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故宮|乾隆花園(9)

柳色音塵絕 發佈 2022-12-04T06:15:06.363719+00:00

在嘉慶年間修繕,並於光緒年間重修。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宴請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


我們今日介紹符望閣。

符望閣是乾隆花園第四院落的主體建築。在嘉慶年間修繕,並於光緒年間重修。

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宴請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

【符望】二字,即【符合預期,實現願望】之意,與【遂初】涵義相近,同時這裡的「望」字也有【憑臨望遠】的意思。

符望閣形制模仿建福宮花園延春閣,採用方形平面,四面各面闊五間帶檐廊,是園中體量最大的建築。外觀兩層,內里實際建有三層,一層向北和局部做成帶有仙樓的二層空間。

樓為黃琉璃瓦重檐四角攢尖頂,用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中置黃琉璃寶頂。

檐下飾以蘇式彩畫。

符望閣兩側有一堵用彩色石料砌築的矮牆,石料顏色不同,形狀大小各異。

上有銀錠形紋路的琉璃牆頂,牆身開一花瓶型門洞,北面門楣上刻【愜志】二字,南面門楣上刻【延虛】二字。

閣內一層做中心發散式格局,南向明間內跨為一須彌座,其上設寶座,東西次梢間略作裝飾做隔斷,為突出明間寶座的核心地位。

北向明三間連通,明間內跨設仙樓,是四個空間設計最為豐富的。

東西兩個方向外側空間或連通或分割,西向空間不以明間為中心對稱布置,但東西向的明間均設寶座床,兩翼有信道連接兩側空間,並引導至樓梯間。

這樣面向四個方向的內檐背對布置手法,可面向室外院落,在晴好的日子,將四面隔扇門打開,室內外空間克結合使用。

因首層空間劃分的細碎,完整欣賞一次室內景色需要轉折20個方位,在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所在,所以這裡又稱為【迷樓】。

但說是迷樓,其實是一個從私密到開放的一個過程,中心明間有寶座,四周是寶座床,用來滿足休息會面讀書等用處,在外面一層為了滿足娛樂休閒的功能。

中層為結構層,可做儲存空間使用。

頂層是開闊空間,前有樓梯井,這裡是乾隆獨享四顧之暢、俯瞰之娛的地方。

如此設置就是為了兜兜轉轉豁然開朗之意,在頂層推開四面窗能看到四面不同的景色。

從頂樓西北角可遠觀神武門城樓與景山。

從頂樓南方可觀園內碧螺亭。

從頂樓東面可遠觀東北方角樓。

至於閣內形制,學者稱符望閣獨特的集中式的空間格局是遵照【明堂】制度而建。所謂【明堂】,在春秋戰國之前,是天子召見諸侯頒布政令,併兼顧祭祀祖先的場所,後成為最為重要的禮制建築。

明堂之所以得名為「明」,主要在於它四方通達,上下連通,明朗開敞,同時比喻明政教、明尊卑、明方位、明時序,帶有倫理意義和時空內涵。不過,符望閣除了建築體型略有此意之外,所處的園林環境、變化多端的室內布局,都與整肅的禮制空間存在差距。

下期介紹符望閣內檐裝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