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產」4天,他上位就打「中國牌」

環球人物雜誌 發佈 2023-01-13T01:06:22.467552+00:00

2023年伊始,美國政壇上演了一場「百年一遇」的尷尬鬧劇——美政壇第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難產」。然而原本「走過場」的投票卻僵持了4天,直到第十五輪表決,麥卡錫才當上議長。

他「能屈能伸」,

要做的就是「迎合他人」。


作者:毛予菲



2023年伊始,美國政壇上演了一場「百年一遇」的尷尬鬧劇——美政壇第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難產」。


中期選舉後,民主黨輸掉眾議院,「瘋狂的南希·佩洛西」即便再留戀權位,也只能灰溜溜下台。共和黨拿下222個席位,成功控制眾議院。作為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的凱文·麥卡錫,接任眾議院議長本應沒有懸念。


然而原本「走過場」的投票卻僵持了4天,直到第十五輪表決,麥卡錫才當上議長。這場「難產」鬧劇打破了美國的歷史紀錄,成為自南北戰爭後16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眾議院選舉投票。


長期研究美國國會的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在文章中稱,自己「看得大呼驚訝,無異於古生物愛好者開車撞到了猛獁象」。彭博社則稱,麥卡錫正遭遇「百年一遇的羞恥」。


剛上任沒幾天,麥卡錫就打起了「中國牌」。


1月1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65票對65票的壓倒性表決結果批准成立「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專門負責「美中競爭」事務。


「在主觀動機上,麥卡錫可能在對華等外交事務上更極端,全世界都須對此保持警惕。」刁大明向《環球人物》記者分析道。


一個小木槌引發的混戰

無論對於麥卡錫還是美國國會,剛剛過去的這一周都無比艱難。


1月7日凌晨一兩點鐘,麥卡錫終於當選議長。他接過議長權槌,跟台下睡眼惺忪的議員自嘲:「這(勝選)很容易,對吧?」


1月3日,國會議廳內的第一輪投票,所有人傻眼:麥卡錫203票,民主黨推出的傑弗里斯212票。民主黨將所有選票都投給了傑弗里斯,共和黨內卻發生了嚴重跑票。


第二輪投票,傑弗里斯212票,麥卡錫202票。第三輪,傑弗里斯212票,麥卡錫201票……眼看票數不增反減,麥卡錫的臉色越來越鐵青。


·麥卡錫在第十一輪投票後仍未當選。


直到1月6日,麥卡錫說服了15名反對他的黨內議員,僵局才開始鬆動。


在第十二輪投票中,麥卡錫獲213票。第十三輪投票,他獲214票。第十四輪投票,在麥卡錫只差一票就能當選的關鍵時刻,共和黨籍議員馬特·蓋茨再一次投下棄權性質的「出席票」。



·1月4日,美國國會大廈內,記者等待著議長選舉投票結果。



局面越來越混亂。據美媒報導,「現場議員對一輪輪無休止的投票感到厭倦」。


加州民主黨籍議員戈麥斯把4個月大的孩子背在胸前,引發一陣笑聲。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議員梅絲抱著寵物狗投票。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議員凱馬克把爆米花、毛毯和啤酒帶到了國會山。還有人在現場祈禱,希望趕緊結束……


戲劇性一幕就此上演。


蓋茨「攪局」,麥卡錫氣得臉色發白,起身走向他,勸他改變立場。蓋茨根本沒有退讓的意思,還伸出手指跟麥卡錫互嗆。


·1月6日,眾議院議長選舉第四天,麥卡錫與蓋茨爭吵起來。


兩人發生爭吵,另一名共和黨籍議員也加入「罵戰」。有人擔心事態升級,趕緊捂住了他的嘴。會議廳內的議員們發出驚呼聲,有人大喊:「保持文明!」麥卡錫垂頭喪氣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鬧劇該如何收場?


僵持不下時,遠在海湖莊園的美國前總統川普跟蓋茨通了電話。終於,蓋茨被川普「說服」,放棄和麥卡錫作對。「在政治極化的美國,打破僵局必然是靠共和黨內部的妥協與勾兌。」刁大明向《環球人物》記者分析道。


1月7日凌晨的第十五輪投票中,麥卡錫最終以一票優勢勉強當選。


勝利來得「實在不易」。為了說服黨內反對者,麥卡錫不惜為自己戴上了「枷鎖」。他做出一系列重大讓步,包括將提出罷免議長動議的眾議員人數門檻從5人降至1人,並承諾讓更多極右翼議員在眾議院重要委員會中任職。


這些妥協被《華盛頓郵報》稱為 「魔鬼的交易」。民主黨籍眾議員麥戈文挖苦:「麥卡錫已經放棄了一切,包括尊嚴。」


「最佳國會變色龍」上位

在金錢至上的美政壇,麥卡錫上位「另闢蹊徑」。他能坐上「第三把交椅」,憑藉的是「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


1965年,麥卡錫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名消防員,祖父擁有一個很小的牧場。成年後,麥卡錫當過工人,還開過一家三明治店。1987年,22歲的麥卡錫賣掉了這家店,用得到的錢去加州州立大學讀書。


大學期間,麥卡錫認識了改變他命運的「伯樂」、時任共和黨議員比爾·托馬斯。麥卡錫追隨托馬斯進入共和黨,從實習生成長為托馬斯身邊的長期議員。


2002年,37歲的麥卡錫當選加州眾議員,2007年進入國會接下托馬斯眾議員的位置,繼承了其政治遺產。


·麥卡錫。


自打進入國會,麥卡錫就瞄準了眾議長的寶座。他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發揮到極致。

比如,麥卡錫能叫出所有議員家人的名字,甚至知道議員孩子的生日。他時常出現在國會健身房等非工作場合,製造機會與同事「偶遇」,和他們攀談交心。他還總能在合適的時間講出合適的話,讓對方感到愉快。


不過,麥卡錫雖在國會混得如魚得水,卻並不受愛戴。一名在眾議院工作的知情人士曾對美媒說:人人都知道這句話——麥卡錫真正關心的只有自己。


他「能屈能伸」,要做的就是「迎合他人」。但政治理念、政治信仰甚至政治底線,這些對麥卡錫而言都「不存在」。只要有好處,他就願意做出承諾,或者去結盟。因此,美國媒體將麥卡錫比喻為「最佳國會變色龍」。


2013年美劇《紙牌屋》開拍,主演凱文·史派西找到麥卡錫「取經」。麥卡錫後來承認,自己曾帶史派西在國會「體驗生活」。史派西得出的結論是:「國會山的政客都是演技拙劣的演員。」


·

《紙牌屋》劇照。


此次投票,反對麥卡錫的人幾乎都來自共和黨內的一個極右翼小團體自由連線黨團。他們認為,麥卡錫此前在制衡拜登政府時太軟弱,抱怨他「見風使舵、不值得信任」。


「按照麥卡錫自己的話說,他父親常告訴他:不在於開始如何,要看結果如何。新世紀以來,加州成為民主黨大本營。在如此基本盤下,麥卡錫十分擅長跟民主黨妥協、勾兌。」刁大明說。


「歐巴馬執政後期,麥卡錫升至多數黨領袖位置,與埃里克·坎托、保羅·瑞安並稱為共和黨內的『三個火槍手』。他們推出『青年火槍手計劃』,為共和黨推薦年輕人才。這3個人其實各有不同,坎托強調意識形態,極其保守,瑞安是一個政策派,熟悉財稅等領域,而麥卡錫善於溝通、左右逢源。他們一個瞄準方向,一個確定政策,一個負責操作。然而現在,既不是理念派、又不是政策派的麥卡錫並不適合嚴重極化的美國政治生態。」


麥卡錫見風使舵的本色,也在他與川普的交往中盡顯。


麥卡錫進國會的前10年,從未偏離共和黨傳統。2015年前後,最具民粹色彩的川普出現在政治舞台。身為建制派的麥卡錫,最初對川普有些抗拒。然而在見識過川普強大的煽動力後,麥卡錫就成了川普的鐵桿擁護者。


·麥卡錫(左)與川普。


川普當選總統後,麥卡錫更是變身他的「政治保鏢」。2020年拜登勝選,麥卡錫和川普「一個鼻孔出氣」,簽署了要求最高法院推翻選舉結果的文件。


然而2021年國會山騷亂爆發,麥卡錫害怕再鬧下去,自己也會被拖下水。他立即在共和黨內召開秘密會議,定好了逼迫川普承認敗選的計劃。結果電話遭監聽,內容被泄露,麥卡錫態度又發生大轉變,趕緊登門向川普道歉,以求和解。


·麥卡錫(左)與川普。


正是靠著不斷改變立場,麥卡錫在國會站穩了腳跟。此次當選後,麥卡錫不忘再次表示感謝:「我認為任何人都不應該懷疑他(川普)的影響力。」


「可能成為美國人民的噩夢」


一片混戰後,麥卡錫終於要開工了,但他並不被看好。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稱:「麥卡錫夢寐以求的工作可能變成美國人民的噩夢。」

麥卡錫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分歧嚴重的共和黨。


刁大明說:「拒絕為麥卡錫投票的共和黨自由連線黨團成立於2015年,基本上延續了歐巴馬政府時期崛起的『茶黨』運動的極端保守與反建制派力量。正是『茶黨』開啟了共和黨的巨變,為川普上位提供了舞台。如今他們繼續製造鬧劇。」


有評論認為,這個區區二三十人的組織,能通過「抱團投票」操縱國會。「這些人沒能力成為『造王者』,卻對自己『毀王者』的身份沾沾自喜。」


2015年10月美國時任眾議長博納辭職,就是該組織的「標誌性成就」。麥卡錫若不想像博納那樣黯然下台,只能讓自己變成被自由連線黨團挾持的「人質」。


·

1月7日,麥卡錫當選議長後,向媒體發表講話。


麥卡錫與極右派的「魔鬼交易」,給美國國會留下了一地雞毛。他作出多個關鍵讓步後,眾議長的權力被削弱,掌控眾議院變得艱難,未來眾議院更容易陷入致命混亂。舒默甚至警告說,這些利益交換未來將導致聯邦政府停擺或債務違約,給美國帶來「破壞性後果」。


刁大明認為,在極右派的掣肘下,麥卡錫主導的國會共和黨人必然會更積極推動極端議程,無所不用其極地對拜登政府展開攻勢。


麥卡錫早早放言要跟拜登清算舊帳,比如調查阿富汗的混亂撤軍以及對烏克蘭援助是否存在「貓膩」,還暗示要彈劾拜登。


·

一片混亂中,美軍撤離阿富汗。


刁大明總結這場議長「難產」鬧劇的背後原因,「從總體上看,背後有兩條最為關鍵的主線,即美國兩黨政治的高度極化與各自黨內的碎片化。這兩條線索的交錯,積累出的必然是持續上演的政治危機。」


令人玩味的是,比15輪投票還嚴重的前一次議長「難產」,即從1859年12月延續到1860年2月的第36屆國會議長選舉投票,共44輪。一年後,南北戰爭爆發。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北方工商業與南方農業種植業及其背後利益的深度矛盾。


「在當今的美國,不斷累積的政治對抗和社會分裂正以一種不完全暴力的方式顯現出來,整個國家正在經歷一種所謂的『冷內戰』,這種混亂與病態可能將持續很長時間。」


總監製: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睿 凌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