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不幸的原生家庭,從正確的家庭教育做起

我是帥小萌 發佈 2022-12-07T23:33:00.077638+00:00

近幾年,「原生家庭」被大眾熟知,毫無疑問,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想到父母,不但不會感受到力量和溫暖,還會因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嚴重影響日常行為模式。

魯迅曾說:「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父母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近幾年,「原生家庭」被大眾熟知,毫無疑問,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想到父母,不但不會感受到力量和溫暖,還會因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嚴重影響日常行為模式。

《0次與10000次》是本心理自助手冊,但我覺得更是本育兒書。書里描述了很多原生家庭不正當的養育方式,父母能從中學到育兒知識,避免孩子的原生家庭不幸福,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作者吉塔·雅各布博士是德國殿堂級心理學家,擅長通過圖式療法,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的內在地圖,每個人的內在由四部分組成:內在小孩、內在審判者、應對方式、成人自我。

關於家庭教育,作者認為親密的情感聯結、鼓勵孩子表達需求、培養價值感是容易被忽視的重點。

一、情感聯結,伴隨孩子一生的安全網

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分享過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由於她是家裡第五個孩子,出生後父母打算將她送人,在等待被送人的兩個月時間裡,母親會按時給她餵奶,卻不願與她產生感情,是很冷漠疏離的態度。

尹建莉老師後來回憶說,自己對那段經歷沒有記憶。但記得在三四歲很小的年紀,自己就經常感到悵然若失,站在茫茫的天地間,感覺特別孤獨,不知道自己是誰,要去哪裡。 內心那種巨大的空洞感很強烈,很多年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直到知道了這段往事才明白了來源。

不正當的養育方式或許不會留下記憶,但是帶來的糟糕感覺會成為一生的烙印。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0次與10000次》中提到:「兒童需要感到有值得信賴的人會關心和愛護他們,感到自己是被愛的、被重視的。與父母的關係應像一張無形的安全網一樣始終伴隨孩子,直到孩子長大成人。」

父母的淡漠或忽視,對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存在,會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

陶勇醫生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長大後他也很難無條件愛自己,他會覺得「我只有優秀,才配得到愛。

家庭教育的重點是要建立起孩子和父母之間情感的聯結。聯結越親密,在孩子在遭受挫折時,會因親情後盾而鼓舞起勇氣和力量。

二、成年後的沉默,來自幼時的不被善待

每一個很難向他人敞開心扉的人不是天生就沉默,而是從小賴以生存的環境沒有教會他。

沒有人不喜歡被理解,就像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孤獨一樣。如果每次張口都不被善待,那閉口就成了習慣。

就像吉塔·雅各布在《0次與10000次》 中說的:「如果孩子們有過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卻被嘲笑的經歷,他們在成年後就很難再敞開心扉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印象中,當我向父母表達自己想要某件東西,或是想做某件事時,很少有被成功滿足過。不被滿足一般體現為兩方面,直接被拒絕,或者被辱罵。後來發現成年後就不太習慣向他人提要求,因為已形成了條件反射,潛意識會覺得被拒絕。

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說:「人從出生起就開始迎接創傷。皮膚上的疤太多,人會變得難看;心理上的疤太多,命運會變得難看。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掙脫創傷的羈絆,尋找解脫和幸福。

三、價值感低下,內在審判者在作祟

「如果你是一個讓自己承受極度壓力的人,那這可能是因為你心中有著苛刻的審判者,這使一個人的價值直接取決於其成績。更糟糕的是,如果哪一次沒有實現目標,這個人就會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價值,是不值得被愛的。」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一陣戰慄,因為我的內心就住著一位非常嚴苛的審判者。每當我犯錯或表現不佳時,他就會發出批判性的聲音:「你不行,你不夠好」,讓我覺得自己非常差勁,進而感到價值感低下。

其實我深知這種感覺來自於原生家庭,犯錯就會受到懲罰甚至是羞辱。我們常說,談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超越。如果意識總是受困於過去,行為就會時常被內心嚴苛的審判者所駕馭,也就永遠無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權利,也有不被責罵的自由。在家庭教育中,在孩子犯錯誤時,父母不妨多點耐心,不要通過貶低甚至辱罵性語句,去否定孩子的價值。

這本《0次與10000次》可讀性很強,用案例故事把晦澀難懂的心理知識串起來,不用擔心看不下去。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家長,相信一定會在錯誤的養育方式上與孩子產生共鳴。

與其讓孩子成年後尋求療愈,不如給他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讓孩子想到家庭和父母,就會感到溫暖和力量,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