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柏婚姻家事團隊之閱讀隨筆:農村女性家庭地位的嬗變

離婚律師王幼柏律師 發佈 2022-12-09T02:53:36.122653+00:00

看過余華老師作品的人都不難發現,其筆下的女性婚姻總是令人唏噓,作為母親的女性形象善良敦厚又可悲,一心只知道迎合丈夫的需要。

作者:田碧珍律師,廣州王幼柏婚姻家事團隊律師

看過余華老師作品的人都不難發現,其筆下的女性婚姻總是令人唏噓,作為母親的女性形象善良敦厚又可悲,一心只知道迎合丈夫的需要。

《在細雨中呼喊》中,無名無姓的母親因獨自在家分娩疼痛難耐,未能及時給丈夫送飯遭其辱罵,她依舊輕聲細語地解釋。當丈夫與村中的寡婦廝混並將家中財物源源不斷地送到其家中,她沒有絲毫的指責與怨憤。而她唯一爆發出的憤怒是在彌留之際,留下了屈辱而又順從的一生。《活著》中的母親家珍、《許三觀賣血記》中的許玉蘭等等無一倖免。

還好世上還有文學,我們雖不能將文學作品視為一個時代的真實描寫,但不可否認它是時代特徵的縮影與某些時代現象的反映。在那個時代習以為常的事情,如今看來可能有悖常理,但我們無法對那時候的觀念進行苛責,或者更應該看到不斷發展的一面。

中國農村女性多以血緣或地緣為主要結婚途徑,隨著改革開放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與教育水平的提升,新生代流動女性的觀念與行為模式也漸漸更趨向現代化。見過更大世面的女性不再囿於家鄉的方寸距離,轉而對「自由的浪漫愛」有了更大的追求。眼界的開闊與經濟上的相對獨立,使其擇偶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是新生代流動女性的戀愛宗旨,跨省婚姻也逐漸增多,並產生了一個愈發龐大的因婚遷移女性群體,2010 年已達到188.3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隨之改變的不僅僅是距離,還有女性家庭地位的嬗變。

如今步入婚姻的新生代大多是九零後,與之相對應的婆媳一代是六零後。從這兩代女性身上可以明顯看出時代留下的不同痕跡,由家本位到個體本位的轉變,從家務全包到家務分配的逆轉等等。

一是稱謂的更替。60後的農村女性大多被賦予「孩兒他媽」等家庭角色,余華筆下孫光林的母親甚至沒有稱謂。而90後男方對妻子的稱呼大多為「老婆」或其名字。這也可以看出女性依附性的減弱,個體地位的提高。

二是家庭事務決策的話語權提升。60後的女性仍秉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對話語權的缺失也並未覺得有不妥。加之大的社會環境下,女性的勞動無法用貨幣衡量,其勞動價值被淹沒。在經濟上對丈夫有較大依賴,便也沒底氣為自己的利益訴求發聲。90後的女性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在思想上相對獨立。外出務工又在經濟上給予其獨立的底氣。她們更追求地位的平等與自我感受的表達。

三是生育權利由夫妻掌握。「母憑子貴」,能否生育決定60年代的女性是否能夠出嫁,而能否生育男孩決定了大部分女性在家庭中是否有一席之地。「傳宗接代」等封建思想極大影響著其生育觀念。而90後農村女性在生育上有更多自主權,生育問題由命令轉向協商。

此外,男女比例失衡導致適婚女性數量減少,農村老年對子代撫養的依賴,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等都是影響女性家庭地位變化的重要因素。

儘管女性家庭地位有所提升,但「男女平權」或者說「男女平等」的實現仍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而事實上提升自身法律意識與教育水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獨立,或者才能夠讓農村家庭女性獲得和男性相對平等的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