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洲際飛彈成功試射,射程有望震懾美國本土!揭秘背後技術來源

愛較真科普 發佈 2022-12-04T22:13:53.936910+00:00

眾所周知,近幾年在西方國家團體的鼓動之下,全球局勢愈發不平靜。尤其是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俄烏衝突,更是將全球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東歐那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然而現如今火藥味十足的地方,還不止俄烏戰場。這不伴隨著聲勢浩大的美韓聯合軍演舉行,位於亞洲角落的朝鮮半島局勢也持續升溫。

眾所周知,近幾年在西方國家團體的鼓動之下,全球局勢愈發不平靜。尤其是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俄烏衝突,更是將全球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東歐那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然而現如今火藥味十足的地方,還不止俄烏戰場。這不伴隨著聲勢浩大的美韓聯合軍演舉行,位於亞洲角落的朝鮮半島局勢也持續升溫。不過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秀肌肉行為,作風素來強硬的朝鮮自然不肯選擇忍氣吞聲。

於是就在前幾天,朝鮮人民軍就在平壤北部高調舉行了一場「火星-17」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實驗,並成功打擊到了預期目標。而此消息一經公布,原本囂張不已的美國便做出了激烈反應。正在泰國曼谷參加APEC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第一時間就緊急召集日、韓、澳、新、加等國領導人,針對朝鮮發射洲際飛彈的問題展開討論。足以看出朝鮮這枚洲際飛彈的戰略威懾力!那麼問題來了:

朝鮮作為一個被國際政治體系邊緣化的地區小國,為何能夠掌握洲際飛彈這種大殺器?

而現如今成功試射的火星17,又憑什麼能夠讓美國這種超級國家為之恐慌?

最重要的是,現如今朝鮮飛彈實力的不斷崛起,又會對日益緊張的國際局勢造成什麼影響?

私生子的艱難起步

提到洲際彈道飛彈相信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都將其視為了五常獨有的壓軸戰略級武器,是普通國家高不可攀的存在。因此當這樣一種高威懾力的戰爭殺器,突然現身在朝鮮這個工業水平並不算高的國度時,自然會讓人異常驚訝。有人會懷疑朝鮮火星-17洲際飛彈的真正破壞力是否弄虛作假,也有人去質疑朝鮮獲得該技術的過程是否光明正大。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梳理一下,朝鮮火星系列彈道飛彈數十年來的坎坷發展史後。我們就會知道,現如今火星-17的試射成功絕對不是憑空而來,甚至其代價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時間回到上世紀60年代,伴隨著冷戰鐵幕進入了高峰時刻,蘇聯與美國的較量開始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位居朝鮮半島的朝鮮與韓國,同樣被迫參與到這場規模浩大的陣營對抗之中。

彼時的美國為了增加自己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給予韓國的援助非常瘋狂。可謂缺錢給錢、缺糧給糧,甚至還主動向韓國轉讓近程地地飛彈技術。這一行為,自然讓與韓國只有一線之隔且處於蘇聯陣營的朝鮮感受到了威脅。但和被美國視作親兒子的韓國不同,當時的蘇聯由於對東北亞地區並不重視,因此給予朝鮮的援助極為有限,頂多就算個私生子待遇。

就這樣迫於無奈,朝鮮只能憑藉著蘇聯援助的幾十套「月亮」地地戰術火箭,仿製出了一款名為「火星-1」的近程飛彈,這也正是朝鮮在彈道飛彈領域的最早開端。而這款飛彈雖然在當時美蘇的眼裡頗為簡陋,但是卻可以直接威脅到韓國首都首爾。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朝鮮備受威脅的窘境。因此在之後的幾年裡,朝鮮又接連研發了「火星-2/3/4」三種型號。

只不過由於當時蘇聯拒絕向朝鮮輸出核心技術,外加朝鮮自身工業能力的限制。因此「火星-2」和「火星-3」的性能相比於「火星-1」並沒有太大變化。甚至「火星-4」,還在蘇聯方面的干預之下被迫取消,導致朝鮮的彈道飛彈技術一直難以有太大的突破。直到後來兩枚來自埃及的蘇制飛毛腿飛彈出現,才為朝鮮的飛彈研發之路帶來了一線生機!

左右逢源 登堂入室

上世紀70年代,伴隨著蘇聯與埃及的斷交,後者裝備的大量蘇制武器由於失去了操作人員一時間成了擺設。無奈之下,埃及便開始在全球尋找新的合作夥伴。而此時作風強硬且同樣使用蘇聯武器的朝鮮便進入了它們的視線。於是在經過一番商談之後,一支由1500人組成的朝鮮軍事顧問團便秘密開赴埃及,並投入到了慘烈的贖罪日戰爭之中。

不過如此有誠意的援助,也換來了埃及的感激之情。期間便秘密向朝鮮轉讓了兩枚蘇聯製造的飛毛腿-B飛彈和一輛9P117發射車。而這對於當時急需先進飛彈技術的朝鮮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就這樣從1981年開始,朝鮮軍方便以這兩枚「飛毛腿B」為基礎,開始了漫長的逆向仿製之路。

終於歷經5年的研發改造之後,一款代號「火星-5」的近程彈道飛彈橫空出世。其最大射程達到了300多公里,如果將其部署到三八線附近區域時,其打擊範圍足以覆蓋韓國大部分軍事目標。這對於當時的朝鮮而言,無疑是戰略級的提升。自此朝鮮才真正有了和韓國互相威懾的底氣。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將這款飛彈實現大規模裝備之後,朝鮮還成功將其送入了國際市場。憑藉著比飛毛腿飛彈更低的價格與更寬鬆的出口條件,這款飛彈在中東市場大受好評。短短几年時間便為朝鮮帶來了十多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同時混亂的中東局勢也讓火星-5飛彈有了大量的實戰經驗與一手資料。

就這樣憑藉著出口飛彈帶來的資金基礎與經驗反饋,朝鮮的飛彈研究迅速騰飛。不僅發展出射程突破600千米的「火星-6」,還研發出了射程達到中程彈道飛彈標準的「火星-7」。而這兩款也是目前朝鮮火箭軍部隊,裝備量最大的飛彈型號,堪稱朝鮮飛彈發展的基石。

其實將彈道飛彈發展到這個程度,按理說已經達到了朝鮮的極限。畢竟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工業基礎來看,遠程彈道飛彈都已經不再是朝鮮可以奢望的。但問題在於面對有著美國撐腰的韓國,一款打擊範圍只有1000多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火星-7,並不能給予朝鮮足夠的安全感。因此在壓力之下,上世紀90年代,朝鮮還是毅然決然的啟動了「遠程彈道飛彈」的研發項目。

只不過這個過程是極為艱難與殘酷的,期間朝鮮幾乎將自己國防工業一多半的精力與資金,都投入到此項目中。但是受制於較低的研發和製造水平,整個計劃依舊一波三折。事後美國智庫的研究員就曾指出,當時朝鮮的很多實驗型遠程飛彈,在發射架上就爆炸了。可以想像過程之殘酷,損失之慘重。

而幸運的是當時伴隨著蘇聯解體,大量堪稱精英的前蘇聯飛彈專家都陷入無所事事的狀態,養家餬口都成了問題。雖然後續由於美國拋出橄欖枝,有相當一部分研究人員都前往了西方,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不願背叛自己的信仰投身敵營。於是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朝鮮政府果斷下手,以極為高額的薪資和待遇成功拉攏了數十名前蘇聯專家。

他們不僅給平壤帶去了過去幾十年間蘇聯飛彈工業積累的經驗,還提供了極為珍貴的飛彈零件和設計圖。甚至有消息稱,這些專家還為朝鮮提供大量關於蘇聯核技術的資料,為朝鮮的核力量研發也打下了基礎。當然關於朝鮮核武器的發展就是另外一個坎坷波折故事了,有朋友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評論區或彈幕扣個1,人多的話大東就專門出一期視頻詳談。

總之在這些人的參與下,朝鮮的飛彈研發也迅速升級,老舊的「飛毛腿」仿製系列飛彈逐步被替換。開始湧現出像「火星-12/13/14」等中遠程彈道飛彈,其射程分別從4000千米到6000千米不等。其性能已經能夠接近洲際彈道飛彈的下限,距離真正的洲際彈道飛彈只有一步之遙。

不過僅僅是這樣的成績,依舊沒有滿足朝鮮的野心。於是在之後幾年的時間裡,朝鮮依舊將海量的資源砸到了彈道飛彈項目上。2017年朝鮮首款達到洲際飛彈標準的「火星15」成功試射,緊接著又公布了自己已經立項的火星16項目。最終伴隨著今年機動式洲際飛彈火星17的試射,朝鮮的彈道飛彈發展也終於迎來了巔峰。甚至一度讓美國都為之恐慌!那麼朝鮮的火星17在全球來看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呢?

火星洲導 不可小覷

首先從外觀方面來看,火星17作為一款機動式洲際彈道飛彈,其底盤採用了一款驚天地泣鬼神的11軸的超大型發射車,全車在陸基機動狀態下高度至少在6米以上,長度也達到了23米。堪稱全球最大長度與體積的軍用發射儲運起重車。

如此龐大的發射車背後,所承載的火星17洲際飛彈彈體自然也不小。其彈體全長約26米,直徑約為2.7米,最粗處更是達到了2.9米。與我們的東風41比起來幾乎大了兩圈不止。事實上這樣的體型對於一款機動式洲際彈道飛彈來說是極為不合理的。不僅在運輸方面限制頗多,也失去了機動式洲際彈道最需要的靈活性。

其次在結構設計方面,火星十七整體採用了二級構型設計。其一級採用了4台液體燃料發動機,二級採用的是一台火箭發動機。其結構設計對比於現如今的洲際飛彈而言,是相對簡陋的。幾乎只相當於我國四五十年前的水準而已。

至於最令人關注的射程以及打擊覆蓋力方面,目前朝鮮官方並沒有放出太過具體的信息。但是我們卻可以從火星17的試射表現上略窺一二。截止目前,火星17洲際飛彈已經完成了兩次成功試射。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自身國土的限制,外加缺少可以遠洋行動的海軍和海上測量船。因此朝鮮並不能夠像俄羅斯或美國那樣,具備實施洲際彈道飛彈全射程測試的條件。這兩次試射也只能被迫採用高彈道測試的方式來進行。

其中第一次3月24日的試射,火星-17遙1彈達到了6248.5千米的彈道高度,飛行時間4020秒左右,彈頭落點和發射點之間的地面投影距離為1090千米;第二次也就是11月18日的試射,火星-17遙2彈達到了6040.9千米的彈道飛彈,飛行時間4135秒左右,彈頭落點和發射點之間的地面投影距離為999.2千米。

當然利用高彈道測試數據來計算飛彈射程非常複雜,在這裡我們就不過多贅述過程。但換算下來的話,火星17的最大射程差不多在1.2萬公里以上。這個數據肯定沒有那麼準確,畢竟飛彈的射程計算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在此大東也只是粗略的估算一下。不過就從目前這個射程來計算的話,火星17已經足以跨越太平洋,打擊到北美地區。

因此總體來看,雖然火星17相比於中美俄等國家的現役洲際飛彈,在技術上還略有稚嫩。但是從射程方面來看,卻已經是一款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無疑。如果再搭配上現如今撲朔迷離的朝鮮核力量,那麼火星17的出現,還意味朝鮮已經有了戰略核威懾的雛形。如果該推測屬實,那麼這對於全球局勢而言都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點。

手中有劍 意義非凡

當然,目前「火星-17」還僅僅是在理論上具備洲際彈道飛彈的射程。至於背後朝鮮是否已經完全解決了,火星-17具備洲際飛彈打擊能力所需要的,一系列技術和工業製造基礎仍舊有待考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朝鮮彈道飛彈的作戰範圍已經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早期的覆蓋韓國全境,再到將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納入射程,甚至現如今已經即將要把美國本土全境實現覆蓋。

這樣的成績對於作為一個缺少外部力量支持,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小國家來說,不僅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而且也已經足夠用來應對那些無時無刻不在的外部威脅。而這也是朝鮮之所以集中力量發展彈道飛彈技術的最終目的。

雖然這樣的發展路線看似有點瘸腿走路的感覺,但是對資金相對匱乏,整體實力較弱的朝鮮而言或許是最合適的一條求生之路。既然沒條件造航母和戰機,那就不斷磨礪自己的撒手鐧,用非常規、非對稱的手段來遏制那些步步緊逼的威脅。當你有了掀桌子的底氣時,那麼在任何博弈之中就都有了談判的籌碼!而這才是現如今最令美國恐慌的一點。

畢竟朝鮮在幾十年的封鎖下,依舊成功擁有了掀桌子的底氣。那麼未來伴隨著朝鮮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發展上,美國在朝鮮半島的籌碼也將一點點減少,徹底失去該地區的威懾力已經成為了必然。屆時多年的投資也將化為泡影,美國自然會心有不甘!當然這一切如果到來的話,相信會有無數人為之歡呼的!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在別人的干預下陷入戰火,不過某位東歐喜劇演員應該除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