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尿崩症(飲一溲二),中醫經典處方1首,補腎固攝,清心保肺

北京中醫腎病王劍飛 發佈 2022-12-07T02:46:38.622751+00:00

尿崩症可概括在中醫「消渴病」範疇之中,以狂渴引飲多尿為特徵,且較消渴多尿較重,中醫書籍稱為「飲一溲二」,小便量多於飲水量,小便色清,尿比重低,現代醫學認為,由於下丘腦-垂體損害而致抗利尿激素減少,於是腎臟的濃縮功能障礙,因而引起多尿。

尿崩症可概括在中醫「消渴病」範疇之中,以狂渴引飲多尿為特徵,且較消渴多尿較重,中醫書籍稱為「飲一溲二」,小便量多於飲水量,小便色清,尿比重低,現代醫學認為,由於下丘腦-垂體損害而致抗利尿激素減少,於是腎臟的濃縮功能障礙,因而引起多尿。

中醫診斷為腎消,辨證為腎陽虛,陰陽失衡不能固攝,津不能施化升騰,肺胃陰虧失於濡養,氣陰不足之證。治法宜補腎陽為主,輔以助腎陰以固下,益氣滋養肺胃之陰,上下兼顧法。

方組: 熟地,山萸,山藥,益智仁,覆盆子,桑蛸,龍骨,牡蠣,龜板,故紙,肉桂,玄參,知母,花粉,葛根,黃芪,黨參,甘草,

用法:水煎日2次服。

方解:麥冬、沙參、天花粉、知母、生地以清肺熱,而肺熱又由心火刑金,故用黃連以清心保肺,肺熱清則口渴止。熟地、山茱萸、龜板滋補腎陰,巴戟、覆盆子、肉桂、附子、故紙溫腎陽,使陰陽協調。

桑蛸、益智、龍骨、牡蠣收斂固攝之效,復用黃芪、黨參、甘草以益氣健脾,共同發揮補腎固攝之效,腎氣乃固,腎得封藏,則尿量減少。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所述配伍、方劑藥方、驗方,藥膳等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本文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