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因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注意,發燒後不能亂喝水!

中信出版集團 發佈 2022-12-25T02:07:50.192108+00:00

發燒後嗓子疼到不行,噸噸噸地狂暴喝水,是不少感染者的日常,可就在前幾天,「一新冠患者因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這幾天,相信大家都學到了不少「如何緩解新冠症狀」的小技巧,「嗓子如刀割」「化身安陵容」,也幾乎是阿信和小夥伴們每個感染者都經歷過的痛苦環節。

發燒後嗓子疼到不行,噸噸噸地狂暴喝水,是不少感染者的日常,可就在前幾天,「一新冠患者因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看到這個新聞,相信不少人心裡會開始打鼓:為啥多喝水竟然也會引起健康問題?之前還有很多人安利喝的電解質水,我們什麼情況才應該喝?

這時候,阿信就要掏出我們新鮮出爐的科普書《假如身體會說話》啦!

在書中,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師詹姆斯·漢布林以俏皮的文筆,從外貌感知進食飲水死亡這6個方面,提出並回答了100個趣味問題。

沒錯,他專門分出了一個章節來教我們如何喝水!

今天,就讓阿信來帶大家看看,喝水,這個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小知識吧!



「水中毒」:從喝水的意義說起

要討論喝水的問題,首先,我們還要從喝水的意義說起。

我們知道,血液中鹽的濃度是最重要的生命體徵指標之一。所以喝水絕不單純只是給身體補水這麼簡單,其意義還在於給身體提供各種必要的物質,讓整個機體系統得以保持一定的平衡。

我們每天吃東西、喝水、流汗、小便,背後都離不開腎臟的辛勤勞作

腎臟可以使你的血鈉濃度保持在大約140毫摩爾/升。如果多吃了鹽,身體就需要更多的水分來降低鈉離子的濃度,以防止血鈉濃度過高(這時你就會口渴)

所以說,喝水的根本意義就在於,讓血鈉濃度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從而使身體保持健康。

假如我們因為流汗喪失了大量的鹽分,或者在短時間內喝下了大量的清水,我們的血鈉濃度就會開始下降。

血鈉濃度過低,就會導致低鈉血症,也就是我們在新聞里看到的「水中毒」。表現為體弱乏力、焦躁不安、神志不清、頭痛思睡,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抽搐和死亡,是非常危險的。

水中毒甚至能使人出現某些精神疾病症狀,因為低鈉血症會引起腦細胞水腫

在《假如身體會說話》中,作者就分享了一個非常極端的疑難案例:

一位43歲的男性患者,患有雙相情感障礙並且酗酒成性,在他出現行為失常後,醫生給他開具了抗精神疾病藥物。

但在這之後,患者的症狀卻並沒有好轉,反而繼續惡化了:他開始拒絕洗澡,不分場合地裸露身體,公然在病房裡撒尿,聲稱都是受到了上帝的指引。緊接著,患者出現了強直陣攣性癲癇發作——這通常是低鈉血症患者最常見的入院原因。

緊急CT掃描顯示,該患者的大腦已經開始出現水腫。很快,他的血鈉濃度也降到了致命的低點:正常人的最低值是130,而他只有108。

好在,醫生及時採取了關鍵措施:控制患者的飲水量,並注意控制他的血鈉濃度回升速度,避免血鈉濃度的急劇變化摧毀腦幹的細胞,致人死亡。最終,患者的神志開始恢復,也沒有再出現過癲癇發作。

當然,像這樣極端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科學家都明確表示,多數情況下,只要你正常吃飯,保證鹽分攝入,那麼日常飲水就足以滿足身體的需求

我們辛勤工作的腎臟,完全可以通過排除高濃度(顏色深)的尿液,或者稀釋後(顏色淺)的尿液,來自動維持我們的血鈉濃度在正常水平。

所以,不要為了給身體補水而盲目地喝水,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嘔吐、腹瀉之後,我們的身體同時流失了水和鹽分,這時候,只補充純淨水也顯然是不夠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電解質水」在前不久突然成為了搜尋引擎中的熱門詞,和電商平台上的搶手貨。


電解質水:霍亂與運動飲料的故事

所謂「電解質」,指的是體液中的無機鹽、蛋白質等以離子形態存在的物質,它們是維持各臟器生理功能的必要元素。

而電解質水,顧名思義,就是加入了無機鹽和糖的水。而這種配方科學的依據,來自醫生和科學家們對霍亂治療的研究

我們知道,霍亂往往通過被污染的水源傳播,而它的致死機理就是脫水

霍亂的致病菌霍亂弧菌,會附著在病人腸壁細胞的表面,並釋放毒素,致使腸道開始排出水分和鈉鹽,速率可高達每小時2升。腸道一直這樣「開閘放水」,直到人體內的水被完全排空。

然而,如果患者能想辦法保持補液,霍亂在幾天內就可能痊癒

早在上世紀20年代,人們就發現生理鹽水可以通過針頭直接注入病人的靜脈,這也就是靜脈補液技術,對於霍亂治療大有助益。

可是,靜脈補液需要嚴格的計算,需要清潔無菌的場所和器具操作人員也要經受訓練。然而很多霍亂暴發的貧困地區,往往本身的衛生狀況堪憂醫務人員和醫療器械也並不充足,很難通過靜脈補液給所有病人進行治療。

這時候,就有醫生將視線轉向了口服補液療法

最初,人們治療霍亂的方法,就是給患者補充大量的純淨水。但我們已經說過,這種只補水不補鈉的方式只會造成低鈉血症,加速患者的死亡。

後來,人們觀察到了體液中糖分和電解質的濃度調節:物質分子會從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轉移,直到均勻分布,也就是擴散現象

於是,有醫生試圖把鈉鹽溶入水中餵給患者。可是問題又出現了:患者似乎並不能吸收這些鹽水,補液後依然會死亡。

1958年,幾名加拿大生理學家研究豚鼠的小腸發現,葡萄糖分子無法自己穿越腸壁的黏膜,它們必須和鈉離子「結對出行」。

這一發現,啟發了美國生理學家羅伯特·克蘭(Robert K. Crane)。他由此研究出了葡萄糖在小腸中的協同轉運機制:在腸壁的細胞表面有一系列微小的載體蛋白(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能將鈉離子和葡萄糖同時運進或運出細胞。

協同轉運的發現,也直接促進了口服補液療法的發展。

1964年,美國醫生羅伯特·菲利普斯在菲律賓馬尼拉治療霍亂時,首次給患者口服加入了鈉鹽和葡萄糖的電解質溶液並成功治癒,證明了鈉-葡萄糖口服溶液可被人體有效吸收。

1968年4月,又有醫生首次通過只口服溶液的方式,成功治癒了霍亂患者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SGLT)的發現,也被應用於治療糖尿病、抑鬱症、肥胖症等疾病

在上個世紀的欠發達國家,口服補液療法挽救了數百萬霍亂患者的生命。難民營里,即使完全不做靜脈補液,死亡率也從40%降到了3%

而加入了鈉鹽和葡萄糖的電解質水,也被包裝成各種各樣的運動飲料,成為了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們在大量出汗後,迅速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能量的心頭好。



飲水:關於水分吸收的一切

話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搞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有節制地喝水,又為什麼有人建議喝電解質水。

電解質水並不能保護我們免受病毒的侵襲,但是,當你難受到吃不下飯,無法補充鹽分時,或者當你大量出汗、嘔吐、腹瀉時,電解質水就能幫你補充基本的營養物質,維持體內的血鈉濃度水平。

如果你並沒有這些症狀,那麼,正常吃飯、喝水就足夠補充身體所需了,你自己身體中的「體液工廠」,已經足夠完成日常運轉。

這時候再飲用電解質水來取代日常飲水,反而會額外增加熱量和鈉的攝入,引起體內環境的平衡紊亂,加重對人體的負擔

當然,除了「水中毒」和「運動飲料」,作者還在《飲水》這一章中討論了各種各樣關於喝水的小知識:

· 為什么喝果汁不健康?

· 形形色色的「礦物質水」「維生素水」「水果水」,是如何被飲料公司營銷出來的?

· 為什麼所謂「酸性水」和「鹼性水」並不能改變我們身體的酸鹼度?

· 葡萄酒中,竟然含有亞硝酸鹽?!

……

這本書的作者詹姆斯·漢布林,曾經被網絡媒體BuzzFeed稱讚為「最好玩的醫學博士」,他的推文還曾被《時代》周刊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推文」之一。

在這本《假如身體會說話》中,他用通俗的語言,糾正關於醫學與健康的誤解和迷思;用毒舌的口吻,吐槽打著健康幌子招搖撞騙的產品;用趣味性的語調,科普身體的構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 要是我沒有酒窩,能給自己「製造」一對嗎?

· 為什麼我在白天打瞌睡時會流口水,晚上睡覺時卻不會?

· 為什麼我總想在夜間吃垃圾食品?

· 為什麼沒有女士用的「偉哥」?

· 如何給自己打造一口棺材?

……

這些問題或一本正經,或古靈精怪,但都多多少少關乎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