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4億年的蟋蟀,為何成了中國人的玩物?還發展出獨特的文化

萬物靈 發佈 2022-12-03T08:58:37.596803+00:00

有一種在地球上生活了1.4億年小蟲子,從數千年前開始就出現在我國的歷史中,那就是蟋蟀。蟋蟀的壽命只有幾個月,但這種小蟲在我國民俗文化里的地位可不低。

有一種在地球上生活了1.4億年小蟲子,從數千年前開始就出現在我國的歷史中,那就是蟋蟀

蟋蟀的壽命只有幾個月,但這種小蟲在我國民俗文化里的地位可不低。有人說它是「玩物喪志」,也有人說它是「文人雅好」,那有關蟋蟀的習俗究竟是好是壞呢?

皇帝心愛的小蟲子

蟋蟀科在昆蟲里也算一個大家族,全世界目前已知的就有四千六百多種蟋蟀,分布在世界各地。這種存在了上億年的小蟲子,只有在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才被賦予了非常多的文化意義。

在我國,蟋蟀有許多別名,蛐蛐、促織、秋蟲、夜鳴蟲、將軍蟲、地喇叭等等俗稱都是說的蟋蟀,各地方言裡還有些不同的稱呼。

最早在《詩經》中,就寫了「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句子,寫明了蟋蟀是一種代表秋天的蟲子,而我國甲骨文中的「秋」字,就有蟋蟀的形象。

從唐代開始,古人就會捕捉蟋蟀養著玩,到了宋代,鬥蟋蟀就成了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明清時期鬥蟋蟀的風潮到了頂峰,出現了非常多的民間傳說,還有著名的「蟋蟀皇帝」和「蟋蟀宰相」。

明朝的明宣宗朱瞻基因為非常喜歡鬥蟋蟀,被民間戲稱為「蟋蟀皇帝」。

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中,有一篇名叫《促織》的文章,寫的就是這位蟋蟀皇帝在位時發生的民間故事。

明朝宣德年間,陝西華陰縣的一位縣令上貢了一隻戰鬥力不錯的蟋蟀,皇帝很喜歡,於是下令讓華陰縣每年都要上貢好蟋蟀,於是官差向縣裡的百姓安排了捉蟋蟀的任務,完不成就得繳納高額的罰金。

縣裡有個叫成名的念書人,因為捉不到蟋蟀,微薄的家產幾乎全部賠光,眼看又到了交蟋蟀的時候,只能在家裡長吁短嘆。

成名的妻子見丈夫這麼難過,就去求神問卜,得到了一張小畫。回到家後成名照著畫上的位置去找,果然找到了一隻品相非常好的蟋蟀,於是養在家裡等著到日子就去交差。

沒過幾天,成名九歲的兒子因為好奇打開了蟋蟀籠,大蟋蟀越獄,等兒子抓到它的時候,蟋蟀已經活不成了。

成名回家後怒氣沖衝要去教訓兒子,找了一圈,卻發現兒子因為害怕被責罵跳進井裡,只剩下一口氣,昏迷不醒。

夫妻倆悲痛欲絕,就在這時一隻小蟋蟀跳到了他們家門前。為了完成捉蟋蟀的任務,成名不得不把這隻小蟋蟀交到縣衙。然而誰也沒想到,這隻小蟋蟀非常神勇,甚至能跳到公雞的頭上叮咬雞冠。

這隻勇猛的小蟋蟀一路送到明宣宗面前,皇帝非常喜愛,發下來許多賞賜。成名因為這隻小蟋蟀得以功成名就,成了有名的富戶。

一年多後,他一直昏迷的兒子終於清醒過來,說自己做了個很長的夢裡,在夢裡變成了一隻小蟋蟀,每次搏鬥都能贏。

南宋末年的奸臣賈似道曾寫過一本《促織經》,因此被後世稱為「蟋蟀宰相」,書中非常仔細地描述了要怎麼挑選戰鬥力強的蟋蟀。

「蟋蟀宰相」按「八格」「十二相」給蟋蟀分了品級,從頭、牙到後面的小足都有嚴格的規定,到現在也依然是鬥蟋蟀愛好者里的經典。

蟋蟀雖然小,但規矩可不少

鬥蟋蟀這個民俗活動在我國發展了上千年,到今天也還有著很多愛好者,甚至可以說規模更大、更加規範了。

怎樣挑蟋蟀、養蟋蟀,到如何準備比賽、賽後判決,都有一整套嚴格的規矩。

首先,蟋蟀的挑選就很講究。俗話說「三尾不鬥,兩尾斗」,其中三尾指的是雌蟋蟀屁股上有三根針,左右兩根是尾絲,中間一根是用來產卵的產卵瓣。雄性就沒有這根產卵瓣。

這句俗語其實就在說蟋蟀的天性。雌蟋蟀之間能和平共處,雄蟋蟀因為要保護自己的領地、食物和交配權,只要相遇必定會斗個你死我活。

我國有記載的蟋蟀品種總共有273種,在民間習俗中,有養來聽叫聲的,比如北京和天津地區產的油葫蘆。專門養來鬥蟋蟀的品種大多是中華斗蟋,按照民間的區分方法,又細分了許多不同的品種。

要從那麼多種蟋蟀里挑出一隻好的斗蟋,其中的講究可不少。

首先,蟋蟀必須完整,腦袋上兩條須、屁股後兩條尾絲,和六條腿必須完整,然後重點看蟋蟀的頭,其次看牙,最後看爪。

蟋蟀之間的打鬥主要是靠腦袋頂撞和大牙啃咬,所以品相主要看頭和牙。頭要大而飽滿,牙要堅硬鋒利,就連眼睛的位置都有講究。

頭型又高又圓,像壽星一樣向前凸起;甲殼光亮,眼睛位置比較高;門牙光亮呈烏金色,鋸齒鋒利。除此以外腦袋的顏色是青金色、紫櫻桃色、黃古銅色,再加上紋路好、叫聲大等優勢,就可以算是一隻上品蟋蟀。

挑選蟋蟀的時候也有獨特的規矩,要用蟋蟀草輕輕挑逗蟋蟀,觀察它的活力、勇猛度等等方面。而這個蟋蟀草也是專用的,學名叫牛筋草,按規矩抽過煙或者帶香味的手都不能碰蟋蟀草,否則蟋蟀聞到這些氣味都會頭暈,失去鬥志。

山東的蟋蟀是國內公認最好的,因為氣候、土質等原因,這裡的蟋蟀大多身強體壯,善於搏鬥。於是每年八九月的時候,全國的蟲迷就會去山東尋覓心儀的蟋蟀。

吃蟹肉,住古董「別墅」,才能養出好蟋蟀

在鬥蟋蟀的圈子裡有這樣一句話,叫「三分蟲七分養」。意思是想要擁有一隻「常勝將軍」,最重要的還要靠養。

養蟋蟀是個細緻活,從蟋蟀盆開始就有很多講究。

蟋蟀盆、蛐蛐盆、蛐蛐罐,都是同一種東西,材質上有陶、瓷、玉、石等等,最好的就是陶和瓷,裡面再鋪上一層濕土,這樣蟋蟀養在裡面才能「接地氣」,長得更好。

最初蟋蟀盆是皇室專用的官窯才能燒制,成品只進貢給皇家,到明清時期民間也開始流行鬥蟋蟀,蟋蟀盆也就越來越多。

蟋蟀盆按工藝分為了形狀單一、盆壁厚、花紋少的「北派」,和形狀繁複、花紋精美的「南派」,許多古時候的蟋蟀盆現在已經成了珍貴的古董。

老年間挑選蟋蟀盆也有規矩,要看燒制的顏色、聲音、強度、透氣性等等方面。新燒制的盆要想養好蟋蟀,還需要複雜的工藝。

首先,盆要在土裡埋上一年「退火」,「退火」之後洗乾淨,放在水裡泡半天。泡好的盆里放進用新布包著的石榴皮、紅茶,大火煮一個小時轉小火煨兩個小時,最後仔細清洗乾淨,才能養出好蟋蟀。

自然界中的蟋蟀是雜食動物,幾乎什麼都吃。普通蟋蟀是危害農作物的害蟲,但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斗蟋就不能隨意對待的。

早秋時候的蟋蟀以吃素為主,體型成熟後可以餵一些肉,蝦肉、蟹肉油腥小,對蟋蟀更好。但吃了肉之後的蟋蟀就不再樂意吃素了,食用太多葷腥會讓蟋蟀身體起油,對蟋蟀並不好。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就是蟋蟀最成熟的時候,也是鬥蟋蟀比賽開始的時候。

在比賽前,蟋蟀還要像專業的拳擊手一樣遵守一些規矩,比如賽前餵食餵水、稱重分組等等。為了蟋蟀比賽時能鬥志昂揚,在比賽前主人還要給蟋蟀配對,在專門的鈴房裡「洞房」。

如今鬥蟋蟀這項傳統活動已經發展出了非常正式的規模,北京、杭州等大城市每年秋天都會舉辦鬥蟋蟀大賽,各地蟲迷齊聚一堂爭奪「蟲王」稱號,帶動了一些小城市的經濟發展,甚至登上了《紐約時報》等外國媒體。

得益於現代科技的發展,蟲迷們可以通過網絡來挑選蟋蟀、觀看比賽、參加活動等等,不過也因此滋生出了一些非法的賭博賽事。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資料顯示,非法賭博鬥蟋蟀的案子裡,涉案金額最高到了數百萬。

「蟋蟀皇帝」朱瞻基病故之後,太皇太后為了不讓八歲的小皇帝像他父親一樣沉迷鬥蟋蟀,下令砸毀了皇宮裡所有蟋蟀盆。古人如此,我們現代人就更不能「玩物喪志」,把鬥蟋蟀當做一種雅致的愛好就可以了。

關鍵字:

每個不認識的人都以為我才二十幾左右

2021-11-09T03:42:05.456009+00:00

因為我有這個『不老女神的秘密』

本人剛過40歲生日了
每個不認識的人都以為我才二十幾左右
其實上我已經是二個孩子的媽了
大的已經快12歲了XD

因為我有這個『不老女神的秘密』
由內而外的吃出少女肌❤️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57175717

 

【蜂后逆齡素】女王蜂王乳X 蜂子粉
補足女性身體所需的激素
✓調理生理 延緩更年老化
✓少女Q嫩光澤 美白肌膚
✓平衡分泌系統 提升睡眠品質
✓激發女人香 提升自信

商品資訊

 

美肌蜂后_液態逆齡素

 

熟齡警訊  生理不適、膚況差、發胖 

當美麗關鍵「雌激素」快速衰減

卵巢老一歲,外表像是老十歲😱

 

👇 臨床見證!90%女性重拾年輕體態!

 濃縮蜂王漿500的雌激素 

調理生理機能|綜合女性營養 延緩更年老化

少女Q嫩光澤|活化美白肌膚 恢復少女氣色

維持青春曲線|平衡分泌系統 睡眠品質提升

激發費洛蒙香|內而外女人味 重燃親密激情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