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暹羅吞武里與清朝及緬甸的關係

笙簫盡陌 發佈 2022-12-19T18:00:41.217707+00:00

18世紀,暹羅國內戰亂頻發,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不過在1767年,暹羅出現了一位英雄,建立了吞武里政權,這使暹羅人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滿懷期待於新王朝。

1939年之前,中國清政府稱泰國為暹羅,其實暹羅也是對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統稱。18世紀,暹羅國內戰亂頻發,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不過在1767年,暹羅出現了一位英雄,建立了吞武里政權,這使暹羅人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滿懷期待於新王朝。

然而,由於積重難返,此時的暹羅國內已經千瘡百孔,國外緬甸虎視眈眈意圖將其吞併。吞武里政權又是如何發展與清朝的關係的,又有什麼策略迎擊緬甸軍隊呢?

王朝建立,百廢待興

吞武里政權建立之前,暹羅政權為雍籍牙建立的貢榜王朝,此時的暹羅已經政事荒廢,經濟凋敝,而且正在遭受緬甸大舉入侵,逼迫暹羅國王乞城投降。

這一背景下,不得不使國內有識之士站出來扭轉局面,改變現狀。而鄭信便在此時走上了暹羅的戰場,登上了歷史舞台。

1767年,暹羅政權被緬甸侵略軍覆滅,整個國家都被占領,首要任務就是要驅除緬軍,收復失地重新統一國家。

鄭信早年混跡於暹羅政府高層,與上層人士交往密切,獲得了達官顯貴的信任,這為他接下來能夠領導暹羅人民奮起反抗奠定了重要基礎。

緬甸軍隊大舉入侵暹羅,朝中權貴毫無招架之力,任由其肆意妄為,燒殺劫掠,面對危急局面,鄭信率領五百人揭竿而起,一路號召人民壯大隊伍與緬軍奮力抵抗。

鄭信率領的是驅除外敵的正義之師,受到了國內人民的廣泛擁戴,也受到了國內根據地尖竹汶府的大力支持,所以鄭信率領的大部隊所向披靡,節節擊退緬甸侵略軍,戰爭有利局面開始向暹羅傾斜。

此時緬甸也正與清朝也爆發了戰爭,這極大的減弱了緬軍對暹羅的進攻強度,紛紛撤離暹羅戰場進擊中國。鄭信看到了勝利大勢,於是加大了反擊力度,分兵國內從各個方向消滅緬甸軍隊。

不久後,由於兵力懸殊,緬甸敗局已定,鄭信抓住機會,自立為王,並在1767年年末建立了吞武里政權。之後他一鼓作氣,聯合國內各大軍隊組織,徹底擊退了緬甸大軍,恢復了國內安定。

雖然得到了國家統一,但是國內卻是一片爛攤子,軍閥割據,國家四分五裂,人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吞武里政權剛剛成立,尚未得到各國認可,影響力極小。因此鄭信需要發展與大國的關係,進而得到認可與支持。

必借天威,以彰民望

同為亞洲國家,吞武里明白實力最強大的仍舊是清王朝,只有獲得了清王朝的外交認可,吞武里政權才能獲得合法地位,使國人普遍承認新政權,才能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利。所以發展與清朝的關係成為了目前鄭信迫在眉睫的大事。

經過與緬甸大軍的持久作戰,導致國內一片混亂:

人口方面,眾多國民因為戰亂死傷慘重,眾多人民家園盡毀而流離失所,有的甚至逃離國家,造成了暹羅人口銳減。

經濟方面,由於人口減少,特別是年輕人的短缺,導致勞動力不足,農業和手工業嚴重受創,經濟大幅縮水。

生存環境方面,戰爭過後的暹羅,環境遭到肆意破壞,全國瘟疫橫行,威脅著國民生命安全。

國家安全方面,由於政權剛剛建立,根基尚不穩定,各方軍閥割據,勢力滔天,而且被取代的雍籍牙殘存勢力不斷侵擾,試圖再次回到國家寶座,掌權暹羅,這些都對吞武里政權形成了致命威脅。

外交方面,緬甸對於之前的失敗一直耿耿於懷,不甘心被鄭信擊潰,所以在吞武里政權建立的十五年間,不斷派兵襲擾暹羅,光是大規模的戰爭就至少發生了九次之多。

吞武里遭受著嚴重的內憂外患,這就使其不得不依附於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解決這些問題。吞武里與清政府的關係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敵視階段:1767年至1769年

這段時間裡,清政府也是戰亂頻發,緬甸軍隊大舉轉戰中國,對中國廣西等地進行了大肆侵略,緬甸軍隊進入緬甸燒殺劫掠,在橄欖垻和大勐侖搜刮民脂民膏,擄掠婦女兒童,清政府部署大量軍隊加以反擊。

雲貴總督劉藻奉命出兵圍剿,但卻由於劉藻是個白面書生不習軍旅,被緬甸軍隊打得節節敗退,最後畏罪自殺,緬清戰爭第一階段以清軍失敗而告終。

第二年,新任雲貴總督楊雲琚接任,花費三百多萬兩白銀徵集了三萬多軍隊,一齊開往緬甸,不過由於出兵倉促,到達戰場的軍隊疲憊不堪,軍心渙散,被以逸待勞的緬軍打得丟盔棄甲,清軍的入緬第二階段清軍又大敗。

1767年,清軍主動出擊,大舉征伐緬甸,乾隆皇帝命令兩廣總督李侍堯出兵暹羅擊殺緬甸軍隊。

1769年,緬軍主帥摩訶梯都羅認為中緬實力差距太大,持久的戰爭也使緬甸國力大減,遂與清朝交好議和。雙方簽訂了老官屯合約,卻由於雙方沒有商量好協議細節,導致雙方關係並沒有正常化。也正是這個時候,清朝才知道暹羅剛被緬甸滅國,鄭信的吞武里政權也剛建立不久。

鄭信與中國也有著一定的淵源,他具有中國血統,是中泰混血,這使清朝政府對他的初始印象並不好。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清政府念的是興正絕斷之經,說臣子就應該要有故土情結,認為鄭信是「潛窺稱王,干名犯分」。

同時清朝閉關鎖國,正在實行海禁政策,鄭信身邊還有不少華僑,這嚴重違反了清朝的政策,「凡出洋久留者,該督行文外國,將留下之人,令其解回立斬」。這些都使清政府對於鄭信的政權產生了一種惡意和敵視,將他視為亂臣賊子。

轉變階段:1770至1780

這一階段,清政府對吞武里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轉變。通過深入了解,發現鄭信的吞武里並不是十惡不赦的政府,反而對暹羅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面對大臣莫士麟要求發兵暹羅,乾隆表示,暹羅遠在海外,地勢遼遠,並不在發兵討伐的範圍。為了緩和關係,清廷也要求鄭信將國內抓獲的緬甸戰俘獻給清朝。

不僅如此,他還把就在暹羅的廣東籍陳俊卿、樑上選等35人遣送回廣東。鄭信也多次派遣使節到中國,希望建立正常外交關係。

同年,吞武里與清朝開始往來貿易,硫磺、鐵器和銃仔等相應銷往暹羅。為了表彰鄭信在共同抗擊緬甸,李侍堯建議乾隆給鄭信封號,並予其進貢,乾隆表示「此亦治病偏方,姑試為之」。

明確階段:1781至1782

1781年,鄭信派使者入關,並上書:暹土初安,府庫空虛,建整城郭,費用無資。止有土產貨物,欲發船載廈門、寧波等處,請給牌照,並乞恩著行商代請伙長,駛船往販日本。

從此,暹羅開始向清朝進貢,中暹兩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後,正式建立了穩固的外交關係。鄭信死後,清政府承認了鄭信的歷史地位,也給了他很高的評價,認為他「當舉國被兵之後,收合餘燼,保有一方,不廢朝貢」。

動盪的暹緬關係

暹羅和緬甸毗鄰,暹緬之爭無非就是人口以及土地資源等方面的掠奪。18世紀,暹羅國內統治階級之間矛盾重重,互相排擠打壓,使國家動盪不安。於是就被緬甸看到了機會,意圖吞併暹羅,鞏固自身地位。

1767年,鄭信組建萬人大軍,駕駛戰船與緬甸軍隊在湄公河海域展開鏖戰,不到一個月就收復了吞武里城,緊接著又繼續一鼓作氣拿下直迫大城,獲得了復國戰爭也偉大勝利,並於當年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後續幾年,鄭信率領軍隊與緬甸展開了大規模的征戰,大敗了來犯之敵,守住了國土,奪回了被緬甸長期占領的北方重鎮清邁。

1771年,鄭信的軍隊打到金邊,驅逐了柬埔寨國王,並另立新王,將柬埔寨變成了暹羅的屬國。這對緬甸來說是致命一擊,很大程度上壓縮了緬甸的生存空間。

1776年,鄭信攻占寮國境內的小國家占巴塞,1778年,寮國首都萬象發生內鬥,鄭信乘機占領琅勃拉邦。自此緬甸再也不能通過武力來打壓吞武里王朝,鄭信也在不斷的征戰中建立了威信,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南半島霸主。

1782年,鄭信去世,暹羅進入曼谷王朝,緬甸多次在安達曼海等地區多次交戰,奪取了克拉地峽谷東部南海泰國灣沿岸,使該地區形成了犬牙交錯之勢。

1788年,緬甸不甘於暹羅取得的成就,欲與暹羅再度開戰。不過此時緬甸也已經依附於清王朝,清政府從中勸和,在使得雙方緊張關係有所緩和。自此至18世紀末,暹羅與緬甸的關係雖然劍拔弩張,但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雙方出於一種戰略相持階段。

參考文獻:

【1】清朝與暹羅吞武里王朝政治關係述論,王巨新

【2】吞武里王朝時期的泰國華人社會及其特點,黃素芳

【3】暹羅學會學報泰緬關係論文選

【4】暹羅王鄭昭傳,許雲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