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色革命必勝?一、從湖湘文化說起湖湘文化發源於中國古代的楚文化,是從荊楚文化中脫胎出來的,是以愛國主義和道義擔當作為基礎的,屈原、賈誼等等都是湘楚文化的重要源頭。宋代的周敦頤在湖南一隅獨倡以「誠、幾、神」為核心的易道心性之學,掀起了後來的宋明理學潮流,並取代禪宗成為意識形態並成為中國的官方哲學。而周敦頤另一心脈則深藏於湖湘大地的血脈中。南宋初,胡安國在湖南衡陽、湘潭等地,建書堂,講學問,以《春秋》義利之辯為核心,首次揭開南宋愛國主義大旗,大力鼓舞了當時的愛國抗金士氣,確立了湖湘血氣,而胡宏的性本論又豐富了湖湘人的意志精神。於是,以愛國主義為根底,在胡安國、胡宏、張栻等先哲名賢的倡導下,以嶽麓書院為文化根據地,湖湘文化的雛形初立。經過王夫之、魏源等人的發揮,以曾國藩為近代湖湘人才群體的奠基者,近代湖湘人才群由此確立。譚嗣同、黃興、宋教仁、唐才常、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等英雄偉人的井噴式出現,不是偶然,而是湖湘文化長久以來經世致用積澱的必然。帝王術大師楊度說:「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在當時得到廣泛認同,這其實已經道出了「湖湘文化救中國」的社會世態。在中國近代史上,湖南人可謂是獨領風騷。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而論,創會元老有79人,有20位湖南人,占25%。黃埔軍校第一期到第五期總共有7399人畢業,有2189位湖南人,占25%。《辭海》錄取的近現代中國政治人物,有44位湖南人被收錄在近代中國政治人物之列,位居全國第一;有63位湖南人被收錄在現代中國政治人物之列,同樣位居第一。共和國開國將軍,在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中,有9位湖南人,占接近一半。湖南人質樸倔強、堅韌執著、剛強自信、百折不撓,敢為人先,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蠻,耐得煩的優良品質是湖湘文化長期沉澱的結果。而以湖南秋收起義、湖南平江起義、江西南昌起義為班底的井岡山中央根據地,幾乎大多是以湖南和江西的紅軍為主導的。可以說,井岡山的精神就是湖湘文化精神的延續與發展。
井岡山的精神就是湖湘文化的延伸
從湖湘文化說起湖湘文化發源於中國古代的楚文化,是從荊楚文化中脫胎出來的,是以愛國主義和道義擔當作為基礎的,屈原、賈誼等等都是湘楚文化的重要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