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拉 B-52」的致命傷和解決辦法

熊style 發佈 2022-12-30T23:39:24.342320+00:00

由於受到北約和科索沃分裂分子的挑釁,塞爾維亞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不得不將重型裝甲單位部署到科索沃附近,其中,塞爾維亞陸軍的驕傲:「諾拉 B52」 155mm全裝甲自行榴彈炮也出現在邊境附近;

由於受到北約和科索沃分裂分子的挑釁,塞爾維亞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不得不將重型裝甲單位部署到科索沃附近,其中,塞爾維亞陸軍的驕傲:「諾拉 B52」 155mm全裝甲自行榴彈炮也出現在邊境附近;

「諾拉」B-52卡車炮的原型為「諾拉」卡車炮,它由南斯拉夫貝爾格勒軍事技術研究所在1984年研製,早期安裝152毫米榴彈炮(當時,卡車炮這個概念可謂是絕無僅有)。諾拉的整體布局與南非的T5-52類似:都是火炮安裝於底盤尾部的轉塔之上,行軍時火炮朝前,而作戰的時候火炮調轉180度向後射擊。在駕駛室和火炮之間設有彈倉,火炮的裝填全部在車上完成。但是,當火炮轉向車體一側的時候是無法連續進行火炮裝填。

另外,對於155毫米炮來說卡車空間較小,實在不便於人工裝填。為了解決操縱空間狹小,人工裝填不便的問題。塞爾維亞的設計師們設計一套簡單、實用的自動裝彈系統:在火炮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可以自動運轉的彈倉,一側用來裝彈,另一側用來裝藥。諾拉的自動裝彈系統裝填的是可燃藥筒式發射藥,只能事先在裝彈機中放置不同標號的發射藥。由於「諾拉」的自動彈藥裝填系統儲存的彈藥數量較少,其仍然保留了駕駛室之後的彈藥艙。作戰中當自動裝彈機中的彈藥打完之後,需要炮手進行人工補彈;

2000年,該研究所將其升級為155毫米口徑。「諾拉」B-52卡車炮重新設計了裝甲全封閉炮塔,配備有新計算機火控系統和自動裝彈機,底盤為塞爾維亞FAP的8×8卡車。隨著火炮的身管變長,該型卡車炮使用增程彈時射程超過60千米,射速也明顯增加。但是,該炮也有缺點:加裝完整的裝甲駕駛室和裝甲炮塔,其防護性能大大提高。不過這樣一來,其作戰全重也飆升到了34噸;

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之後,「諾拉」不僅成功裝備塞爾維亞部隊,而且還出口到緬甸、孟加拉、肯亞等國:炮塔安裝在底盤後部,炮塔上安裝有52倍口徑155毫米火炮。整個武器面向底盤後方安裝,在行軍過程中通常轉向前方,當部署至發射陣地時朝向後方發射。該炮共配備36發分裝式155毫米彈藥(包括彈丸和裝藥)。該炮配裝的是自動彈藥裝填系統,先裝填彈丸再裝填裝藥,可提高射速。該炮的最大射程取決於彈丸/裝藥組合方式,它發射增程全膛底排彈時射程可達41.2千米。該炮未來將能夠發射增速彈丸,使射程達到65千米,此外還可發射雷射制導炮彈。該炮僅需1分鐘便可進入戰鬥,同樣也可在大約1分鐘的時間內撤出戰鬥;

目前,塞爾維亞的設計師們又在裝甲型諾拉B52的基礎上研製了全新的「亞歷山大MGS-25」型卡車炮,其為了減輕重量用一套更加自動化的火炮裝彈機構代替了原先的炮塔。安裝在火炮左右兩側的兩個左輪式的彈鼓,分別用來裝填炮彈和發射藥。「亞歷山大」是完全自動化的,炮彈從駕駛艙內遙控裝填,炮組成員無需下車即可完成射擊任務;

「亞歷山大」採用德國曼恩8×8軍用卡車底盤,卡車柴油發動機和傳動機構位於駕駛室的後面和下面。該車最高車速9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約800千米,爬坡度60%,過側傾坡度為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牆,越壕寬1.2~1.5米,涉水深約1.2米;

通常情況下,3名成員不需要離開裝甲保護的駕駛艙就可以操縱火炮射擊。其設計理念與瑞典「弓箭手」自行火炮相似,不過其炮尾自動裝彈機和彈藥艙的體積比「弓箭手」小。該炮戰鬥全重約28噸,炮向前時車長11米,車寬2.3米,車高3.5米。駕駛室前防彈玻璃風擋下方左右兩側各有兩具煙幕彈發射器。駕駛室頂部右側有一挺自衛用的12.7毫米機槍,平時槍管向後用繩子固定住,射手需要打開艙蓋探身車外操縱機槍射擊。155毫米炮彈重43.5千克,最大射速6發/分,該炮具備360°環射能力;

這種155毫米榴彈炮有兩種版本。其中一種火炮藥室容積為23升,與北約標準155毫米彈藥兼容,最大射程(標準炮彈)30千米,火箭增程炮彈射程為42千米和60千米。第二個版本藥室容積為25升,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達70千米;

「亞歷山大」可以實現直瞄或間瞄射擊,火炮身管後部右側配有光電式瞄準具,可將視頻直接傳輸到車內顯示屏上。它可以發射各種類型的彈藥,包括高爆殺傷彈、火箭增程炮彈、煙霧彈、照明彈,以及裝有反坦克或殺傷子彈藥的子母彈等。據悉,它還可以發射精確制導的反坦克彈藥。「亞歷山大」的全自動裝彈機的彈鼓內共有12發炮彈,可通過自動化設備重新補彈(據說還有12發備用彈藥)。該炮具備多發同時彈著能力:可以在25千米的射程內發射4發炮彈,每枚炮彈飛行彈道不同,使所有炮彈能夠同時到達目標。火炮系統有4個穩定用的液壓駐鋤,可將車體撐起,使火炮可以向任何方向開火。駐鋤在行軍狀態時收折起來,與地面呈直角,緊貼車身。為降低車高,火炮可穿透駕駛室頂部,炮管超出車頭約1米。

該炮有很短的重新部署時間,能迅速離開開火位置,以避免反炮兵火力打擊。該炮的裝甲駕駛艙可保護乘員免受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襲擊。車輛能承受6千克TNT炸藥在車體下面的任何地方爆炸,車內還有一套三防系統。「亞歷山大」車載炮具有獨立作戰能力,自動精確地定位/定向、自動修正炮位傾角,車內配有彈道計算機和數據通信電台,可以在無測地準備的陣地上迅速獨立完成射擊任務。該炮的操縱室內備有圖像顯示裝置、計算機控制台、數據存儲器、慣性導航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等。發射車計算機錄入射擊數據信息後就能算出射擊參數,通過數位訊號使火炮瞄準目標。火炮採用自動操瞄,由火控計算機自動進行彈道解算,只需按一下調炮按鈕,就可以自動調炮瞄準到位——操瞄自動化把乘員從傳統的操瞄動作中解脫,集中精力進行監控和決策,提高作戰效能。此外,操縱室具備在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其車載語音和數據通信系統可為炮兵射擊指揮中心提供及時的通信傳輸數據。由於該炮配備先進的車載導航定位系統、通信系統以及計算機火控系統,因此具備快速進出陣地「打了就跑」的能力。

「亞歷山大」最大的問題在於北約化:它的許多電子設備、配件、傳輸數據鏈、衛星定位/導航等嚴重依賴北約系統,甚至為了出口大量直接採購北約化制式裝備——錢是掙到了,命脈也被北約抓在手裡:緬甸採購的諾拉火炮,它就無法有效使用北約軍用級別的衛星導航系統,效率大大折扣——緬甸後期還是採購中式輪式榴彈炮:避免戰時被卡脖子;

亞歷山大」另外一個缺陷:缺少可靠的精確制飛彈藥,也缺少精確反坦克能力——2/3模製導末敏彈、衛星制導炮彈、雷射制導炮彈、無人機炮彈等高精尖彈藥——它們都是北約嚴密封鎖的彈藥,塞國自行研發能力有限!所以,即便塞爾維亞人將它部署到作戰地域,它的威力為會受到限制;

目前,局勢緊張的科索沃已經讓巴爾幹半島進入准戰爭狀態,北約嚴厲警告塞爾維亞: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很高——雖然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表示,科索沃北部和梅托希亞的塞族人將於12月29日早上開始拆除路障;

塞爾維亞政府科索沃和梅托希亞事務辦公室主任佩塔爾∙佩特科維奇早些時候表示,武契奇總統呼籲科索沃境內的塞族人結束對自封共和國「當局」的抗議活動,並向這些塞族人保證不會受到迫害。

也就是說,塞爾維亞再次屈服北約:俄羅斯派遣的傘兵部隊只能表示一種態度,它不能為塞爾維亞作戰!那麼,塞國陸軍只能依靠其他國家的技術援助升級了:18門的裝備數量已經是軍費的極限了,塞國陸軍的1、2、3、4四個作戰旅、一個混合炮兵旅也就這點輪式155mm火炮,根本不能形成對北約優勢空軍的殺傷力,除非它們發揮游擊戰的特性——這就需要可靠的炮兵群指揮/控制系統、精確制飛彈藥了!

塞國陸軍的炮兵指揮/控制系統源於俄軍體系:再加以適當的數位化升級,它的功能比較落後!因此,塞國陸軍必須進行全面的集團軍自動指揮控制系統升級(包括炮兵、陸航等兵種),然後引進精確制飛彈藥的技術和生產線,完成數據鏈系統的改造(北約不可取)等,這樣才能發揮小國陸軍的精確打擊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