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軍區10萬人馬出關,倆月如何擴軍至27萬?「架子團」功不可沒

度度狼gg 發佈 2022-12-08T20:51:47.033770+00:00

羅榮桓執行命令極為堅決,當天便率領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李作鵬、情報處長蘇靜、供給處長何敬之、衛生部長黃農等骨幹,警衛部隊則只帶了特務團的一個營,自山東臨沂啟程。

1945年10月24日,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突接延安電令:「率輕便指揮機關日內去東北」!羅榮桓執行命令極為堅決,當天便率領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李作鵬、情報處長蘇靜、供給處長何敬之、衛生部長黃農等骨幹,警衛部隊則只帶了特務團的一個營,自山東臨沂啟程。

此前的9月19日,延安已經決定在原來東北局主要領導的基礎上,增派李富春、林彪、羅榮桓、張聞天、高崗等前往東北工作。同時命令當時我軍的六大軍區,分別向東北派出有力部隊,以便能夠迅速掌握東北,這六大軍區(一級軍區)分別是:

山東軍區(兼八路軍115師師部,司令員羅榮桓)、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晉綏軍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兼第120師師部,司令員賀龍)、晉冀魯豫軍區(兼第129師師部,司令員劉伯承)、新四軍軍部(軍長陳毅),注意新四軍軍部等同於一個大軍區。

需要指出的是,在抗戰剛剛勝利決定奪取東北之際,還臨時升格了一個大軍區:冀熱遼軍區,任務是阻擊敵人通過冀東和山海關進入東北,新任軍區司令員正是林彪(最初的職務,是接替羅榮桓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中途任命改變)。


一、延安要求猛烈擴軍

特別說明一下,之前的冀熱遼軍區,還是晉察冀軍區所屬的二級軍區,由於地理上距離東三省最近,因此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已經先期率部挺進東北,而林彪接到的新命令,是改道前往冀東,重組冀熱遼軍區司令部。

在八路軍冀東軍區、冀熱遼軍區部隊(原來均屬晉察冀軍區),就近率先挺進東北後,延安再命令山東軍區調出至少60000人的主力部隊,通過海路和陸路並進,迅速加強東北我軍的力量。

與此同時,延安還給東北局的彭真和陳雲兩位領導發去電令:「你們應依靠山東力量,在兩個半月之內,在東北組織20萬至30萬能作戰的軍隊,才能完成任務」!


也就是說,延安在儘可能抽調部隊出關的基礎上,也給東北局也下了死命令,到1945年年底之前,必須擴軍到30萬人左右,才能勝利完成搶占東北的戰略任務,應該說,這個擴軍任務蠻艱巨的。

先說為什麼要「依靠山東力量」?一方面,是羅榮桓領導的山東軍區,在幾大軍區中兵力最為雄厚,正規軍和地方武裝已達27萬人,尚不計冀魯豫軍區的10餘萬部隊,確實有能力抽出相當部分挺進東北。

另一方面,是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山東部隊可以憑藉海上運輸,從山東半島迅速開赴東北的沿海地區,而其他幾大軍區中:冀熱遼兵力有限,晉冀魯豫、晉綏和晉察冀距離都遠,且還都有各自的戰略任務。

根據軍委的命令,羅榮桓立即組織山東軍區的主力: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一部)、第6師、第7師,以及兩個支隊和一個警備旅,共60000餘人馬分批開赴東北,11月13日,羅榮桓風塵僕僕抵達瀋陽。

同時接到命令的,還有黃克誠的新四軍第3師,從兩淮地區啟程北上,黃克誠的第3師原有兵力37000餘人,到達錦州時仍然有32000餘人,這是新四軍出關的基本力量。

因此在進入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中,山東軍區和新四軍這兩大軍區的部隊,就占了近9萬人(路上要有損失的),作風硬戰力強,成為未來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的核心力量。

而其他軍區的出關部隊,其實數量並不大:

晉察冀軍區:奉命出關的有11個團和兩個支隊,總兵力為10040人,其中包括了所屬冀熱遼軍區的7個團和兩個支隊,也就是說,其他的二級軍區、軍分區只派出了4個團的兵力。

晉綏軍區:只派出了呂正操率領的軍區所屬第32團,全部兵力僅為600人,這個團10月中旬到達瀋陽。

晉冀魯豫軍區:派出了鄧克明率領的晉冀魯豫軍區所屬第24團,約1500人;周恆率領的太岳支隊600餘人,兩部分合計只有2100餘人,另有楊得志第1縱隊20000人北上(後調回)。

延安方面:第359旅、警備第1旅共6300餘人;教導第1旅、第2旅(非全部)3350人;抗大學員1000餘人和延安炮校的1069人,合計約12000人。

冀熱遼軍區:剛剛完成升格,調出部隊計算在晉察冀軍區的總數之內,不久該軍區重新降格為二級軍區。

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未來的東北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其成分包含了八路軍全部三個師和新四軍的精華,涵蓋當時所有五大軍區和華中新四軍的力量,集人民軍隊之大成,當然,其中山東軍區的占比最大。

二、組建「架子團」出關

各軍區調往東北的部隊,都要克服時間緊迫、路途遙遠、臨近寒冬、水土不服等種種困難,奮力向關外開進,那可不是有高鐵的年代,指戰員們幾乎全是依靠徒步行軍。

期間也出現了一定減員,根據東北局最後的統計,勝利到達指定地點的關外部隊,共計107959人,也就是不到11萬人,那麼如何完成延安交給的擴軍任務呢?10萬到30萬,這個差距大得很。

為了解決東北擴軍的實際困難,在無法再額外抽調主力部隊的情況下,延安決定各大軍區還必須組建一定數量的「架子團」,在部隊的武裝護送下,開赴東北作為擴軍的基幹力量,這又是一大創舉。

所謂「架子團」,其實在軍事文獻中的正式名稱是「團架子」,也就是只有幹部、沒有戰士的一個部隊框架,因為諾大的東北並不缺兵源,嚴重缺乏的是各級軍政幹部,有了可靠的幹部,擴軍根本不是問題。

因此以最合適的「團級編制」為單位,從各大軍區的幹部團、地方武裝、軍政單位中,抽出人員大致配齊了團、營、連、排等各級幹部,只攜帶少量自衛武器,分別組成「架子團」,成為出關部隊的重要補充。

「架子團」沒有固定的人員編制數量,有條件的軍區配備到班長一級,按「三三制」的原則可達150到200人,條件不充分的軍區配備到排級,一般在40人到50人左右,還包括是否配齊政工幹部、副職等區別,因此情況不一。

關於組建「架子團」出關的問題,其實早在1945年9月14日就決定了,當時曾克林從瀋陽飛往延安匯報,堅定了我方掌握東北的決心,隨即做出了兩項決議:一是決定成立東北局;二是從華中、華北派遣100個團的幹部去東北。

延安在給各中央局、各大軍區發去的電報中,明確指示要準備調配100個團的全套幹部,分批集中陸續進入東北,同時還下達了組建架子團的任務指標。

山東軍區組建30個架子團、晉察冀軍區組建20個架子團、晉冀魯豫軍區組建20個架子團、新四軍負責組建20個架子團、其他在晉綏軍區和延安補齊,截至1945年11月底,各大軍區組織完畢並開赴東北的「架子團」情況是:

冀察冀軍區:以各地委和行署為單位,組建了25個架子團共1000餘名幹部出關。

晉冀魯豫軍區:也是組建了25個架子團共1000餘名幹部,分批開往東北。

山東軍區:組建了30個架子團共6000餘人,這是比較大的架子團了,應該可以配齊到正副班長。

新四軍:原擬調往山東工作的幹部3000人,轉而作為20個團架子的幹部配備,從華中地區轉赴東北。」

延安方面:張秀山率領的幹部800餘人,與晉西林楓(晉綏軍區)率領的700名幹部匯合,組成一個1500人的幹部團,共同出關。

準備跟隨南下第二支隊行動的延安5干隊、9干隊2000餘人,立即改變任務前往東北,從隊伍名稱可以看出,這也是「幹部團」的性質。

上述各軍區、各解放區派出的「架子團」和「幹部團」,總人數接近15000人,不久以後,延安又決定從各區抽調4000餘名幹部出關,這也是我們經常看見「十萬大軍、二萬幹部赴東北」的數字由來。

三、「架子團」功不可沒

1945年10月9日,延安電示東北局,著手組建臨時性的軍事機關,定名為「東北軍區」,而最初的東北軍區司令員,讀者一定未必清楚,其實是原「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將軍!

另以彭真任軍區政委、伍修權任軍區參謀長,需要說明的是,最初的東北軍區暫時並不對外公開,而是我方內部稱謂,所以軍事文獻中比較罕見。

東北軍區司令部秘密成立後,程子華等同志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心任務就是加強對陸續抵達東北的各部隊的協調、對來自六大軍區的部隊進行整編和擴編,期間還以蕭華帶領的山東軍區機關,組加了「東滿臨時指揮部」。

至10月31日,鑑於杜聿明指揮的部隊開始在營口等地登陸,山海關也已失守,以「冀熱遼軍區」轄地為主要作戰區域、禦敵於關內的設想顯然行不通了,於是延安電令整合東北我軍力量,準備在遼寧、吉林兩省與敵角逐。

當日「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部」宣告成立,以現任冀熱遼軍區司令員林彪出任總司令,彭真和羅榮桓分任第一、第二政委,而程子華改任副政委。因此從1945年11月起,各大軍區進入東北的部隊,統由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領導和指揮。

東北人民自治軍一邊抵禦杜聿明的進犯,一邊繼續進行內部的整編和擴編,期間「架子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彭真、羅榮桓在12月3日的報告中,列出了14支部隊的實力和分布情況,摘錄其中兩條:

3、吳克華之第6師原有7000人,現發展到17000餘人,分布於海城、營口一帶。

10、周保中建立之部隊及有南面派出之基幹團隊共20000餘人,分布於長春周圍。

這就充分說明,無論是八路軍在東北的新擴部隊,還是抗聯餘部回國後發展起來的武裝,都引入了大批幹部和「架子團」。如此再徵召和補充本地兵源,才能完成部隊的迅速擴軍任務,否則是沒有可能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嚴重缺乏甚至完全沒有八路軍幹部的新部隊,是根本禁不住考驗的,在敵人大舉進攻形勢惡劣的環境下,紛紛潰散乃至於叛變,紙面的兵力數字是靠不住的。

比如曾克林所部兩個團4700餘人,是最早進入東北的八路軍部隊,他們一度擴軍至80000餘人,隊伍擴大了近二十倍,然而由於新部隊中幹部奇缺,立場並不堅定。

東北軍區編輯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顯示,僅1945年12月的十天內,吉林和黑龍江兩地先後叛變近40000人,遼西地區叛變和逃散35000人,其中曾克林所部占到一半左右。

林彪在給延安的電報中說明: 「在東北成立之十多個旅,成分皆極壞,缺乏政治認識,流氓、土匪、憲兵、警察、偽軍甚多,真正的工農成分亦被帶壞」。

而周保中領導的抗聯武裝,在後面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也從20000餘人發展到70000人左右,受限於「架子團」和幹部的不足,後續發展的武裝也不太可靠,反過來也說明了「架子團」的重要性。

四、林彪改進「新老合編」

經過不斷的擴編和認真的整編,至1945年12月上旬,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重新統計了各部隊實力和分布情況,並通報給東北局和延安方面,明細如下(指揮員名字略):

一、龍江軍區:8500人,槍3000支,分布於龍江、嫩江一帶。

二、遼北軍區:12000人,槍8400支,分布於梨樹一帶。

三、遼西軍區:10000人,槍6000支,分布於康平、法庫一帶。

四、吉林軍區38000餘人,槍24000支,分布於長春、梅河口地區。

五、延吉軍區8000人,槍3000支,分布於延吉周圍地區。

六、濱北地區14000餘人,槍8000支,分布於哈爾濱以北地區。

七、佳木斯地區20000餘人,槍1000餘支。

八、吳克華部14000餘人,分布於海城、營口一帶。

九、蕭華20000人,分布在安東(丹東)及遼東沿海一帶。

十、第359旅8000餘人,正趕赴北滿途中。

十一、遼寧軍區40820人,分布於撫順、本溪、遼陽和鞍山一帶。

十二、楊得志部20000人(晉冀魯豫第1縱隊,當時到達冀熱遼地區)。

十三、總部直屬隊5000餘人,分駐本溪附近。

十四、上列各部加梁、羅、楊、黃、李、陳各師,合計272676人。

這一時期,東北我軍的總兵力雖然達到了27萬人,基本完成了擴軍任務,不過叛變和譁變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在杜聿明率領的敵人美械部隊進攻下,形勢不容樂觀。

為了糾正我軍初入東北時,隨意「招兵買馬」的錯誤方式,徹底解決隊伍組織不純、成分不純的問題,「東總」提出了實行新老部隊合編的建軍原則:

也就是以出關的老八路、新四軍的團級部隊,與先期在東北組建起來的部隊,共同編組為旅、縱隊。最初的「新老合編」採用混編的方式,是老部隊和新部隊都維持原來的團級建制,然後再混合編成一個旅。

然而此舉效果並不理想,主要是新部隊的幹部力量仍很弱,不能很好掌握部隊,也不能很快地執行戰鬥任務。

於是再更換為分散混編的方式,也就是把「老團」拆分,以兩個營消化掉一個新團,組建一個主力團;再以另外一個營消化一個新團,組成一個次等主力團。

同時抽出幹部再去加強另外一個新團,換言之,就是用老部隊的一個團,去改造和帶動三個新團,重新組建成為一個旅的野戰部隊。

這一類新老混編的模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仍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新部隊的譁變問題,經過認真思考,林彪於1945年12月14日,提出了一個新的混編方案,並得到了延安和東北局的批准:

1、老部隊的每個旅,必須保持三個老團在建制內,另撥一個新團作為第四個團。

2、老部隊的每個團,另撥一個新營作為「補充營」,同時以新兵充實老部隊的連隊員額。

「東總」在這份整編命令中強調:「你們必須嚴格執行這一方針,切不可改變,否則將來在戰鬥力上要吃大虧」!而事實證明,這是最有效的新老合編方式,效果非常顯著。

老部隊只有10萬人,這樣的新老合編方式只能消化4萬到6萬的新部隊,其他怎麼辦呢?「東總」繼續進行了一、二線部隊的調整:完成正確混編的部隊,歸東總直轄作為野戰部隊,頂在一線跟敵人作戰。

其他暫時不具備條件完成混編的部隊,以團為單位跟各「架子團」實施合編,劃歸各軍區指揮,以整訓、剿匪和保衛地方政權為中心任務,屬於二線部隊,直到具備了一定戰鬥力後,再調入一線。

為進一步加強軍區和政權建設,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在此基礎上,於12月下旬調整了部隊建制,完成了進一步的整編。至1945年底,「東總」下設有十個軍區、三個縱隊、5個總部直轄師、17個旅,總兵力達到了274900餘人。

經過不懈的努力,經歷了一番大浪淘沙之後,當架子團得到正確和充分的使用後,即便出現了一些叛變情況,即便晉冀魯豫1縱調離,東北我軍的總兵力卻不降反升,園滿地完成了延安交給的任務,並且這些部隊得到了大批關內幹部的充實,可靠性大大增強。

1946年初,東北人民自治軍整體改稱「東北民主聯軍」,從此走上了穩固發展的正確軌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