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印發了《關於推介2022年鹽鹼地水產養殖典型案例的通知》(農漁養函〔2022〕122號),大荔縣3個鹽鹼地水產養殖典型案例榜上有名,占到全省一半。
大荔縣鹽鹼地漁業開發利用包括鹽鹼地池塘精養面積約3.7萬畝,投放魚種7500噸,年水產品產出2.87萬噸,漁業總產值4.45億元,養殖品種主要有草魚,鯉魚,鮰魚,鯽魚。特種養殖有鮰魚池塘精養面積5800畝,產量3870噸;大閘蟹生態養殖面積3200餘畝,產量220噸;南美白對蝦精養面積2000餘畝,產量230噸,主要分布在范家、安仁、趙渡、朝邑四個鎮。
大荔縣鹽鹼地水土主要屬硫酸鹽型,鹽鹼地實施池塘集約化精養,工廠化養殖,推廣綠色生態立體混養,以北京健康院(大荔)品食鹽鹼地對蝦苗種培育基地、大荔縣鹽鹼地紮根漁業有限公司、大荔縣鹽鹼地范家鎮黃河大閘蟹養殖基地最為突出,主要分布在大荔縣范家鎮,主養魚有黃河鯉、草魚、鮰魚、南美白對蝦、大閘蟹等,鹽鹼地漁農綜合利用養殖主要採取蓮(草)-大閘蟹養殖3千餘畝,蓮(草)為大閘蟹創造綠色水下森林環境,也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大閘蟹的糞便促進了蓮(草)的枝繁葉茂)等。鹽鹼地水域增養殖主要給放養區人工放流中華鱉、鯉魚、鯽魚等,採取人放天養措施,不僅有效保護了自然水體,同時,也大大促進了野生水產動物的繁衍生息。
大荔縣未來規劃建設沿黃公路10萬畝現代化漁業園區,主要包括下辛標準化高效漁業養殖示範區,營北生態養殖與休閒漁業示範區,華原新品種繁育及科技創新示範區,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主要養殖大閘蟹、中華鱉、鮰魚、對蝦、鱸魚、黑魚、鲶魚等名特優水產品。台田種植冬棗、油葵、大麥、蔬菜和牧草等。實現漁農種養綜合開發,發展節能減排和生態養殖,大力推廣各種高效環保綠色養殖模式,不斷加大尾水治理工作,促進水產養殖健康。
大荔縣本次獲得推介的陝西鹽鹼地溫棚對蝦苗種生態養殖(北京健康院醫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荔食品基地)、陝西鹽鹼地池塘黃河大閘蟹生態養殖(大荔縣范家鎮黃河灘光頭水產養殖場)和陝西鹽鹼地池塘漁業生態改良(大荔縣紮根漁業有限公司)均為硫酸鹽型鹽鹼地池塘養殖。
來源:大荔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