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一觀|精神的自由

一隅一觀 發佈 2022-12-04T07:55:03.612064+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自由,意味著自己可以不被控。對自由的追求,是每種生物生而有的本能,如果可以自由,便是植物也會美滋滋樂不思蜀地放肆生長,直至無縫占領地球。


自由,意味著自己可以不被控。

對自由的追求,是每種生物生而有的本能,如果可以自由,便是植物也會美滋滋樂不思蜀地放肆生長,直至無縫占領地球。——所以,作為對現知生物具有絕對掌控權的人類,我們需要對地球上的各類生物進行分門別類的、統籌有序的管理,絕不允許放肆無際地野蠻生長和占領。——這種管理,人類同樣用於自己,所以,自由的存在,必然不是沒有限制的,而只能是相對的。

自由,可分兩個層面去看:物質和精神。

看重物質的人,也許會有一瞬間的意識模糊,以為只要有了可以供自己無限使用的物質,自己便會得到自由。——而現實是,我們對物質的需求的任何一種自由,終將且必將落到自己對精神的需求的自由身上,因為我們對物質的渴望,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精神的渴望。

舉一個每個人都必然經歷的對物質需求的例子:吃飽喝足。——

單是這項最簡單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我們的味蕾和腸胃的滿足也終將且必將落到我們的精神對滿足的確認,即:味蕾和腸胃是否得到滿足,並不取決於自己的味蕾和腸胃,而是取決於自己的精神對味蕾和腸胃的狀態的判斷。——精神對狀態的判斷來自雙層意識,即大腦意識和心靈意識。——當我們的味蕾和腸胃滿足了,可心靈並不滿足時,心靈便會敦促自己繼續食用,「吃撐」的狀態就是最好的證明;有時自己的心靈滿足了,但味蕾和腸胃並不滿足,大腦會敦促自己必須食用,生病時沒有食慾不想吃飯卻必須得吃飯,便是如此。——其他種種的我們對物質的渴望,皆如吃飽喝足一般。

所以,任何一種對物質自由的渴望,都是一種對精神自由的渴望,我們所追求的任何一種自由,都終將且必將是一種精神的自由。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下:自己的精神,如何得到自由?

如果,將自己可以自由的依靠放在外物身上,那麼,這萬千種種的外物,包括各種的人、事、物,無論量的不穩定與持續變化,還是質的不穩定與持續變化,我們都終將且必將抵達「依無可依、靠無可靠」的狀態,即便你千萬次不死心地嘗試,你也會在某一天終將且必將獲得失望或沮喪,不是因為這外物範圍的人、事、物對自己未曾滿足,而是因為無論任何一個人、一種事、一件物,都無法持續滿足自己不停生出的各種渴望得到滿足的可以自由的需求。

所以,讓我們把目光收回,既然外物終將且必將無法滿足自己,那麼我們便不再看向外物,轉頭看向自己——

依靠自己,我們該如何得到精神的自由呢?

如果我們總想著去滿足,那麼我們終將且必將無法滿足,無論是外物對自己的滿足,還是自己對自己的滿足,所以,讓我們不要總想著去滿足,而是轉頭想一想:在自己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可以讓自己滿足?——聽上去有些矛盾,其實不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自己沒有得到客觀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讓自己的精神得到主觀的滿足?

精神,歸屬於我們自己,一個精神上沒有肆意放縱的人,必然是可以控制自己的精神的人,換言之,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精神進行控制,且我們都正在對自己的精神進行著某種程度上的控制,無論是脾氣、情緒、言語、肢體,只要自己沒有抵達完全不受控的那種「瘋了」的狀態,那麼,我們便是正在對自己的精神進行著控制。——如此,讓我們對自己的精神的控制的思考更深一層:我們的精神會因外界的刺激而生成反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控制自己的精神「因外界的刺激」而生成的反應?不是自己不對外界的刺激進行認知,任何一個正常發育的人都會必然認知,而是:讓自己對「認知的外界的刺激」所可能引發的精神的反應,進行控制。

如果,經過反覆訓練,我們可以對自己「認知的外界的刺激」所可能發生的反應進行了略微提前一步的控制,那麼,我們便獲得了對精神進行自我主控的自由,我們的精神將自主決定對外界襲來的刺激所發生的反應,換言之,我們的精神將不被外界所控制,我們可以自主決定自己對外界的刺激進行如何反應。——如此,我們便是獲得了自己的精神的自由。(作者:一隅一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