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萬元啟動資金到10億元總資產,看這家出版傳媒集團的發展之路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發佈 2022-12-13T08:07:18.802463+00:00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擁有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國家開放大學音像出版社、《中國遠程教育》雜誌社3家核心出版機構,以及國開童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天津、西安、濟南3家分公司。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簡稱「國開出版傳媒集團」)擁有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國家開放大學音像出版社、《中國遠程教育》雜誌社3家核心出版機構,以及國開童媒(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天津、西安、濟南3家分公司。

2022年,是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成立40周年暨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成立20周年。經過幾代國開出版人的努力,從借用教育部三間辦公室到擁有自己獨立的辦公樓和物流基地,從借款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到截至2021年底總資產達10億元,從來自學校的幾名職工到430人的大家庭,從單一出版電大教材到涵蓋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學術出版、考試培訓、老年教育、少兒教育的終身教育出版格局,國開出版傳媒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遠程教育出版為特色的出版傳媒集團。在這個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我們採訪了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立國,隨他一道深入了解國開出版傳媒集團持續「進化」的非凡歷程,呈現出版業創新發展中的「國開」樣本。

服務領域拓寬

從服務開放教育到服務社會大眾

一路走來,出版社和集團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當下有著怎樣的品牌定位?

馮立國:總結出版社和集團的發展,有三個時間點比較關鍵。一是1982年10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正式成立,國家開放大學開啟自主建設出版遠程開放教育教材之路。二是2002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育出版集團成立,拉開出版社、音像社和雜誌社三社整合的大幕。三是2018年,集團正式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實現了三社人財物和業務的實質性融合。2018年至今的4年裡,深度融合為集團發展帶來了顯著變化。有幾個數字能夠直接展現這種變化:與2017年相比,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114%,出版碼洋增長110%,集團資產總額突破10億元。

國家開放大學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

40年來,我們緊跟學校定位,堅持「為終身學習者提供知識服務」的使命。鄧小平同志當時批示成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就是為了做終身教育,這是國家開放大學的使命。作為校辦企業,我們也緊緊圍繞這個使命做出版。因此,「為終身學習者提供知識服務」,就是我們的品牌定位。

集團目前形成了怎樣的業務架構?哪些關鍵詞能概括近十年的發展?

馮立國:目前,集團已經形成了六大業務板塊。一是開放教育(繼續教育),服務學校主責主業。二是職業教育,為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建設提供支撐。三是考試培訓,以考研產品為主。四是老年教育,服務國家老年大學的建設,緊跟市場發展趨勢。五是少兒出版,為3~8歲孩子提供優質內容。六是學術出版,通過圖書、學術雜誌、品牌活動、學術交流平台等聯動形成合力。

這幾年,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在為開放大學服務的基礎上,我們服務的領域更寬了。與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模式密切相關,出版社的成立主要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教材和其他資源服務。這幾年,集團不局限於服務開放大學體系,還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基於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探索新的業務板塊。例如,以為考生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服務為目標,集團的考研產品在近年取得了較大發展,在考研公共基礎課的教輔圖書開發和課程開發上,邁出了關鍵步伐。

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我覺得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一是黨建引領。集團作為校辦企業,在黨建和業務的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創新成果。二是改革創新。根據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針對如何產生新的增長點,如何為終身學習者貢獻更多價值,集團一直在調整創新。三是服務開放大學。這幾年,國家對於終身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這些都為開放大學的業務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市場空間。服務學校主責主業、服務終身學習者,是出版集團能夠取得發展的根基。

這三點也是我對於出版社40年能夠不斷發展的經驗總結。例如,改革創新方面,我翻過一些歷史資料,出版社做了很多走在行業前列的探索。早期依靠新華書店系統做發行時,出版社便率先探索直接進行物流配送模式。在數字出版概念提出前,出版社和音像社就已合作進行一些嘗試。針對不方便聯網的特定學生群體,我們還開發了預裝課程的定製PAD,通過融媒體數字教材形式,為部隊士兵等特定學生群體提供便捷的學習服務。

融合發展加速

從提供產品到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依託基因優勢,集團在融合發展方面有何策略?能否總結下經驗?

馮立國:當下,出版行業共同面臨的困惑是,數字出版不得不做,但是真正的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在哪裡?各出版機構都在探索和嘗試。我也接觸了很多網際網路教育機構,分析思考後的結論是,我們要做的是回歸出版集團的使命——為終身學習者提供知識服務。

從人類知識發展的歷程來看,從結繩記事、甲骨文的發明、竹簡的運用,到紙張和印刷術的產生,都是通過一種媒介形式記載、呈現知識內容,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傳承知識與文明。因此,出版社嘗試做知識服務,是具有先天優勢和自己特長的。我們要借鑑和吸收一些網際網路行業的玩法和經驗,不斷跨界創新,「跳出去」打破壁壘。國開出版傳媒集團為開放大學體系師生提供課程和資源服務這一主責主業,使集團自然帶有了與網際網路結合的先天優勢。學習的概念很寬泛,並不局限於在校園內的學習或有組織的學習行為。基於此,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習者想學習時,可以在國開出版傳媒集團找到想要的圖書或者課程。或者說,通過我們不同媒體形式的學習產品,讓學習者能夠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實現學習目標。以老年教育產品為例,我們在探索時,沒有局限於做一本教材或做一門課程,而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布局產品。全國有7萬多所老年大學(學校),課程開課後報名火熱。老年學習市場需求廣闊,社交是老年學習的需求之一。因此,我們找到遊戲化學習產品這一切入點,讓其成為學習工具和社交工具,幫助老年人不斷豐富生活、陶冶情操,擺脫心理孤獨、增強社會存在感。

集團這兩年在機制建設上也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我們內部鼓勵「二次創業」,允許大家去試錯。同時,建立項目組機制,對有探索價值的項目給予相應投入支持,牽引創新發展。此外,在與新媒體的融合方面,集團以少兒出版為主陣地,對私域流量運營、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形式積極嘗試,並通過眾籌等方式進行了新的運營模式探索。例如,我們近日上線的《2023樂高周曆》眾籌項目,實現眾籌金額近110萬元。新媒體為出版社的渠道構建帶來新路子,我們也在探索中尋找契合的產品和效果最大化的模式。

您希望,讀者看到集團的品牌,腦海里形成怎樣的標籤?

馮立國:我最想讓大家記住的標籤,是我們的企業願景——「讓學習更有效」。作為教育出版機構,我們40年來一直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開放大學的學習模式是以基於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為主,在線教師輔導和面授課為輔。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各種媒介的學習資源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有幫助,要「讓學習更有效」,我們的學習資源建設始終以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這一願景不僅體現在服務開放大學的學習產品中,也體現在集團的各業務板塊。例如,我們的考研產品,加入二維碼連結專家講授視頻等助學資源,並單獨開發了APP,以使考生實現最優的學習效果。我們一直強調,圖書編輯不單純是文字編輯或策劃編輯,更是教學設計師、學習設計師。作為集團的發展目標和願景,我們會將這個理念持續傳承下去。這也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出版社和出版集團的一個顯著標誌。

創新探索升級

從內容探索到長效機制探索

在強化品牌特色、提升市場競爭力方面,集團還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地方?

馮立國:終身教育涵蓋的範圍很廣,我們的探索實踐還有很大空間,要向更深層次邁進、向更高質量發展。一是需提高創新能力。這既是改善生產經營、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二是需提升數位化能力。數位化是轉型升級的關鍵點。數位化可以幫助集團實現業態融合、精準營銷,建立規範、便捷、高效的業務流程。三是需增強市場意識,樹立品牌,提升產品力。提升面向市場開拓業務的意識,提升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的能力。

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過程中,對於教育出版、對集團的發展,有何思考?

馮立國:概括來說,就是聚焦「三化」,走好教育出版的現代化之路。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明確要「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大學出版機構作為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要聚焦教育出版的主責主業,堅持精品化、產品化、融合化的發展之路,不斷推進教育出版的現代化發展。

精品化是教育出版引領教改的內在要求。「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 首次寫入大會報告,體現了黨中央對教材工作的重視,為教材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開發學習領域的精品力作、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是教育出版機構的必然擔當。國開出版傳媒集團要做引領者,捍衛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的教材和視頻資源開發的行業龍頭地位。要實現三個轉變:由單一媒體資源獨立開發轉向以課程為單位的整體建設;由教材、音像策劃編輯轉向產品經理、教學設計師;由服務開放大學轉向服務學歷繼續教育領域。

產品化是教育出版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時代需求。國開出版傳媒集團要在產品化理念下做好終身學習的知識服務。我們既要提供實體的精品學習資源,更要為教育機構和廣大終身學習者提供配套的知識服務解決方案。如考研培訓產品線,業務發展的關鍵是要拓品類、拓市場,在保持原有考研政治、醫學考試圖書的基礎上,培育考研英語、考研數學等品類,發揮開放大學在化線教育的優勢,開發考研培訓課程。職業教育產品線要提供教與學產品的一體化服務,形成學習內容(教材、視頻)+教師授課材料+題庫(考試測評)+虛擬實訓(AR、VR等新技術)+在線課程的產品矩陣,讓職業教育教師教學更有支撐、學生學習更加高效。

融合化是教育出版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國開出版傳媒集團要搭好數字出版平台,實現學習產品的數位化轉型。要探索數字產品社會化和自主研發產品市場化,創新商業模式,強化數字出版技術支撐與平台服務功能,形成數字出版的新路子。建設數字出版公共服務平台,實現與不同學習平台的無縫對接和全媒體數字教材的無障礙閱讀,用數字教材中人機互動功能的富媒體呈現,解決教育機構的學習平台因統一課程模板而無法實現個性化資源呈現的問題。選擇優勢學科和專業,研發知識可視化系統,形成學科知識庫,促進課程建設科學高效、學生學習有效有用。聚焦融合出版+終身學習產品,形成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擴大在出版業界的影響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同時,教育出版機構的融合發展不僅指數位化,更是要跨界創新。教育出版機構做知識服務,需要借鑑和吸收網際網路、培訓等行業的「玩法」和經驗,「跳出去」打通壁壘。通過對用戶和需求的深度剖析,我們會發現,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不僅是解決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問題,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目標。以老年教育業務為例,不能僅局限於做教材或開發課程,而要從解決老年問題的角度布局產品線。要突破已有的課程觀念,用跨界思維考慮老年學習。

「十四五」時期有何重點發展方向?

馮立國:堅持「一條主線」:讓學習更加有效。要把這一理念願景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每個工作崗位、每個學習產品上,需要我們在內部形成相對固定但又不斷更新疊代的工具,把這些經驗形成模式,化為內在競爭力。

搭好兩個平台:學術平台和數字出版平台。搭好學術平台是要強學術,打造終身教育、在線教育領域的研究傳播高地。為終身教育發展和開放大學建設提供學術支持,為前沿研究與實踐提供學術服務,發揮期刊與學術出版的引領作用,打造綜合性學術活動品牌,形成終身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傳播平台。搭好數字出版平台是要更好地利用最新信息技術,探索數字出版與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新型數字出版之路,實現基於信息技術的知識服務體系。

立穩三根支柱:開放教育、職業教育、考試培訓。開放教育板塊提質創優。要做引領,堅守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的教材和視頻資源開發的行業龍頭地位。職業教育板塊做大做強。要緊跟其發展趨勢,堅持深耕;要和開放教育產品相互借鑑、相互促進。考試培訓板塊做優做久。以打造精品考試培訓品牌為重點,促進考研培訓板塊的多元化、均衡化,既要與名師共贏、與作者(講師)共成長,又要做響集團考研培訓品牌,形成在市場上長遠立足的機制和能力。

激活X因素:「一老一小」。老年教育和少兒出版,就是集團當下的X因素。職業籃球聯盟中在爭奪總冠軍時,一定會有角色球員在某些特定場合或者特定幾秒鐘貢獻關鍵性得分,這就是X因素。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樣。我們要在不斷探索和創新中,尋找好的市場空間和機遇,找到匹配的商業運作模式,培育助力集團發展的關鍵X因素。

集團今天的發展成果,凝聚了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看過一些資料,也聽老同志們描述過出版社的成長過程。出版社成立時,從學校調過來幾個人、從教育部借了幾間房子開展業務。如今,我們有了自己固定的辦公場地、物流基地,每年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員工總數達430人。作為在職員工,我們要接好接力棒,向著更深層次做強做大的方向努力,在為終身學習者提供知識服務的領域做得越來越好。

「十四五」期間,我把集團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六個一」的企業:一個有責任的校辦企業、一個有情懷的教育企業、一個風清氣正的文化企業、一個能自創內容的實幹型企業、一個充滿活力的融合型企業、一個保持進化的學習型企業。希望也相信「十四五」總結時,這「六個一」能夠實現。

國開出版傳媒集團紀念特輯

校 對:馬 葵

編 輯:陳 麟

復 審:張維特

終 審:宋 強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