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橋共有10個拱形橋孔。
陝西網訊(記者 郝豆)十一月早晚風寒,十二月紅爐酒溫。近日,韓城四地入選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澄城縣堯頭窯成為陝西省優秀青年志願者守信聯合激勵行動首批AAA級以上旅遊景區之一。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旅資訊吧。
教育基地命名 旅遊專享優惠
【教育基地命名】近日,共青團陝西省委命名131個單位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韓城四地入選,分別為:韓城市党家村景區、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園、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韓城市薛峰水庫建設事跡陳列館。
【旅遊專享優惠】12月5日,陝西省優秀青年志願者守信聯合激勵行動正式實施,澄城縣堯頭窯成為首批32家AAA級以上旅遊景區之一,入圍的景區將對青年志願者提供旅遊專享優惠政策,以此來感謝青年志願者們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
每日景點介紹 帶你遊覽渭南山水
【毓秀橋景點】景點介紹:毓秀橋又稱澽水橋。在韓城市舊城的南端澽水河上。橋南北走向,橋體全部用花崗石條砌築,共有10個拱形橋孔,橋身全長180米,橋面寬4.5米。拱橋兩側各有99個石欄柱,柱頂刻瓜果形,欄板為石質。每孔橋孔的正中各有一石雕龍頭,雕刻工藝精美生動。橋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由邑人劉蔭樞(曾任雲貴兩省巡撫)捐資修建,歷時五年而竣工。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陝西韓城市南郊 水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10孔橋———毓秀橋,它迎送著南來北往、四面八方的客人,凝固了一段風雨滄桑的歷史。毓秀橋始建於康熙四十一年到四十五年,稱 水橋或南橋,乾隆十六年重修,更名「集勝橋」,韓隆二十一年(1756)維修後改名「毓秀橋」。橋南原有三座木牌坊,上題「示我周行」、「四方會回」;「戶盡可封」、「士風醇茂」;「解狀盛區」、「翠鎖城南」,現在只有一座牌坊了,但也頗為壯觀。這座牌坊上題「示我周行」。原為劉蔭樞所題。據說有一任縣官喜弄文墨,換了自己題寫的牌匾,還派人混進人群進耳取議論,受到譏諷後趕緊換上了原來的牌匾。牌坊已經重新彩繪,但石雕還是舊物。石雕多為浮雕。底座對稱圖案均為力士,固然簡單,卻很生動。中間兩幅戲獅的畫面,憨狀可愛,極富生活情趣。雕刻者匠心獨運,非常留意呼應,比如右側為「玉兔桂樹」,左側是「麒麟看日」;左邊是龍,右邊是鳳,寓一陰一陽之理。毓秀橋全長180米,高6米,寬4.5米。橋墩呈梭形,橋底展石,橋面呈弓狀,石縫間嵌鐵錠加固,橋兩旁為石欄,看柱東有101個,西有99個,護欄石柱用瓜、鼓等造型,雕刻粗放,傳達了北方人曠達的性格。橋兩頭的四個石人,頗有特別之處。從衣飾上看,頭帶坡形風雨帽(頭盔下之墊帽),細看鬚髮捲曲,當為蒙古人,石人應是元代雕刻,決非清代之物。大概是修橋時從別處移來,令其守橋。橋北一座看河樓,高高聳立。毓秀橋從始建到現在「退役」,已經三百多年了。
美麗傳說:關於毓秀橋,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三兩銀子賣橋」的歷史故事。毓秀橋為清康熙年間韓城邑人、雲貴巡撫劉蔭樞出資所建,為了避免子孫後代借橋敲詐百姓,橋建成後劉蔭樞以三兩銀子的價錢將此橋賣給了韓城縣。這個故事至今仍在韓城民間廣為流傳,被人們當作培養後代自食其力、獨立生活的活教材。
景點地址: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108國道(南郊) 湖南農家水上樂園游泳館對面
交通路線:附近1公里內無公交,建議自駕導航
推薦指數:★★★★★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韓城四地被命名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圖為韓城党家村景區。
韓城四地被命名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圖為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韓城四地被命名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圖為韓城市薛峰水庫建設事跡陳列館。
毓秀橋橋身全長180米,橋面寬4.5米。
毓秀橋又稱澽水橋。位於韓城市舊城的南端澽水河上。
渭南每日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由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陝西網渭南站,渭南網每日綜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