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再爆衝突,外媒:中俄印進入「套娃時代」,俄偏心印度?

張屹博士 發佈 2022-12-18T05:38:29.709400+00:00

儘管中印都已經向外界證實,兩國的巡邏人員經過短暫接觸後已經相互脫離,雙方媒體也保持著相對克制態度,避免過度炒作引發過大社會輿論壓力,可外媒還是抓住此事大做文章。

雖然來自兩國官方的正式消息還很有限,但中印雙方皆已經承認不久前邊境地區發生小規模摩擦。儘管中印都已經向外界證實,兩國的巡邏人員經過短暫接觸後已經相互脫離,雙方媒體也保持著相對克制態度,避免過度炒作引發過大社會輿論壓力,可外媒還是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印度都是歐美國家圍堵中國的「印太橋頭堡」。

為扶持印度,歐美國家不僅在輿論上大肆幫助印度造勢,如幾年前風靡歐美和國內學術圈的「龍象之爭」,還向印度提供大量軍事技術和裝備支持。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印度幾乎可以沒有限制的購買各國先進裝備。甚至美國還一度宣稱,願意向印度裝讓航母彈射技術以幫助印度本土航母製造發展。很顯然,歐美國家試圖通過武裝印度來從南亞次大陸牽制中國精力。即使經過幾次小規模邊境摩擦後,印度戰力的拉跨程度一再刷新世人的認知,可歐美國家仍堅信印度「可堪大任」。在歐美國家的慫恿下,中印關係始終處於不穩狀態。

但俄烏衝突的爆發成為中印關係的拐點,由於印度堅定站在俄羅斯一方,同中國一道反對歐美國家對俄發起的制裁,使兩國關係獲得一個意外的改善契機。因為印度不僅不肯參與制裁,還積極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和武器,歐美國家開始轉變此前無限支持印度的態度,頻頻於公開場合批評印度,這客觀上導致印度更進一步向中俄靠攏。然而,政治上的親近並不能完全掩蓋三國關係的複雜性及其中的很多矛盾。也正因此,當中印邊境再起摩擦後,諸多評論都認為,中俄印三國關係可能因此進入「套娃時代」。

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導稱,中印邊境再次發生嫌隙。儘管兩國都保持著最大限度克制,兩國社會也沒有因此出現較大規模動盪,可很多外媒還是認為,中俄印的關係可能會進入一個比較複雜的狀態。外媒指出,中俄印三國關係雖然目前看起來非常「鐵」,但內部卻非常複雜。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那更類似於俄羅斯套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俄中印三層關係外,還套著俄美中印四層關係進行互動。

對此,BBC的評論認為,中俄自2011年開始便形成「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到2021年更進一步確認為「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而且中俄之間互補性也很強,如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原油進口來源國。不過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這個全面戰略協作的基礎是美國巨大戰略壓力下抱團取暖的實際需要。

部分外媒認為,這兩組套娃不會集成一體。軍事上,俄羅斯保持著軍事技術和武器水準整體上超過中國,所以是俄羅斯套住中國。但經濟上,中國正穩步邁向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其體量遠非俄羅斯可比,完全可以套住俄羅斯。這種互套一定程度上也是兩國關係間的平衡基礎,中國從對俄軍事合作中受益匪淺,俄方也利用對華經濟合作獲取大量經濟利益。但俄方也非常清楚,一旦俄失去對華軍事優勢,那很可能打破中俄關係的平衡。因此對中國抱有很大戒心的俄羅斯在軍事上投入很大精力,始終保持對華10年左右的軍事技術優勢。

於俄羅斯而言,印度地理上距離非常遠,並不可能直接威脅俄本土。而且印度人口數量很可能在未來成為世界第一,但經濟和軍事上遠遜於中國。從遠交近攻的地緣戰略考慮,俄羅斯在中俄印三角關係中更喜歡同印度套關係。在外媒看來,獨立於美國和中國的印度雖然國力外強中乾,軍力也慘不忍睹,但還是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符合俄羅斯亞洲布局。目前,印度是俄羅斯武器出口最大的國際客戶。從2016年到2020年,印度採購俄制武器總價值達66億美元,占該時期俄軍火出口總額23.3%。

此外,印度軍隊還裝備著大量前蘇聯與俄羅斯不同時期生產的裝備,總量約為印度全部武器裝備的60%。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武器皆面臨不同程度的維修或升級,而這對俄羅斯來說也將是一部不菲的收入。更完美的是,印度國內工業基礎薄弱,科研體系孱弱,甚至沒有足夠力量對現有的俄制武器實施自行生產或維修,更勿庸提進行反向研究,所以俄方可以非常放心地將先進武器出口到印度且不用擔心技術外流,這與對華武器出口設置重重限制形成鮮明對比。

當下,俄羅斯可謂放手武裝印度,所出售的武器系統往往比出售給中國的武器系統更為先進。除此之外,俄方還向印度承諾,將與之聯合製造第五代戰機。同時,俄直接把一些先進的極音速飛彈和戰鬥機製造技術轉讓給印度。很明顯,俄方並不擔心印度會由此從軍事上反套住自己。為增加經濟上對印度「套」的力度,俄羅斯近年來還大幅增加向印度供應的天然氣、石油與核電。俄烏衝突後,對印能源供應量更是上到一個新台階。相比於2、3月份和7、8月份,俄化石燃料向中國出口量僅增加20%,對印度則暴增5.7倍。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主動增加自身對俄羅斯的武器依賴。這種情況下,中印摩擦成為俄印「套娃」的微妙助推器。就在2020年中印邊境發生摩擦時,印度空軍立刻增購21架米格29戰機和12架蘇30戰機。此次雙方再次發生摩擦,雖然事態並不嚴重,但外媒還是猜測很可能成為印度新一輪增購俄制武器的開始。

儘管外媒的形容有些許合理成分,可將三國關係形容為套娃還是過於膚淺。印度在當下的環境中選擇向中俄靠攏並非是簡單附和俄羅斯,也有著自身的考量和觀察。一方面,美國一系列不負責任的經濟與軍事舉措令印度認識到很難像以前一樣從美國獲得大量利益。自歐巴馬政府開始,美國政府為應對經濟疲軟而大規模實施量化寬鬆。雖然對部分經濟體而言,量化寬鬆可以帶來很多外來投資,但總體上,量化寬鬆還是導致美國大量的國際債務被天然蒸發,美國的債權國們受到很大損失。此外,拜登政府的阿富汗撤軍更是將美國軍事上的孱弱展露無遺。不僅組織上極度凌亂,大量武器裝備遭到拋棄,連美國引以為傲的遠程投送能力也相當拉跨,大量的撤離人員擠在狹小機場長時間無法離開。面對這樣的美國,印度自然需要考慮尋求更靠譜的合作者。

另一方面,俄烏衝突令歐美世界的孱弱被暴露。多年來,印度始終希望成為世界級大國。儘管進入五常的嘗試屢屢遭挫,可印度還是積極介入很多國際事務以增加國際影響力。然而,在國際社會陣營化嚴重的當下,印度非常明白需要同更有能力的國家一起才能在國際上獲得更大影響力。拋開意識形態,法德等國於俄烏衝突中不僅沒有勇氣直接出兵與俄羅斯硬剛,甚至沒有魄力完全拒絕俄的各類產品,這樣的國家又憑什麼主導未來國際秩序。所以同歐美拉開距離,主動接近中俄就成為印度的務實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