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6日刊登題為《美國內戰的教訓表明為何烏克蘭不可能獲勝》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前外交官麥可·格福勒和戴維·朗德爾。全文摘編如下:
在美國內戰初期,時任總統林肯尋求與他仍然視為同胞並希望達成和解的人們發生有限的衝突。在僵持了3年後,他才向「(要求南方軍隊)無條件投降的尤利西斯·格蘭特」求助,後者繼而起用了威廉·特庫姆塞·舍曼將軍,並推動以暴力方式一舉終結了內戰。
俄羅斯總統普京只等了幾個月,就把一場特別軍事行動轉變為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普京此前沒有料到烏克蘭會頑強抵抗以及西方大規模的軍事和經濟干預。面對新形勢,普京改變了策略。現在,他起用了自己的「舍曼將軍」。
10月,普京任命謝爾蓋·蘇羅維金將軍全權指揮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蘇羅維金來自技術先進的空天軍,但他曾在阿富汗、車臣和敘利亞作戰。蘇羅維金曾公開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折中辦法。相反,他開始有條不紊地用精確飛彈襲擊摧毀烏克蘭的基礎設施。
軍隊需要鐵路,正如舍曼曾系統性地損毀通往亞特蘭大的鐵軌,蘇羅維金正在破壞為烏克蘭鐵路供電的電網。這讓烏克蘭城市冰冷而黑暗,但蘇羅維金似乎同意舍曼的觀點,即「戰爭是殘酷的,你無法美化它」。
俄羅斯已將其經濟置於戰時狀態,徵召預備役軍人,並集結了包括義務兵和志願兵的數十萬軍人。另一方面,烏克蘭已經耗盡了軍械,完全依賴西方的軍事支持來繼續戰爭。
一旦烏克蘭肥沃的黑土被凍實,俄羅斯的大規模進攻就將開始。事實上,俄軍的進攻已經在重要的交通樞紐巴赫穆特開始。
正如西方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所做的那樣,我們正在跌跌撞撞地捲入另一項非必須的無限軍事承諾。烏克蘭軍隊正在歐洲接受訓練。西方防務承包商已經在維護烏克蘭的軍事裝備。現役美軍人員目前正在烏克蘭監督武器的交付。隨著俄羅斯的攻勢越來越猛,我們預計會有強烈的呼聲要求提供更先進的武器,並最終派遣北約地面部隊保衛烏克蘭。
向烏克蘭派遣北約軍隊將使我們與俄羅斯的代理戰爭變成與世界最大核大國之一的真正戰爭。
如果我們的預測是正確的,我們需要認真考慮並誠實地討論,作為一個國家、一個聯盟,我們應該對烏克蘭作出多大的承諾,願意接受對自身安全什麼樣的風險。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