就在趙國當人質,而嬴政從小也出生在趙國(因為嬴政的父親也在趙國當人質),俗話說,長於斯,游於斯,所以燕太子丹和嬴政儘管是異國人,但同病相憐,從小就是小夥伴。

幾年後,秦王嬴政跟著父親回了秦國,嬴政上位後,秦國逐漸強大,而燕國還是那樣沒有變樣,燕太子丹心中的憤怒就是,嬴政當了皇帝,而自己還是一個人質,只不過現在是在秦國當人質。

從小在一起玩耍,有一定的友誼在,可讓燕太子丹心灰意冷的是,他在秦國為質期間,秦王對他並不友好。

那天,燕太子丹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便對嬴政說:「既然我在秦國得不到好的待遇,那我批准我回國。」

秦王終極夢想就是一統天下,哪裡會答應燕太子丹的請求,便笑著說:「如果放你回去,當然可以,但我只有一個條件,烏白頭,馬長角,天雨粟,你就可以返回燕國了。」

其實用現在話說,那就是除非山無棱,天地合……說了和沒說一樣。燕太子丹覺得欺人太甚了,他連夜偷偷跑回了燕國。

從歷史角度來看,燕太子丹之所以想要刺殺秦王,單單是因為秦王對他不好,理由並不充分,而是他回到燕國後,這種想法越加強烈。

第一,秦王向來威嚴凜冽,燕太子丹偷偷跑回國,明顯是冒犯了秦王的尊嚴,秦王也必然會採取手段處決太子丹,甚至會派兵攻打燕國也有可能。

第二,秦王夢想一統天下不是一天兩天,燕太子丹就算在燕國當了皇帝,以後也必然會被秦國吃掉,他最後的下場仍然是階下囚。

第三,燕太子丹作為燕王的接班人,按理說和嬴政是同輩,但現在眼看著自己童年的玩伴高高在上,自己十分沒面子。

所以種種原因,最後讓燕太子下定決心,一定要派出刺客去刺殺秦王,當時他的想法是,最好和當年齊桓公一樣,劫持秦王然後迫使他歸還土地,最壞的結局就是把秦王給幹掉了。

燕太子丹是一個性情中人,這個想法出來後,一連多日他都在床上夜不能寐,甚至激動不已,所以才去找自己的老師鞠武,請教問題。

鞠武雖然並不支持燕太子丹的行為,但也沒有辦法,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遭難啊,所以最後推薦給他一個刺客,名叫田光

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後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夫以鴻毛燎於爐炭之上,必無事矣。且以雕鷙之秦,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為人智深而勇沉,可與謀。

史書記載,田光是「邑之東鄙人也」,大概就是現在的邢台新河縣人,他一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而且能文能武,被稱為是燕國的二十勇士之一。

太子丹和田光見面後,把自己的想法和田光說了,但田光卻沒有答應,田光表示,自己已經老了,這種刺殺的事情實在是無能為力。

燕太子丹知道這是田光的推托之詞,最後田光只能給太子丹介紹了荊軻。

太子丹說:「希望能通過先生和荊卿結交,可以嗎?」

田光說:「遵命。」於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

臨走時,燕太子丹說:「我給您說的事情,事關重大,千萬不能泄密啊。」

田光聽到後,感慨良多,他知道這件事關乎於國家安危,為了不讓燕太子丹擔心,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願足下急見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意思就是,只有我死了,就不會有泄密一說了。

隨後,田光毅然拔劍自殺,燕太子丹得知後感動不已,跪在地上痛哭,這件事讓他的決心更強大了。

不久後,燕太子丹就見到了荊軻,那是一個大概有30多歲的男子,相貌堂堂但文雅而精神抖擻,一看就是天選之子。

燕太子丹馬上吹了一頓馬屁說:「我燕國可以有你荊軻這樣的人,真是老天憐憫啊。」

荊軻問:「太子找我到底有什麼事?」

燕太子丹神神秘秘地,把這件事告訴了荊軻,結果荊軻說了八個大字:「事關重大,不能勝任。」

荊軻的拒絕,讓燕太子丹十分難受,甚至感到十分意外,這種青史留名的事情哪一個刺客會不願意呢?

不過從荊軻的性格來看,這次荊軻拒絕太子,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荊軻覺得太子丹簡直瘋了,這種計劃簡直就不切實際,秦王身邊高手如雲,他怎麼近身呢?第二,荊軻是在故意拒絕,作為一頂一的高手,刺殺秦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他拒絕太子,就是為了欲揚先抑,好體現自己的價值。

但燕太子丹使出了自己的大絕招,他派人通知荊軻,這件事因為太重要,絕對不能泄露消息,知道這件事的現在只有三個人,一個是我燕太子,一個是介紹你的田光,一個是你荊軻,現在田光為了證明自己會保密,已經自殺了,你看著辦吧。

荊軻一聽這話,真是進退兩難啊,怎麼辦?恐怕只有接受了任務這一條路了,但荊軻也知道,燕太子丹也有自己的苦衷。

果然,第二天,燕太子丹不見荊軻回復,便登門拜訪,跪在荊軻面前,哭著說:「燕國以後的命運就靠你了。」

看著堂堂燕國太子跪在自己面前,荊軻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了,最後只能接受了燕太子丹交代的任務,準備踏上秦國之旅。

這個計劃足足準備了兩年,直到秦國占領了趙國以後,燕太子丹覺得不能等了,必須馬上行動,不然秦國就打過來了。

秦國攻打燕國,箭在弦上,太子丹催促荊軻,是時候出發了,所以這才有了著名的風蕭蕭兮易水寒。

易水河是一條冰冷的河,那天好友高漸離也知道荊軻要去秦國完成任務,便來到易水河邊送別,高漸離會音樂,他一邊擊缶,一邊哭泣,感天動地。

他一邊向前走一邊唱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送行的人們怒目圓睜,頭髮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於是荊軻就上車走了,始終連頭也不回。

刺殺失敗,就差一點

在去秦國之前,荊軻已經想好了策略,他對太子丹說:「像我這樣空手去秦國肯定不行,必須準備禮物,取得秦王的信任,才能靠近他。」

所以荊軻選擇了兩件禮物,一個是一張珍貴的地圖,一個是樊於期的人頭。

樊於期曾是秦國將領,但有人挑撥了他和秦王的關係,最後兩個人反目成仇,逃到了燕國,秦王雷霆大怒,揚言要拿到樊於期的項上人頭。

最後燕太子丹去和樊於期說明了來意,深明大義的樊於期果斷一劍自刎,貢獻出了自己唯一的人頭。

荊軻認為,先獻上樊於期的人頭,必然會取得秦王的信任,然後再獻上寶貴的督亢地圖,因為秦王早就對燕國的這塊地方垂涎已久了。

荊軻的計劃是,把匕首藏在這張地圖中,等到這張圖快要打開時,匕首自然就會漏出來,在千鈞一髮之際,荊軻拿起匕首把秦王殺死。

這把匕首也極其有講究,這是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燕太子丹花了大價錢才買來的,鋒利無比,和三國時期曹操刺殺董卓的七星刀無異。

到秦國後,荊軻和秦舞陽一起前去,秦王得知燕國的使者帶來了樊於期的人頭,馬上決定在咸陽宮安排見面。

可是剛進入了咸陽宮,就遇到了麻煩,年僅13歲的秦舞陽害怕了,雙腿顫抖,引起了秦國百官的懷疑,荊軻一看,馬上解釋說:「秦舞陽沒有見過天子,看到秦王很緊張,希望不要在意。」

秦王也沒有說什麼,便把秦舞陽攔在了門外,這樣一來,就只剩下荊軻了,秦王或許是太激動了,很快就讓荊軻去獻寶。

荊軻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拿著地圖走上了殿台,作為一個經驗十足的刺客,他自然是眼神堅定,面色不改。

地圖越拉越長,督亢的田野和河流出現在了秦王的視野,秦王的眼睛越看越直,像一個貪婪的獅子,荊軻知道機會來了。

等到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出現,荊軻抓著匕首直接靠近秦王,意外的是,荊軻並沒有直接刺上去,而是先拉著秦王的衣服,讓秦王離不開自己的身體。

由於現場突然一片慌亂,秦王身後的佩劍也無法轉在前面,現在的幾個大臣只能用隨身物品扔上去,秦王也大喊著:「來人,來人啊!」

文武百官在殿下,不知道高台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交頭接耳不知道怎麼辦,好在最後秦王躺在地上後,終於拔出了寶劍,化險為夷。

眾多官兵這時候也沖了進來,由於秦王也有一身武藝,抽出寶劍把刺在了荊軻的身上:荊軻躲閃不及,寒光落左股斷。

此時的荊軻手裡還拿著匕首,他知道自己刺殺失敗了,現在也失去了機會,隨後拿著匕首用最後一絲力氣扔到了親王身上,可最後還是沒有扔中,刺在了大殿的柱子上。

事實上,荊軻完全可以刺殺成功,如果他直接拿出匕首捅上去,秦王很可能因為躲避不及被刺死,畢竟當時秦王沒有任何保護機制。

但荊軻沒有這樣做,而是想劫持秦王,所以荊軻臨死前說:「我之所以刺殺不成,因為我想抓一個活的,要你拿一個契約,報答燕太子。」

荊軻雖然如此說了,但真相到底如何,在歷史上,其實有諸多疑點。

第一,荊軻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不是當時猶豫了?這極有可能。

從荊軻當初在臨別前和高漸離一起大哭的情景可以看出,荊軻的性格還是很善良的,當年燕太子和秦王嬴政一起在異國他鄉,也算是有深厚的友誼。

如今看到太子丹童年的玩伴,是不是會心生憐憫,不想很快置秦王於死地呢。

第二,荊軻本來是有機會刺殺秦王的,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是不是因為他怕死。

其實這也有可能,誰不想貪生怕死?所以荊軻在獻寶的時候,通過秦王的眼神可能感覺到,如果挾持秦王,秦王應該是可以同意自己的條件的,所以當時的環境加上自己還不想死,這種想法讓他改變了直接刺殺的計劃,因為他知道,即便秦王死了,他也會很快被殺死。

第三,荊軻有自己的理想,他不會為了燕太子丹鋌而走險,說白了,荊軻是燕太子丹僱傭的打工人,所以這不能支撐荊軻付出生命的代價。

這從荊軻的性格就可以看出來,歷史記載,荊軻有一年在榆次遇到一個劍術高強的人蓋聶,剛要登門拜訪就被人家拒絕,荊軻並沒有繼續拜訪,而且揚長而去,所以荊軻對自己的劍術和自尊是相當自信的。

時至今日,荊軻雖然沒有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但他的精神永遠被後人傳頌。

比如陶淵明就寫過一首《詠荊軻》讚頌,他說: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

而荊軻之所以不能成為人們心中的大英雄,主要是因為他的做法並沒有改變歷史,充其量只是一個刺殺行動。

因為荊軻,高漸離也被秦國追殺,最後他不得已改名換姓,到一個酒館打工,很長時間,高漸離的生活窮困潦倒,靠著自己的音樂之路微薄度日。

當然,荊軻更沒有改變了燕國的命運,公元前222年,秦軍俘虜燕王,燕國滅亡。

不過荊軻的膽識和信義,還是讓人十分敬佩的。對於荊軻,司馬貞曾評價說,督亢不就,卒見芟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