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培養孩子的性格,一定要趁早,最好在6歲之前

現代家長微平臺 發佈 2023-01-13T22:07:55.610715+00:00

李玫瑾教授李玫瑾: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李玫瑾: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稱職父母三要素


記者:眾所周知,我國的《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確規定了父母對孩子有監護和教育的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父母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我們權且稱這樣的父母為「問題父母」。您認為這樣的問題父母分哪幾種類型?


李玫瑾:僅就親子關係而言,問題父母分為三類,一是生而不養,二是養而不教,三是教而不當。其中,生而不養是最令人氣憤的,孩子受到的傷害也最嚴重。


記者:那麼,稱職的父母是怎樣的?


李玫瑾:我認為,稱職的父母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在孩子完全不能獨立的時候給他快樂和舒服,當他依賴你的時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資本,所以,父母一定要付出時間和精力自己帶孩子。


每天陪孩子玩,每晚給他講故事,哄他睡覺,他生病了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日久天長,父母就會與孩子建立情感的聯結,而情感聯結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第二,早期教育要恩威並施。


孩子3歲前得到父母的照顧,這是恩;孩子3歲以後,父母要在孩子面前立威。


這個「威」,不是讓孩子懼怕,更不能靠打罵來立威,而是當父母板起臉來的時候,孩子要有所收斂,知道這是行為的界限。


第三,建立正確的觀念。


什麼是「觀念」?「觀」就是眼耳鼻舌等感官知覺到的,「念」就是把知覺到的結合起來形成的想法。


現在有很多高智商的人犯罪,他們不是沒有知識,而是缺乏正確的觀念。而觀念主要是父母給的。


比如電視報導了一樁校園霸凌事件,父母在吃飯的時候討論此事,孩子在聽。父母的討論不能僅限於憤怒、指責、感嘆,而要向孩子傳達這樣的觀念:欺負人是不對的,嚴重的構成犯罪,打架不值得提倡,同伴打鬧要注意不能擊打某某部位,被欺負時如何應對,等等,越全面越好。孩子就是在這樣的場合形成的正確觀念。


記者:現在的年輕父母都非常忙,真的沒辦法每天陪孩子,又不能不工作,畢竟還要生活,於是請祖輩或保姆幫忙。請問這兩種方式有哪些弊端?


李玫瑾:我認為,在孩子6歲以前,父母一定要儘量多地陪伴孩子。父母在其他事務上做出一些犧牲是值得的,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如果把孩子交給祖輩撫養,就要冒孩子被溺愛的風險,除非祖輩具備充足的家庭教育專業知識。如果請保姆一對一地照顧孩子,同樣有風險,因為很難有人在一旁行使監督之權。


記者:如果孩子從小缺少陪伴,後果是什麼?


李玫瑾:從小缺少陪伴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心理學界早在20世紀中葉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當時,很多戰爭遺孤被送到孤兒院,他們長大以後有很多的心理問題。心理學家的調查沒有發現養育院有虐待行為。問題出在哪兒呢?深入研究發現,養育院有上下班制度,養育員照顧孩子是輪班的,因此孩子沒有與養育員形成穩定的一對一關係。從那時起,心理學界開始重視對「依戀」的研究。


父母和孩子是天然的依戀關係,如果把孩子交給祖輩或保姆撫養,孩子就會面臨不斷更換撫養人的問題,同樣有可能在未來出現心理問題。要知道,心理問題有滯後現象,即早年的心理創傷會在青春期甚至成年期暴發行為問題,患心理疾病或者犯罪。



性格培養要趁早


記者: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性格決定命運」已經成為父母們的共識,但學習成績仍是父母最關心的。請問,性格和學習成績究竟哪個更重要?


李玫瑾:我認為性格更重要。有一個博士,學習成績非常好,有一天突然說活著沒意思,想自殺,他的導師、同學以及父母都拼命開導他。導師特意請他和其他同學一起吃飯,可是飯後他連宿舍都沒回,直接從宿舍樓的窗戶跳下去了!他在遺書中寫道:「爸爸媽媽,對不起我走了……」一個已經學到博士的人心中只有自己,不會為別人包括他的父母著想,不願意給父母養老送終,這麼自私的人,學習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


記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被父母捧著、寵著,只有別人順著他的意思來,他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


李玫瑾: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不但自己要吃苦頭,也會連累父母吃苦。因此,父母必須認清這一點,不能讓孩子說一不二,唯我獨尊。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記者:對孩子說「不」,說說容易,做起來可沒那麼簡單。您能舉個例子給父母們示範示範嗎?


李玫瑾:拒絕孩子是有技巧的。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父母要捨得對他說「不」,但需注意四件事不要做:第一不要罵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在他鬧的時候給他講道理,第四不要走開,要陪伴在他眼前,給孩子一個態度。


這個方法用在七八歲的孩子身上也完全可以。


記者:比如孩子在超市鬧著要買一件玩具,父母認為不應該買,孩子不依不饒,滿地打滾兒,父母應該怎麼做?


李玫瑾:首先,拉著孩子的手或者抱起他往家裡走,不要在外面管教孩子,更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訓斥孩子。很多父母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罵孩子,等於給孩子做示範,以後遇到麻煩,孩子也喜歡當眾發飆。


其次,回到家把孩子帶進臥室,把門關上,跟孩子一對一地交流。為什麼要帶進臥室呢?因為臥室里沒有什麼危險的東西。記住,即使沒有外人,父母也不要打孩子,這是基本原則。


此時父母不要給孩子講道理,因為孩子的情緒不穩定,父母越講道理孩子鬧得越厲害。父母只需要看著孩子,明確地告訴他:


「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要鬧就鬧吧。」


然後坐在他對面,笑眯眯地看著他鬧騰。如果孩子在地上打滾,腦袋碰到床角或凳子腿上,父母千萬別去扶,一扶他會再撞,父母只需要表個態,用溫柔的聲音說:


「撞得疼不疼啊?不疼自己接著撞,反正是你自己撞的,我不管。」


孩子一看父母真的不管他,自然就不撞了。這個過程就叫較量。這樣的較量只需要一次,孩子就知道鬧騰沒有好結果,以後他就不會再這樣幹了。


記者:等孩子平靜下來再跟他講道理嗎?


李玫瑾:對,當孩子不再哭鬧,父母就可以跟他講道理了。


方法是引導孩子把想法說出來,讓他跟父母互動。父母可以對孩子說:


「你有什麼想法,能不能好好跟我說?要是真的想要什麼你說出來,告訴我想要的理由,你也要聽聽媽媽怎麼說。」


爸爸、奶奶、姥姥都可以這麼做。孩子是依賴大人的,大人不能讓孩子控制,但大人也不要欺負孩子,要給他表達的機會。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性格培養。


記者:性格培養應該從孩子幾歲時開始?


李玫瑾:孩子在18歲之前是未成年人,未成年意味著心理不成熟。培養孩子性格在孩子成年前可以做,但是這18年的影響並不均等,最重要的時間是在6歲。


我在研究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心理問題滯後反映。


也就是說,6歲之前的問題可能會到12歲才出現,它有潛伏期。為什麼會等到12歲才出現呢,因為12歲之前孩子還很弱小,沒有能力反抗父母,到了12歲,智力、體力、認知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反抗父母也有了底氣。


媒體沒少報導此類事件:父母管孩子,第二天孩子喝農藥自殺;父親不讓孩子玩手機,把手機從樓上扔了下去,孩子立刻起身跳樓……


這樣的行為,幾乎不可能發生在6歲孩子身上。所以,父母們要記住,培養孩子的性格,一定要趁早,最好在6歲之前奠定基礎。



防範犯罪莫放鬆


記者:請問李教授,父母應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談性?


李玫瑾:隨著大眾媒體的日益普及,孩子獲得信息更方便了,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可以省事了,孩子有困惑可以自己搜索相關知識,但我認為恰恰相反,信息越發達,性教育越不可少,因為孩子搜索到的信息未必是正確的。


關於性教育,不能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才開始,父母應該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引導他建立一些觀念,比如尊重女性、男女差別等。等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父母不好意思當面談,可以購買正規圖書,供孩子私下閱讀。


記者:當下,青少年犯罪越來越低齡化,您認為父母要採取哪些必要的防範措施?


李玫瑾:沒錯,近些年,刑事犯罪低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且犯罪手段殘忍,後果嚴重,趨向成人化犯罪。低齡化犯罪已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為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理提供了社會基礎。


我認為,學校法制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


造成犯罪低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處於一種不成熟、不穩定的狀態,免疫能力相對較差,不僅缺少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而且極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和一些違法行為的引誘和侵蝕,他們在好奇心和尋找刺激的心理驅使下,容易上當受騙。


此外,社會關愛和家庭教育也有欠缺:就社會而言,主要是歧視引發犯罪;就家庭而言,溺愛和缺少家庭溫暖都有可能引發犯罪。


記者:不少父母反映,現在有些中學生很講哥們兒義氣,喜歡拉幫結派、抽菸酗酒、打架勒索,故意放縱自己。在成年人看來,這些孩子已經處在犯罪的邊緣,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李玫瑾:中學生遇到麻煩通常不向長輩求助,這是他們心中自尊與獨立意識決定的,但真正離開父母、老師的指導,他們遇事往往不知所措,會本能地尋找新的依賴對象。


由於他們尚未廣泛接觸社會,新的依賴對象只能在周圍尋找,這樣,同性別、同地區、愛好相同的同齡人自然成為新的依賴對象。這種依賴夥伴,可達到無話不談的程度。


同齡人既然相互依賴,就有相互制約的問題。這種制約使得一些孩子一旦進入某個小群體,就不得不從眾,當小群體出現偏差行為時,很容易相互感染,從而導致違法或犯罪行為的發生。


一般而言,一旦未成年人結交到不良夥伴,對其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同齡人,為了獲得友誼,他們沒有是非標準,要是有一個孩子有不良想法,就有可能使其他孩子有同樣的想法。


用成年人的話說就是:孩子學壞是非常容易的。對於這類有潛在危險的小群體,家長要提高警惕,必要時積極介入。


記者:如何介入?


李玫瑾:最好的方式是與班主任聯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淡化孩子對小群體的依賴。但要注意不要走向另一個極端,粗暴地干涉孩子的私密交往。除了班集體,孩子還是需要知心朋友的。


END

作者:小單

編輯:欣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

第一時間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