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閉關鎖國嗎?為什麼還有很多中國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浩然文史 發佈 2023-01-15T23:08:46.973783+00:00

我們從前接受的中學歷史教育就說明清時期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其中又以清朝最為嚴重。這種觀點就整體來說並不能算錯,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或許還可以獨立發展,但在大航海之後,尤其是17-20世紀,清朝在閉關鎖國的前提下還能發展,這顯然是違背邏輯的。

我們從前接受的中學歷史教育就說明清時期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其中又以清朝最為嚴重。這種觀點就整體來說並不能算錯,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或許還可以獨立發展,但在大航海之後,尤其是17-20世紀,清朝在閉關鎖國的前提下還能發展,這顯然是違背邏輯的。除廣州一地作為外國來華貿易城市之外,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商人在海外進行貿易,尤以東亞日、朝等國為主。前往日本的商人一般被稱為「唐船商人」,他們在東亞海域十分活躍,成為中日兩國之間溝通的橋樑和紐帶。

一、官方允許的「紅頂商人」

在帝制時代,商人的地位相對較低,即所謂的「好吃懶做」的剝削階層。但若能得到官府的許可,其地位則可以大幅度上漲,甚至可以頭頂花翎,成為皇家允許的「紅頂商人」。此時的日本,幕府一樣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並宣布不與清政府官方進行任何來往,但對中國商人卻「網開一面」,允准其在長崎進行貿易交換。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中日兩國的貿易往來在「枷鎖」下緩緩展開。


一般來講,給商船頒發出海貿易憑證的中國官府以地方衙門為主,海關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此重要的證明僅由地方便可制定頒布,海防是清政府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對外部世界的恐懼與自保意識,使其在做任何對外決定時都十分謹慎。出海證明雖最終由地方政府頒發給商人,但在這之前還要經過中央、省總督兩道審核,最終才經由府、縣或海關到達商人手中。


那麼證明上到底包含什麼內容呢?透過證明的內容,可以了解當時的國家在關注什麼、在意什麼。在保留下來的少量文書證明中,可以看到第一項內容是有關出海船隻的大小、規格、船員人數,以及是否攜帶違禁物品。第二項內容則是要填清出海商人的人際關係與貨物種類,以便出事後能迅速對其進行調查。第三項則要寫清楚出海以及歸來時間,載回的貨物種類也要寫得明明白白,以便官府查驗。通過此三點可以清晰地看出,官府即使允許商人赴日貿易,但對他們十分不信任,要盡最大可能對其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


二、前往日本的「唐船商人」

在清代中國,很少有商人能夠遠赴歐洲進行貿易,他們出海的主要目的地即近鄰日本。問題是中國商人的行動不僅受到中方的嚴格管制,也同樣受到日方的限制與管理。這就使得赴日的中國商人不一定全都能順利完成經貿往來,只有拿到日方「信牌」的商人才被允許進行貿易。1719年,一位名為林元祿的中國商人率船隊趕赴日本,但他於前一年赴日貿易時,被發放的信牌卻不翼而飛。儘管林元祿多方辯解,稱他回國時因為種種原因而丟失信牌,但這個理由顯然沒有被日方採納。不得已林氏只得率眾返回中國,白白搭上了人力與時間成本。


正是由於信牌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才出現了中國商人獲得中方證明易,而獲得日方信牌難的奇特景象。於是信牌在國內也成了熱門的搶手貨,各種爭端層出不窮,前文提及的林元祿信牌丟失事件,按他的說法,就是另一位名為林采若的人通過卑鄙的手段奪取了他的信牌,進而導致他無法赴日經商。而這種糾紛往往跨越了國家的界限,成為中日兩國共同參與的訴訟案件。清政府認識到信牌的重要性,下令鼓勵各商隊之間信牌「共享」,但這反而加劇了圍繞信牌的爭奪,清政府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也只能選擇以日方處理為依據。

日方的做法則更直接,首先是沒有信牌的商人一律不准進入長崎港口,就如同林元祿一樣,只得空手而歸。隨後日方再根據已有的紀錄來確定究竟誰是信牌的主人。而且日方是允許信牌的主人發生變動的,這就意味著日方在很大程度上是憑牌認人,誰有牌誰就可以進,無牌說什麼都不能進。

三、遭「剝削」的中國商人

由於「唐船商人」是赴日進行貿易活動的,所以相較於中國政府,日方對中國商人的影響與盤剝更為嚴重。其中有一條十分「狡詐」的規定,即中國商船的貨物,只要是在長崎港口掉落,就可以被日方所據有。這促使許多日本人想方設法從中國商船中攫取財物並占為己有。照理來說,作為國家政權的代理人,官府是不會做出如此「下三濫」的舉動的,但問題是,日本官府並無力也無心管理貿易的具體工作,這就為底層小吏從中謀取利益提供了絕佳空間。

除了從中國商船中拿取貨物外,日方低級官員還直接光明正大地向中國商人索取「賄賂金」,他們還恬不知恥地將其說成是一貫的「定例」,進而為其行為增添「合法性」。一旦中方不願意繳納這筆錢,則會遭到日方的百般刁難乃至侮辱,甚至會找緣由禁止此商隊再度前往日本進行貿易活動。而這種「灰色」地帶則為中日雙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的商貿活動,增添了更多的負面影響。即使如此,在日方的記載中,中國的「唐船商人」還是被扣上了許多負面性的帽子,說他們如同盜賊小偷一般,這顯然是帶有一種先天性的偏見去看中國。


文史君說

中日之間雖然是「一衣帶水」的鄰國,但兩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卻是接二連三。清朝時期,中國儘管開放了對日貿易,但顯然中國的商人們想賺得這筆錢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他們不但要先經歷中國政府的層層「考驗」才能獲得證明,還要為有限的日方信牌互相爭奪與吵鬧。這也可以反映出,在沒有實現外交與經濟現代化的時代里,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無法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開啟雙方之間的經貿往來。

參考文獻

王來特:《「唐船商人」:活動在東亞貿易前沿的群體》,《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

薛明:《日本學界關於清代中前期中日關係史的研究》,《外國問題研究》2012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陽)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