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羅巴」到『希臘』,歐洲文明的前世今生,起源於一名少女?

永垂青史a 發佈 2022-12-08T09:28:39.898927+00:00

歐羅巴原先是一位公主的名字,她是東方腓尼基地區退羅國王的女兒,她貌美如花,是當地著名的美人。一天歐羅巴在海邊遊玩,被天空中經過的宙斯看到了,宙斯一眼愛上這位美麗的凡間少女,便化身為一頭美麗的公牛來到歐羅巴身邊,歐羅巴情不自禁的騎了上去,沒想到她一騎上去,公牛便立刻向大海跑去,來到了一塊陌生的地方。

「歐洲」一詞是簡稱,全稱是「歐羅巴」。歐羅巴原先是一位公主的名字,她是東方腓尼基地區退羅國王的女兒,她貌美如花,是當地著名的美人。

一天歐羅巴在海邊遊玩,被天空中經過的宙斯看到了,宙斯一眼愛上這位美麗的凡間少女,便化身為一頭美麗的公牛來到歐羅巴身邊,歐羅巴情不自禁的騎了上去,沒想到她一騎上去,公牛便立刻向大海跑去,來到了一塊陌生的地方。

然後,宙斯現出了原身,與歐羅巴結合。從此便在這裡生活下來,和宙斯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叫米諾斯,日後成為了這片新土地的國王。米諾斯就是克里特文明的發源地。 宙斯為了緩解歐羅巴遠離故鄉親人的悲傷,便用她的名字命名這片土地,這就是歐洲的由來。

這便是一段有關於米諾斯王國和克里特文明起源的神話傳說。雖然只是傳說,但西方的考古學家已經充分證明,作為愛琴海的第一部分,公元前2000年前後出現的克里特文明正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


城邦聯合國

其後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文明,為後世的人類,尤其是西方世界提供了豐碩的遺產,並被奉為歐系文明的淵藪。而古希臘文明的一系列果實中,它的民主政治,無疑是對後世影響最大,也是最受關注的遺產之一。

分權制衡的民主理念,以及由之衍生的公民大會,長老院(議事院),公民選舉制度,有限期執政官等等,這些兩千多年前形成的政治規則,其精神內涵對歐洲文明的後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一直延續至今。

一個集權制國家的產生,在地緣上有一個先決條件:擁有一個強大的本部核心板塊。依託這個強勢本部的影響力,壓制四方邊緣板塊,遏制它們的分離傾向,進而將其整合為一體。

而依託這個強勢本部孕育出的文明,也自然而然的憑藉著自身文明規模和質量的優勢對周邊板塊進行強勢滲透,逐步實現對當地土生文明體系的覆蓋和抹殺,進而最終形成一個政治邊界與文明邊界大致契合的國家文明體系。

東方的中國就是這種模式的經典代表。依託黃河——長江流域這個超強本部,中國的政治力向四周擴散,並帶動著自身的強勢華夏文明體系大肆擴張,最終完成了對東亞的大陸這個相對獨立地緣板塊的基本覆蓋。

但希臘並沒有這個條件。希臘半島地緣結構支離破碎,全境大部為山地,為數不多的低地平原零散分布於山間或沿海,它們不僅各自規模有限,而且相互間的地緣關係也難言緊密——至少以兩千多年前的文明發展水平,還遠不足以將他們有機整合為一體。

這種缺乏強勢核心的格局,使得希臘文明先天就只能是一個鬆散的城邦聯合體,非但不能像中國那樣,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甚至連像近古時代的日本那樣,形成名義上的國家都難以做到(日本即便是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也好歹還有個為各方公認的天皇,作為國家的名義統治者和精神紐帶)

既然希臘半島的連整合成國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這也意味著,這個文明體系下的政治勢力,只能以各自獨立的形式存在。政治上的高度獨立,使得古希臘文明在整體層面,天然具備分權制衡的基因。

而細化到文明體系下的各政治勢力內部——直接點說就是城邦內部。海洋文明的特點,也決定了它們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因此古希臘之所以會出現民主自由,其實是文明演變、歷史發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民眾的選擇。


文化聖地

提起古希臘就沒法避開它的神話故事。提及古希臘神話,如果是小學生,第一個出現在腦海的名字應該就是——普羅米修斯,他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故事入選了小學教材之中,講的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生活,普羅米修斯也因此受到宙斯的懲罰,被困在懸崖上受苦,是為人類生活更美好而犧牲自己。

而如果問到成年人對古希臘神話的印象,可能答案不盡相同。但是頻率會很高的提及到雅典娜、宙斯、特洛伊、《荷馬史詩》等等。這些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情節等內容,不僅成為希臘文學的土壤,而且對後來的歐洲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更是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頭。

不論是吟遊詩人荷馬、希臘神話、斯巴達,還是蘇格拉底、歐幾里德、雅典公民,還有奧林匹亞競技會、衛城神殿、柏拉圖,更有落日餘暉下的奧林匹亞古運動場、魅力無邊的帕特農神廟…

可以說,古希臘的榮光照耀了人類的整個歷史,堪稱西方文明之源頭和典範。就連後世東西方的科技發展也離不開古希臘文明的身影。

亞歷山大在東征過程中用他的利劍斬斷了城邦政治之結和希臘多神教之結。他用帝國主義的絕對君權這塊礪石磨盡了城邦民主政治和希臘多神教的理想之光。雖然古希臘文明在衰退,但亞歷山大的東征卻將希臘文明推向了東方,並成功地將希臘文化同亞洲文化、非洲文化結合起來。

即使古希臘文明在遭受到羅馬帝國的政治侵蝕和基督教教義的排斥之後,依然在文化上做到了反滲,讓古希臘文明得以延綿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類。

20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夸克組成的,這意味著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應該是夸克。我們對「原子」的探索歷經千年,才有了如今全方位的認知。

但早在古希臘城邦文明時期,就有一位哲學家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作為古希臘原子論的集大成者,德謨克利特在導師留基波的指引下,完善並發揚了原子論,使其成為一套系統化的自然哲學世界觀。

德謨克利特認為,萬事萬物都由一個最小的元素組成,如果將所有事物進行切割,切割到最後一定可以切出一個最小的微粒,微粒之間沒有任何性質上的差異,只有大小和形狀的差異,這種不可再分的就是萬物的基本元素,德莫里克特將此稱為「atom」,也就是「原子」。

從現今的角度來看,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與現代物理學相近,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並不是一個物理學概念,而是一個哲學概念。

儘管如此,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還是非常高明的,雖然後期被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所壓制,甚至被打入冷宮千年,但依然改變不了其內容的重要性,在近代自然科學發展下,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

19世紀英國著名詩人雪萊曾說:「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之根都在希臘。」古希臘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但那些藝術、相近那些思想卻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了下來,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撫慰著我們的靈魂。古希臘文明的光芒值得今代每一個人細細品讀,去感受古希臘文明流傳下來的無限光芒。


宗教信仰

古希臘宗教具有複合崇拜的性質。雜糅了英雄崇拜、諸神崇拜、拜物,可謂是古地中海文明圈諸多宗教的集大成者。

信仰諸神的奧林波斯崇拜,是希臘宗教的主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多神崇拜並非完全發端於古希臘文明。現代學者認為它的歷史可以延伸到整個印歐古族分化的時代,希臘宗教由女神崇拜變遷到父神崇拜就是印歐人帶來的。

希羅多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歷史》中稱波斯的主神是宙斯。但是希羅多德又根據他的實地考察認為希臘宗教是從埃及傳來的。「底比斯的宙斯神的祭司說腓尼基人曾從底比斯帶走了兩個女祭司;他們說他們後來打聽到,其中一個人被帶走並且給賣到利比亞去了,另一個人則被賣到希臘去了。

他們說,這兩個婦女在上述兩地第一次建立了神托所,而希臘最古老的神托所則有傳說:「兩隻黑鴿子從底比斯飛到埃及,一隻到利比亞,一直到多鐸那;後面的一隻落到檞樹上,口出人言,說那裡必須設立一座宙斯神的神托所」。無論這兩種說法哪個更為正確,都向我們說明了,希臘宗教確是受地中海沿岸更為古老的文明影響深遠。

希臘人的宗教觀十分具有世俗的色彩,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希臘宗教已經是一個世俗化的宗教。

古希臘人在區分神話、宗教、神祗間模糊的邊界時,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希臘人總是自詡虔誠於神明的,不過這其實是一種表達德行高尚與愛國的說辭。希臘人視官方意義上的希臘宗教為公民宗教,實質是一種追求團結社會行為(這為密儀的存在提供了空間)。

與此同時,哲人們也在神學的領域發揮自己的想像以適應自己的學說。他們的宗教行為被異族,尤其是羅馬人,鄙夷為迷信。而他們自己也視波斯人那沒有偶像的崇拜為愚昧。

即便如此,古希臘的宗教觀仍是影響著文藝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它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現代人對於宗教的看法提供了充足的養料。


衛城建築

雅典衛城呈現出的一種豐富的具有自由氣息的布局,是區別於埃及人對稱和軸線式排列布局。在希臘之後的羅馬,以及其他中央集權文明軸線式和對稱式構件,都是城市規劃的基礎,意在控制,限制人性和自由,以此表達國家在整體上控制社會生活和意識形態的目的。

從哪一個角度上觀察希臘現建築,甚至包括城門,都呈現一種三維整體,盡顯完美在整體設計中,希臘的建築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建築都呈現對角線,或者是偏離中心。

這樣實現建築與相鄰兩邊所構建的是一個感覺上的三維整體。儘管有人認為希臘人講求秩序,但是在建築的規劃布局上是無序的。這種看法,在任何造訪過這些遺蹟的人都會對建築個體之上的各個構件之間的平衡,建築之間的平衡,最後建築與場地之間的平衡,讚嘆不已。

下圖是雅典衛城平面和鳥瞰,如果能從裡邊理解到什麼,發現一些歷史上,包括現在的一些作品作用中草灰蛇線的聯繫,那是屬於你自己的收穫。


雅典衛城

巴西利卡是一種羅馬的獨有的建築類型它的發展貫穿於羅馬建築之中,是承接基督教文明中最為重要的文化元素巴西利卡可以泛指羅馬任何一種民用建築一般帶有屋頂的大廳,平面為長方形,或者帶有一個半圓形後殿,內部有劃分為中心和側廊。

圖拉真為自己的帝國廣場所修建的巴西利卡是同類建築中最佳典範之一,被命名為烏爾比亞巴西利卡,這個名字源於圖拉真自己的姓氏。

其規模尺度宏大,中心區域有雙層柱廊圍繞下層為走廊,上層為高側廊,再往上為天窗,一直延伸到青銅天花,陽光照進來,天花的光澤與大廳的大理石交相輝映,通透的柱廊與及裁判所肅靜,使得色彩感受更加豐富。

烏爾巴西利卡是權力和權威的象徵,考慮到它所處的年代,它的形式和結構上並沒有超過古典希臘的範圍,但是在內部空間上已經具有了極大的進步。

隨著穹頂結構的在巴西利卡中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到具有後世教堂所具有的基本形式。下圖是按照歷史時期排列的巴西利卡平面圖和教堂平面,也是像雅典衛城一樣,如果從中看到了什麼,那是屬於你自己的感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