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投資大搞基建,歐盟突然對非洲感興趣,學中國方式挑戰中國

司馬平邦 發佈 2022-12-14T16:44:21.008177+00:00

最近一段時間,歐盟各國開始把目光轉到了非洲。德國外交部一份據說是秘密文件的文件顯示,德國將為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提供幫助,德國表示將支持非洲國家建立大型太陽能發電廠、風力發電和鐵路等多個基礎設施,共計有20個項目。

最近一段時間,歐盟各國開始把目光轉到了非洲。

德國外交部一份據說是秘密文件的文件顯示,德國將為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提供幫助,德國表示將支持非洲國家建立大型太陽能發電廠、風力發電和鐵路等多個基礎設施,共計有20個項目。

德國外交部對這個計劃雄心勃勃,表示歐盟可以提高更好的報價,平等、透明、沒有附加條件的合同。同時,義大利也在積極推動非洲的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打算跨國地中海打造一條電纜,把非洲的清潔能源運送到歐洲。這個計劃同樣屬於歐盟「全球門戶」的一部分。

歐盟各國過去很少會對非洲國家顯得這麼慷慨,所以,歐盟各國到底要在非洲幹什麼?中國和非洲各國長期以來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助關係,這對中國的經濟合作戰略又有什麼影響?

長期以來,歐盟和非洲各國關係更像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歐盟主要向非洲提供人道主義和經濟援助,來換取政治支持,其中的附加條件經常會幹涉到非洲國家內政。

歐盟各國深知,非洲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商品貿易極大程度依賴於歐洲國家,雙方貿易處於很不平等的狀態。非洲出口到歐盟的商品,定價話語權通常只掌握在買方手裡。

除了經濟援助之外,歐盟此前多次向非洲提出一些可望不可及的高級項目,例如讓非洲國家購買昂貴的衛星,美名其曰是在幫助非洲發展航天,讓非洲擁有先進的國土資源衛星,但是價格高得驚人,非洲國家最後只能當冤大頭。

現在,歐盟提出「全球門戶」計劃,希望改善和非洲的關係,在新能源、健康衛生、數字經濟等領域幫助非洲發展,此前的合作模式已經越來越沒有希望。

到頭來,歐盟發現,中國提出的經濟合作模式才是最優解,即用投資幫助發展,用發展創造未來,中國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且沒有附加條件,在該國遇到了困難的時候,中國也會對其網開一面,例如衣索比亞曾經使用非洲象償還中國提供的貸款。

歐盟因為「全球門戶」變得更好了嗎?並沒有,歐盟突然把注意力轉到非洲,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是被迫轉型。簡單來說,影響因素主要是三件事, 俄烏衝突、疫情、美國優先。

歐盟在不停地開倒車,歐盟本身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堅定捍衛者,但是在世界經濟占有的比重在不斷下降。再來是俄烏衝突對歐洲能源造成了史無前例的衝擊,歐盟只能另闢蹊徑,去非洲找石油,找天然氣,以解決能源供應問題。

非洲國家多次質疑「全球門戶」計劃,歐盟讓非洲實現綠色能源轉型,歐盟在這方面說得確實好,比如說德國,德國全社會高度重視「碳中和」問題,對脫碳問題非常敏感,前兩天大膽地提出將用二三十年時間擺脫燃油車,極高的自律性確實是表率。

但「全球門戶」計劃的目標還不是換取非洲的天然氣,某些非洲國家,全國上下連一家正規的工廠都沒有,就要開始忙著搞光伏和風力發電,是不是有點過於超前了。

歐盟在能源問題上大搞雙標,不過這不算什麼大事,只要投資足夠,在非洲落實幾個綠色能源項目確實也能少走幾十年彎路,但是投資的錢從哪裡來?

「全球門戶」計劃一共3000億歐元,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融資渠道,投資方案,支付方式等所有具體措施和細節,都是空白。何況歐盟本身還有很多疫情後復甦經濟的工作,將嚴重擠占「全球門戶」的支出。

最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歐盟嘴上說不會附加政治條件,但可信度不高,其歐盟對外的敘事就句句不離「全球秩序」,還經常對中國說三道四,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和貢獻,可比歐盟多得多。加上歐洲各國曾經對非洲發動過慘烈的殖民,這些歷史包袱不能忽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