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平原鎮:綠色循環「轉」起來 發展更加「牛」起來

銅仁新聞網 發佈 2022-12-26T19:40:35.025269+00:00

仲冬,走進德江縣平原鎮坳田村,河流清澈,山巒重疊,空氣清新,村莊寧靜;山上、農戶家的牛棚里和肉牛養殖產業園,偶爾發出「哞哞哞」的牛叫聲,整個村莊「牛氣」沖天。

仲冬,走進德江縣平原鎮坳田村,河流清澈,山巒重疊,空氣清新,村莊寧靜;沿著村組道路穿行,路邊的銀杏樹、山上的紅色楓葉等勾勒出五彩斑斕的冬日鄉村圖;山上、農戶家的牛棚里和肉牛養殖產業園,偶爾發出「哞哞哞」的牛叫聲,整個村莊「牛氣」沖天。

肉牛養殖場

該村肉牛養殖產業園有機肥加工車間裡「嗡嗡嗡」作響,工人們正熟練地操動鏟土機,把事先發酵、處理好的牛糞一鏟一鏟地鏟到多級粉碎機里,經過幾道工序後,從自動傳輸帶源源不斷地流入尿素袋,再經過自動化縫紉機封好口後,成為一袋袋備受顧客青睞的有機肥。

「別看我們只是養牛產業,現在越來越有科技范咯。」該村村民彭旭東看著一袋袋有機肥緩緩流出,難掩喜悅之情。他說:「對我們養牛人來說,以前最頭疼的就是牛糞處理問題,現在園區有了有機肥加工廠,不僅解決了牛糞的問題,也增加了我們額外的收入,提升了發展肉牛產業的信心。」

顧客前來購買有機肥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該村就開始搞起「牛」經濟。那時,村民們都是散養,算是小打小鬧,每家每戶產生的牛糞可以通過自家的田土自主「消化」。

但是,隨著最近幾年村民們養牛越來越多,牛糞問題成為大家發展「牛」經濟的「攔路虎」。特別是2018年,該村建立肉牛養殖園區後,牛糞處理問題更是被提上日程。截至目前,該村共有一千二百多頭肉牛,園區養殖場有六百多頭,農戶存欄六百多頭。

去年,在駐村工作隊及當地黨委、政府的努力下,從各級政府、市委組織部及東西部協作小組,爭取財政銜接專項資金、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共800餘萬元注入園區,助推該村肉牛產業升級,助力脫貧群眾持續增收。其中,用300餘萬元修建起了現在的有機肥加工廠,其於今年年初建成並投入使用,年出產有機肥可達1.2萬噸。

工人正在餵牛

「以前的模式太單一了,不僅成本高,而且很難持續發展。」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園區負責人彭洪剛介紹,今年初,村裡面以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集成示範點為契機,把牛糞加工成有機肥,不僅延長了全村肉牛養殖的產業鏈,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讓該村肉牛養殖真正地實現生態、綠色、循環發展。

彭洪剛掰起手指算了一筆帳:一頭肉牛從進欄到出欄,大約要產生4.2噸牛糞,在加工、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菜油粑後,可產出6噸有機肥。而每噸有機肥除去加工、處理各類成本後,預計可賺280元,那麼一頭牛的糞便產出的有機肥可賺1680元。這樣不僅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還增添了群眾發展「牛」經濟的信心。

加工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該村第一書記陳新志表示,坳田村以肉牛養殖為主導產業,這也要求該村在產業升級上破題,精準打靶,做好肉牛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把更多優勢資源轉化為更多優勢產業,實現肉牛養殖和有機肥加工深度融合,推動該村肉牛養殖高質量發展。

目前,該縣菸草局及周邊茶葉種植合作社已與園區簽訂有機肥銷售合同。平原鎮還在繼續加大有機肥銷售市場的對接,並把全鎮及相鄰的復興、煎茶、楠杆等鄉鎮肉牛養殖場的牛糞收購到加工廠,在做大做強做全產業鏈的同時,帶動周邊肉牛產業綠色、循環發展,爭取做到一頭牛「牽」出綠色、循環發展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