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文旅「微改精提」系列:椒江,白雲山雲中綠道,一條城市樂活走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發佈 2022-12-24T04:35:38.898872+00:00

今年3月悄悄開啟的白雲山「雲中綠道」像似一條空中的飄帶,在綠山叢中若隱若現,扮靚了整座白雲山,成為城區最紅的打卡點。白雲山是椒江的標誌性山體,白雲閣是椒江的地標性建築。

今年3月悄悄開啟的白雲山「雲中綠道」像似一條空中的飄帶,在綠山叢中若隱若現,扮靚了整座白雲山,成為城區最紅的打卡點。

白雲山是椒江的標誌性山體,白雲閣是椒江的地標性建築。經過近20年的發展,環繞白雲山的城市功能建設日趨完善和成熟,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大體完成,雲頂佳苑、白雲山莊、白雲山名苑、米蘭花園、岙里繆小區等,依次分布在白雲山的兩側,特別是東側,即星星廣場周圍,人口密集,市民急盼有更好的休閒、鍛鍊場所。

「綠道」是一種線形的綠色開敞空間,是當前宜居城市建設的一種趨勢。利用山體建設環形綠道也是完善城市生態功能結構,維護生態安全的需要。同時,也有力保護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形成城市的鮮明特色,提高城市品位。

白雲山雲中綠道是台州首個鋼結構高空綠道,位於雲西公園的白雲山上,總長約3800米。工程分兩期進行,整體工程預計到2023年底完工,工程總投資為30564萬元。一期建設內容包括綠道主線以及配套的休息驛站、景觀平台、登山電梯、登山步道改造、夜景照明等項目,長約730米,棧道面積為4164平方米,驛站面積約447平方米,觀景平台面積為1005平方米,林相改造面積20210平方米。二期綠道注重與原有步道銜接,主線與現狀登山道設置7處銜接點。最終形成「大環套小環」的模式,能提供多種遊覽路徑,使遊客可以方便地到達「雲舒霞卷、白雲台、雲溪花谷、白雲飛瀑」。

「雲中綠道」採用主出入口和次出入口相結合方式,整條環線綠道有三個主進出口,包括雲西公園、星星廣場和白雲山中路(雲頂佳苑邊)等。進出口採用大型戶外自動扶梯,逐級而上,老少皆宜。新建綠道與原有登山道進行銜接,將山上與山下打通,併合理布置景觀休憩平台,同時串聯起新建的五處配套公園,實現區域聯通,將白雲山打造成一個具有生態、景觀、休閒遊憩和地域文化展示等複合功能的城市「中央公園」。

△改造前

△改造後

白雲山雲中綠道是一條集「隱、行、優、精、融」五大特色為一體的城市樂活走廊。它使台州的中心城區與自然山水林地連接成城市綠色紐帶,又串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方便市民廣泛開展體育健身、文化展示、遊憩觀光等休閒活動,充分發揮出綠道的綜合功能和效益。

《椒江區綠道建設五年規劃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椒江區要完成100公里綠道建設(其中新建85公里、完善提升15公里),初步形成「七環、六軸」的空間結構,實現「點線成網、連山通水」的目標。今年椒江區計劃以聯山通海為主旨,打造綠道精品項目。其中聯山指建設白雲山雲中綠道、太和山綠道一期,通海指以椒江南岸濱江公共建設為源點,建設濱江城市陽台,打造極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帶,激活城市活力和文化價值。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