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沒有它,全國僅有600人,總理問耍清川:你是少數民族嗎

墨汁兒 發佈 2023-01-09T11:37:55.082497+00:00

中國人的姓氏源遠流長,紛繁複雜。與擁有上千萬數百萬人口的一些大姓相比,有些姓氏人口非常稀少,其稀罕程度堪比大熊貓,彌足珍貴,被坊間稱為「寶藏姓氏」。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中國人的姓氏源遠流長,紛繁複雜。與擁有上千萬數百萬人口的一些大姓相比,有些姓氏人口非常稀少,其稀罕程度堪比大熊貓,彌足珍貴,被坊間稱為「寶藏姓氏」。

上面這個字,讀 shuǎ,大家都認識。平時的生活中,以耍組成的詞語很多,很常見。比如玩耍,耍猴,耍大牌,偷奸耍滑......見到位帥哥美女什麼的,你內心肯定也是想上去跟人家耍一耍朋友

「耍」字,上面一個「而」,下面一個「女」。根據《說文解字今釋》第1294頁的注釋,面頰上的鬚毛是「而」之範式,「而」、「女」兩範式疊加,那就是「女人裝扮上鬍鬚」。想想看,一位漂亮的小姐姐,沾上假鬍子,這不是唬弄人嘛!你這是要耍哪樣?

《漢字字源》提供了另一個解釋,即用面頰上的鬚毛戲弄女子。這個就很有點曖昧了,用鬍子扎女孩子,後面會發生什麼不多解釋。

「耍」是漢字的常用字,但是,用來做姓氏,就屬於稀有了。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耍」姓人口數僅600餘人,全國排名1445位,位於「遵」姓之後,「楓」姓之前。姓耍的人,在山西臨汾、河南衛輝、台灣台東等地均有分布,由於耍清川將軍在遼寧大連離職休養,大連自然也有姓耍的人。耍姓最集中的一個地方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郇封鎮雪莊村,村中有400多口人都姓耍,人數僅次於史姓,是該村排名第二的大姓。

耍姓姓氏奇特,如何形成,從何而來,沒有任何文字記載,至今不可考,成為一個待解的歷史之謎。關於耍姓,更多的只是一些猜測和傳說

第一種說法,商代有一個諸侯國」而「,商滅亡後該國的後人改而姓為耍姓。

修武縣是一個很古老的縣。早在武王伐紂時,周武王率大軍來到修武,在這個地方整頓兵器,等待其他造反的諸侯前來匯合。

後來,像托塔天王,哪吒,雷振子等等紛紛趕到,姜太公召集大夥開會,一致推舉周武王當盟主,大軍開拔,向著商王的都城朝歌進發。至今,在修武縣城外還有一個大土堆,名為武王會盟山。

商王得知有人造反,但是商朝的大軍主力這個時候正在山東那兒攻打東夷人,一時趕不回來勤王,於是匆匆將大批奴隸武裝起來,從都城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出發前來迎戰。

兩支軍隊走到了牧野這個地方相遇,牧野即現在的河南衛輝,距離修武和朝歌距離差不多,大致都是50公里左右的距離,在那兒爆發了著名的牧野之戰。戰鬥激烈而殘酷,姜太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商王的奴隸大軍叛變了,轉而投奔了周武王。兩路大軍合兵一處,殺向朝歌,商朝滅亡,偉大的周朝建立。

第二種說法,耍姓是女真人完顏氏的一個分支。因獲罪滿門抄斬,其中一人逃了出來,流落到修武,改姓耍隱居起來。

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間,宋朝時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女真人武力值爆表,與宋聯合滅了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後來又發兵滅了北宋。

河南焦作古稱山陽。中國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稱陽,山之北、水之南稱陰。地球的北回歸線以北,朝南的一面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照;由於地球自轉和引力作用,水流對河的南岸侵蝕更嚴重。因為此,古人一般都選擇在陽的一面聚居。長此以往,我國的很多地名中都帶陽,比如洛陽、南陽、襄陽、耒陽、益陽等等,而地名中帶陰的則很少。

山陽,在太行山東南,大沙河以北。古黃河河道,從大沙河進入衛河,在華北平原形成了一大片沼澤地,稱為大陸澤,而後再流入大海。黃河此後又經歷了數次改道,最後奪淮入海,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沒有了黃河來水,大陸澤逐漸乾涸萎縮,形成了肥沃的千里華北大平原。現今華北各地的很多小湖泊小水面,如白洋淀等,就是古時候大陸澤留下的影子。古代另一個很著名的沼澤地雲夢澤,消失得並不那麼徹底,雖然留下了江漢平原,但也給湖北留下了千湖之省的美名。

曹丕篡漢後,漢獻帝被改封為山陽公,被害死後就埋在了焦作。在焦作的古山陽城遺址附近,還留有漢獻帝陵,只是早已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留著一座巨大的封土堆訴說著大漢雄風。

魏晉時期,政治崩壞,很多文人逃避現實,寄情山水。焦作市緊依南太行,有山有水,成為很多文人騷客的隱居地,最著名的就是竹林七賢。

雪莊村地處平原,北距著名景區雲台山僅20公里,可以說一抬腿就能進山,是個非常適宜避禍隱居之處。雲台山就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地方,景區的茱萸峰是遊人必去的打卡地,而景區的子房湖,傳說是張良輔佐劉邦得天下後隱居的地方。

傳說完顏氏家族中逃出來的那一人來到雪莊村隱居,為了紀念常年白雪覆蓋的家鄉,將此地起名雪莊。為逃避政敵追殺,從此改姓耍,取名耍千中。「『千』和『遷』是諧音,意思是遷居中原。後生四子:耍存仁、耍存禮、耍存義、耍存智。之後繁衍數百年,才有如今600耍姓後人。

這個傳說還有個變種,將時間往後推到了明代,人物也由女真完顏氏改成了明朝時期的一位高官,其他都差不多——滿門抄斬,家族中有一男丁逃出,來到修武雪莊村,改姓耍隱居避禍。

第三種說法,耍姓的祖先是元朝皇室的一個分支,分封到修武這一帶。明軍北伐後,來不及逃亡漠北,只好改姓隱居起來。

傳說這位元朝皇室為了不被漢人攻擊,脫下了王爺的服裝,穿上漢人衣裳。由於久居中原,漢話早已說得流利,唯一的區別是名字。但是他又怕改了漢姓後,其後代因歲月久遠,忘記了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所以遲遲拿不定主意改什么姓。

這一天他的小孫子跑來,嚷嚷著要夫人帶他去外面玩,嘴裡一直喊著」我要去外面玩耍,去外面玩耍......「,他靈光一現,」玩「字拆分開來從右往左念,可不正是元王!後世的子孫從這個玩字,當能悟出自己元朝皇室的後代。

他的夫人想得更細一些,說」玩「字太明顯了,官府的老爺們都是讀書人,喜歡玩心眼,他們一看」玩「這個姓,定會懷疑我們的身份。玩耍相連,我們不如取玩耍後面的那個耍字當姓,這樣後代們看到耍字,就會想到玩字,想到了玩字,就明了了自己是元王的後代,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從此,耍姓這一族就在雪中村世襲繁衍,開枝散葉。

傳說往往有歷史的影子。這三個關於耍姓來源的傳說,考究歷史的話,第三個傳說似乎最接近真相。

元代,包括修武在內的懷孟一帶,確實和皇室有很深的淵源。元初,據《元史》和《懷慶府志》記載,這裡是忽必烈的「湯沐邑」(國君等收取賦稅的私邑)。元仁宗在即位前,曾陪生母在懷州居住了三年,他當皇帝後,為了表示吉慶,將懷孟路改為懷慶路。

到了明清,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為黃河以北三大府。近代,由於道清鐵路的修建,修武縣焦作鎮成為道清鐵路局的所在,道清鐵路與京漢鐵路的交匯點選在了新鄉,僅僅不到半個世紀的光景,輝煌了數千年的古懷慶府、衛輝府迅速被下屬的焦作市、新鄉市取代,只有彰德府勉強成為了地級市——安陽市。

在元代,元朝的皇室對懷慶一帶優渥有加。

其一,大力興修水利

中統元年(1260年),名臣譚澄任懷孟路(懷慶府)總管,《元史》記載:「歲旱,令民鑿唐溫渠,引沁水以灌田,民用不飢,教之種植,地無遺利」。

太保劉秉忠在和忽必烈談論各地郡守時說:「若刑之張耕,懷之譚澄,何憂不治哉?」由於啟用良吏,大力開展水利設施建設,使宋金以來凋敝的農業生產迅速恢復,人口大量增加,元至元七年(1270年)「遷懷孟新民一千八百餘戶居河西」進行屯田。

其二,重視教育。

官府重修文廟,興辦義學,鄉里文風鼎盛。整個懷慶府,一直到現在,均甚重視教育,每年的中考、高考都有不錯的成績。

在元代,僅修武縣就有薛澍和逯魯通過科舉入仕,成為元代重臣。薛澍還娶了元朝皇帝的公主,人稱「薛駙馬」,他任吏部尚書兼掌五部事,有「元天一柱」之稱。

其三,興辦屯田,減免賦稅。

《平章政事關關墓誌》(張翥書)記載,元朝在此的守將關關「綏輯流散,務屯種」,「少暇乃捐己資,起義塾,來學者延師教之」。可見,元朝派至此地的官吏還是做了不少好事。

元末,紅巾軍大起義。元朝出了位著名的軍事將領察罕帖木兒及其養子擴廓帖木兒,懷慶府成為察罕帖木兒的勢力範圍。

在當地,留下了這樣一個傳說:察罕帖木兒率領的元軍精銳相當能打,與朱元璋的農民軍在懷慶府展開激烈拉鋸。戰爭期間,雙方都讓百姓們掛上擁護他們的牌子,元朝軍隊來了,百姓做塊木牌「保境安民」,起義軍來了,老百姓再做塊木牌「驅除韃虜」。

後來,雙方進出太頻繁了,有人圖省事,就在木牌的正面寫上「保境安民」,背面寫上「驅除韃虜」,誰來了把牌子翻一下就可以了,此即「兩面牌」,周圍的百姓見了也紛紛效仿。這就是「兩面派」的來歷。

有一次,大將常遇春攻了過來,恰巧有一塊牌子從門上掉下來,恰巧落在大將常遇春馬前,恰巧是」保境安民」這一面。常遇春連續翻看了幾戶的牌子,均是兩面牌,由此識破了百姓的機關。

勃然大怒的常遇春將此事報告給朱元璋,朱屠夫立即下令常遇春把懷慶府地區的百姓斬盡殺絕。常遇春領命後,率軍向懷慶地區殺去,見人就殺,雞犬不留,來來往往殺了三個來回。此後,又將元寶放在大街上,第二天前來察看。如若發現元寶少了,就證明還有活人,接著又殺,直到懷慶地區百姓都被殺光了,常遇春才罷休,這就是三次血洗懷慶府的故事。

朱重八登基當了皇帝後,下令從未遭受兵禍的山西洪洞縣往懷慶府移民,由此開啟了洪洞縣大槐樹下的那段歷史。

傳說中的拉鋸戰雖然有誇張的嫌疑,但是也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原地區戰爭的頻繁和民眾對那段戰爭歷史的集體記憶。

由於元朝對懷慶地區的政策相當好,派去的官吏也多是有為能幹之人,所以民眾對元政權普遍存在好感,這就出現了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孟州復叛,官吏皆滔沒」。第二年正月丁酉「大將軍徐達遣指揮張煥將兵萬餘人,取孟州山寨」,平息了叛亂(《明太祖實錄》卷37卷)。

這就可以理解百姓掛「兩面牌」,其實是對破壞自己安定生活的朱明政權的排斥和仇恨,也表現了對元朝政權的懷念。

大明朝對懷慶府確實持歧視態度,明朝一代,懷慶府的賦稅是河南八府中最高的。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河南八府,而懷慶地獨小,糧獨重。」《懷慶府志》卷5《田賦》中,何瑭(懷慶府進士)說:「懷慶田土較河各府最狹,而稅糧最多;其民之田,亦可知矣。」

民眾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於是就以民間傳說的方式將其歸咎於明軍攻打懷慶府不利,奪得天下後,朱元璋遷怒百姓,增加了懷慶府三倍的賦稅。明代河內知縣王以在《災傷圖序》中說:「高皇帝削平禍亂,懷府守鐵木兒抗王師。已而高皇帝定鼎,按懷慶額賦而三倍之。」這個說法此後被清代和民國年間編撰地方志的纂修者因襲,康熙三十四年《懷慶府志》:「懷慶之賦之重,蓋出於明太祖一時之怒雲」。

也因為此,朱元璋在懷慶府民眾心中便是個喜怒無常、蠻不講理的人物,進而在「三洗懷慶府」中被描繪成嗜血成性、殺人不眨眼的大魔王。

更改漢姓在此隱居,躲避追殺,雖然能瞞得住官府,但是瞞不住長期在本地生活的百姓。由於朱明王朝對當地人曾「助鐵木耳(爾)守,以抗王師」,對懷慶人民施以強制移民和增加賦稅的報復,使得懷慶民眾懷念元朝,痛恨朱明,不僅沒有對留下的蒙古人群起而攻之,而是有意保護。沒有人去官府告發,使得隱姓埋名成為可能。

以此觀之,耍姓先祖為遺留在修武的元代貴族,不是沒有可能。至於究竟是忽必烈或者元仁宗的旁系子孫,還是守將察罕帖木兒的後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地處平原的河南省,自從黃帝東出函谷,在遠古時代就是部落落腳的首選之地,而部落又是我國姓氏文化的起源,所以河南也是我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源自河南的除了一百多個我們常見的姓氏外,人們還推選出河南十大罕見姓氏——歹留舉,歲曉欽,伽建立,怯富申,耍菊梅,灣保英,揣建勇,漫學斌,遵曉鶴,豁金周。其實,在河南的寶藏姓氏還有許多未能列入,比如與耍姓同在修武縣的還有一個「抄」姓,傳說其祖上也是蒙古貴族。

如今,「耍」姓人,無論是生活習性和服飾語言都完全和漢人一致,人口統計也列為漢族。耍姓雖然人口少,但是也出了一位英雄,把美國鬼子耍得團團轉。

上篇文章講到志願軍三十九軍115師343團四打老禿山,指揮戰鬥的耍清川團長親自去敵後346高地偵察(即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延年與美軍激戰的那個高地),精細籌劃和準備,指揮部隊全殲美軍一個加強連250餘人(此戰實際殲敵近400人),成為我軍進攻戰鬥的模範戰例。

耍清川團長在擔任343團前曾任115師345團團長,一次戰役雲山戰鬥時指揮345團和師偵察工兵混合營全殲了美軍騎兵第一師騎8團團部連一部、騎8團2營一部、騎8團3營全部,二次戰役指揮兩個連抗擊了美二十五師24團的北進,為主力趕到殲滅這個美軍黑人團做出了貢獻......

耍清川後來擔任39軍副軍長、外長山要塞區司令(正軍職),長期駐守在祖國的邊關。周總理有一次接見耍清川,博學的總理對他的姓氏很感興趣。周總理問耍清川是不是少數民族,耍清川說,祖先是不是少數民族,他們不清楚,他們登記的都是漢族。兩個人就耍姓聊了很多,氣氛輕鬆而愉快......

由於沒有任何歷史文字資料留存,耍姓的起源也許將永遠是一個歷史謎團。不論怎麼說,耍姓早已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僅僅600人的耍姓人中就出了一位為國家民族立了大功的英雄,如果按照人口來算的話,這個比例無疑要遠遠高於大多數姓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