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要被擠爆的旅遊地,整個朋友圈都坐不住了

vista看天下 發佈 2022-12-09T18:02:24.805426+00:00

整整兩天了,我的朋友圈一直都在蠢蠢欲動,慶幸自己年假沒白攢。原因無他——從年初甚至去年就開始記錄的厚厚一沓旅遊清單,如今終於看到了實施的希望。

整整兩天了,我的朋友圈一直都在蠢蠢欲動,慶幸自己年假沒白攢。


原因無他——從年初甚至去年就開始記錄的厚厚一沓旅遊清單,如今終於看到了實施的希望。


如今網上隔三岔五就會火一個「讓人想辭職」的旅遊地,上半年全網的旅遊博主都穿著傣族小裙,在西雙版納雙手合十;


而現在則套起了毛茸茸的外衣和帽子,對著延吉的街景和長白山的冰天雪地傻笑。


是的,作為一個來自「東北最沒存在感省份的」吉林人,我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家鄉能夠成為新的網紅。


在某平台發布的熱門旅遊地榜單中,吉林的景點在前10里居然占了倆。


馬蜂窩。


博主們在那些精美vlog里說著「神仙景色」「今年冬天怎麼都得來趟吉林」。


評論區無數網友哀嘆:「求求去過的博主們別再發視頻了,不然我這個班是一天也上不下去了。」



01

十個旅遊vlog,

八個都在延吉和長白山


你以為的東北旅遊,可能是這樣的——


在冰天雪地里跟掛著紅燈籠的小木屋合影,坐冰車、狗拉雪橇。進屋後換上花棉襖,在熱騰騰的炕頭上吃鐵鍋燉。


透著接地氣的喜慶。



但如今網上最火的「吉林旅遊Vlog」,卻是一種洋氣到近乎禁慾的氣質。


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在新疆、日本甚至瑞士。



自然風景的色調以藍白為主,晴空之下映襯著白雪皚皚。


而博主們也拋棄了常見卻無趣的深色羽絨服,換上了更有氛圍感的大衣和毛外套。


再加上高鐵飛機能夠直達的交通,以及目測非常現代化的配套設施,讓被勾起了「旅遊癮」的人們仿佛發現新大陸:


「當年對這裡愛答不理,是我唐突了。」


這波辭職宣傳片吉林旅遊vlog的旅途通常始於延吉,終於長白山。


此路線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匯集了冬天的所有網紅元素


首先是延吉,在博主們的文案里,這個小小的五線城市被盛讚為「同時擁有韓劇氣質和東北特色的小城」。


但在鏡頭裡最搶眼的,永遠是食物。


你大概也在vlog里見過這樣的打卡照:


拍照者舉著寫有「延吉」字樣的咖啡,背景是一棟掛滿招牌的大樓。


乍一看這樓從形狀到色調都平平無奇,跟任何城市都有的老式百貨商場別無二致。


除了一點,招牌上的字除了漢語外,還有朝鮮語。

@鄧噗噗_


因為是自治州首府,延吉的很多細節都帶有濃厚的朝鮮族文化特徵。


公交車的報站是雙語的,路邊的路牌也是雙語。


但重點是,這裡有著國內幾乎密度最大的朝族飯館和朝鮮美食。


熱騰騰、紅艷艷,各個看起來都很適合冬天。

@明仔大王


在大多數關於延吉的推薦中,吃都是重頭戲。


有博主號稱自己為了嘗遍當地特色美食,「3天吃了15頓飯」,讓無數人流下了羨慕的口水。


6點起來去逛早市,先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飯,不僅填飽肚子,而且從頭暖和到腳;

@明仔大王


中午去吃包飯——肥瘦相間的肘子片、豆腐醬和米飯用菜葉子一包,重口味愛好者和碳水愛好者同時狂喜。


@恩琳小豬


到了晚上,烤五花肉正在店裡默默等待。


比兩個巴掌還大的肉在爐子上烤到滋滋冒油,然後剪成小塊。


最後剩下的肉跟米飯放在一起,加辣醬炒成炒飯,再撒上一把海苔。


另外配幾個菜,兩個人吃到撐也才花個一百出頭。


@恩琳小豬


如果說延吉滿足的是口腹之慾,那麼長白山景區主攻精神需求。


冬天什麼樣的風景最誘人?當然是雪景。


單論雪的厚度,吉林可能比不上地理位置更北的黑龍江,但勝在地形多變。


山腳下有霧凇映著清澈的冰溪,山頂上有被白雪覆蓋的峭壁和天池。


戴上毛絨帽和紅手套,立刻增加幾分清冷聖潔的氛圍感。


@水半


長白山的漂流從去年火到今年,至今依然是各種吉林旅遊vlog里最令人眼紅的項目。


即使博主們已經直言,自己美麗的照片背後是身體濕透、船隻卡住、鞋子和充氣筏凍在一起。

@小煒向前沖


但評論里照樣一片「好想去」,還在互相詢問分享保暖和防水的注意事項。


畢竟陽光照射之下,筏子順著藍色水流在冰雪之間穿梭——這樣童話般的場景,上次看到可能還是在《納尼亞傳奇》的電影裡。

@阿詩來了

@阿詩來了


更別說吉林的景區除了山頂、水邊之類的地方外,平均溫度也較黑龍江為高。


這決定了什麼?更容易出片。


你可以在旅遊博主的vlog里看到各種可愛的衣服:從顏色鮮艷的呢子大衣,到看起來暖和實際上並不的羊羔毛……


如果有足夠的勇氣,甚至可以像孔雪兒一樣,在鏡頭前來個「辣妹吹雪」。

@孔雪兒

@孔雪兒


而我至今記得大學時去哈爾濱玩,全程都裹著巨厚的長羽絨服不敢放鬆。


因為臉被冷風吹到疼,還臨時在街頭買了個棉口罩。


雖然這導致那次旅途的絕大多數照片,都是一個看不見臉的身影跟各個地標建築合影——但跟拍照好看比起來,那還是命重要。


如今在吉林,命和美貌終於可以同時擁有了。(bushi


02

在東北,假裝出國


雖然大家不願明說,但很多人其實正在靠吉林旅遊過假裝出國的癮。


相比傳統的東北冬季遊玩項目,這一波vlog里最大的特徵其實就是——假裝在國外。


這兩年各地的「小瑞士」「小歐洲」層出不窮,但都沒有像短視頻里的吉林這樣,似乎能集中收穫好幾個國家的旅遊代餐。


我願稱之為「世界公園之冬季限定版」。


延吉vlog里隨處可見的雙語招牌,還有市場裡會說「思密達」的大嬸,被不少評論區的網友看成是「韓國風味」。

@慈祥的拽姐


一些博主會在文案里強調「不出國門就能感受首爾街頭」「一秒走進韓劇場景」,選一首韓劇主題曲做BGM更是標配。


必打卡的項目,是去民俗園穿朝鮮衣拍照。

@瀚文n_n


就像西雙版納遊客人手一張的「傣妹照」那樣,花100多塊租套衣服再做個造型,就能在民俗園裡的木製建築前做半天「朝鮮族公主」。

@辣辣的敏敏


相比於充滿東南亞風情的傣妹寫真,延吉的「假裝出國」體驗甚至是全方位的。


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文化背景和語言類似,很多當地人都有過去韓國做生意、打工的經歷,也帶回了一些商品和模式。


比如批發商場裡會賣韓國的尾貨衣服,超市裡有進口零食和飲料。


平平無奇的貨架配上全是韓文的包裝袋,也就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點。

@大潘西windy


有UP主去體驗當地的單人KTV,結果發現曲庫裡面有一大塊都是韓語流行歌曲。


連點歌遙控器都是朝語版本,「去遠方」的陌生感直接拉滿。


@五百-


而長白山,則是「歐洲平替」「北海道平替」「瑞士平替」……總之是一切國外雪景的平替。


不同於傳統中充滿二人轉、紅燈籠、大棉襖的東北印象,鏡頭裡從山脈到建築都帶著一股清冷勁兒。


比如泡溫泉,換到其他城市可能只會讓人想到洗浴和搓澡文化。


但在旅遊vlog里則被渲染為,「大雪裡泡湯,讓人仿佛佛置身日本或北歐的童話小鎮。」



唯美夢幻場景的產生,景區附近大量的仿歐式建築可謂功不可沒。


不同於哈爾濱的歷史因素,這裡的建築風格很大程度上跟當地的滑雪經濟有關。


由於長白山降雪多、地勢落差大,附近很適合建造大型滑雪場。


一些知名房企早在10年前就已經入局,圍繞「滑雪」開發了各種度假村,並配套建造了公寓和酒店。


木色、尖頂的仿歐式社區,撐起了滑雪這項所謂「高端運動」的門面;


而如今又成為年輕人旅遊打卡、自拍時的絕佳布景。


@是於十二


而隨著被社交平台賦予了更多網紅屬性,如今就連當地也開始往「平替」上使勁。


以前流行熱騰騰的農家院、鐵鍋燉,現在宣傳視頻里清一色掛彩色燈串、尖頂大玻璃的高級酒店、創意民宿。


在雪地里餵傻狍子,曾是東北冬天最具「野意」的娛樂項目;


而如今跟遊客們合影的動物,都已經「進化」成馴鹿了。


@長白山攝影師洲洲


03

沒那麼好,還是讓人羨慕壞了


無論是把東北雪景拍成小瑞士、小歐洲的博主,還是評論區里哭喊著「今年冬天一定要去吉林一次」的網友,其實都源於類似的情緒——


這已經是人們目前能想像到的、最容易觸及「遠方」的機會了。


在各種vlog、種草貼的集納下,一個唯美夢幻的冰雪勝地在網上被構建出來。


雖然比不上新疆、西藏自然景觀的壯美,但相應也無需忍受顛簸漫長的交通,和更大的旅途不確定性。


@簡單。


不少旅遊博主都會強調,「延吉和長白山都有高鐵站,從長春下飛機後可以無縫銜接」;


高檔酒店、特色小吃更是在視頻里頻頻出鏡。


相比「吃最多的苦,看最美的風景」式的窮游,吉林更像是冬季限定的一站式度假——


在冰雪奇觀和網紅屬性之間,達成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你暫時擦亮被各種美輪美奐的vlog晃暈的雙眼,會發現有關吉林旅遊的濾鏡其實已經有了裂縫。


社交平台上不僅有種草還有吐槽:比如抱怨延邊大學對面那面網紅牆言過其實,城市裡可玩的景點也不多,「一天就轉完了」。


一些讓人「一秒破功」的細節。

作為去長白山景區的必經之路二道白河鎮,在網紅vlog里仿佛人間仙境。但鏡頭稍微一轉,也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鎮子。

@怪怪的木子君


當地人表示就是個普通的宜居小鎮,沒有必要期待太高、過於神化。


在夢幻般的場景之外,關於服務質量和配套設施的吐槽,也漸漸開始浮出水面。


比如長白山附近的幾個景點需要車輛往返,有遊客遇見了司機拒載、無禮加價等旅遊業頑疾。


住宿的體驗也沒有那麼好。


有短視頻博主住進五星級酒店,卻發現建築外觀雖然很漂亮,但屋內設施和衛生條件都一般。

@慈祥的拽姐


有人明明在酒店定了接駁車,卻被前台放了鴿子,大半夜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里等了兩個小時,還經歷了一系列踢皮球式的扯皮和敷衍。


最後也不得不評價一句「避雷,不專業」。

@可樂有點甜


但即使去過的人有所失望,沒去的人卻依然羨慕壞了。


畢竟時至今日,大家心中「理想的旅遊地」已經從北歐、東南亞,變成西雙版納、新疆。


吉林則是更加觸手可及的夢。


在未來去更遠方之前,至少可以先花最少的錢和時間,穩准狠地治癒自己的「旅遊癮」。


雖然都是「北歐平替」,但不是京郊那種隨便一個農家院,就敢要價兩三千塊錢一晚的平替。


在網紅們的攻略里,一趟下來人均預算普遍在4000塊錢以下,其中還包括了機酒。



所花費的時間成本也很平易近人。如果說新疆是要裸辭才能踏上的征途,那麼吉林或許就是打工人偶爾的喘息。


5天4晚、7天6晚,剛好差不多就是很多人年假的長度——如果大家都可以順利休成的話。


曾經對景色、硬體、服務的挑剔,如今早已煙消雲散。


當人們已經漸漸遺忘了旅行的感覺,去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或許就是好的開始。


雖然不如冰島的極光浪漫,也不如阿拉斯加的鯨魚震撼靈魂。


但再遠的路,不也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