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接近一年後,戰場形勢開始出現一些令人無法預料的變化。此前,支持烏克蘭對抗俄軍的,基本上都是美國及其盟友,特別是以北約成員為主,但最近,不僅巴基斯坦向烏克蘭送去了炮彈,據俄媒報導,就連柬埔寨也在日本的技術支持下,開始幫烏克蘭培訓工兵。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都是與中國友好的國家,出現這樣的狀況,恐怕連俄羅斯也沒能預料到。
此前,巴基斯坦向烏克蘭足足運去了159個貨櫃的彈藥,主要是155毫米的炮彈。可不要小看了這些炮彈,因為烏克蘭接受援助的火炮,多為北約國家提供,而北約制式火炮使用的,正是155毫米口徑的炮彈。
烏克蘭對此類炮彈的消耗有多大?就連美國都承認,自己生產一個月的155毫米炮彈,只夠烏克蘭用兩天。為此,美國還從韓國引進了15萬枚該型號的炮彈,準備「曲線援烏」。
所以,巴基斯坦對烏提供155毫米炮彈,相當於解了基輔的燃眉之急,能夠有效緩解烏方彈藥不足的問題,但對俄羅斯來說,無異於是一個重大打擊。
觀察發現,巴基斯坦對烏供武,或有三個方面目的。
一是,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因為美方在阿富汗「反恐」時,與巴基斯坦建立了盟友關係,在援烏問題上,美方對每個盟友都在施壓;二是巴基斯坦國力有限,通過對烏售武,也能換回一些美元;三是俄羅斯與印度關係密切,但巴基斯坦與印度卻是死敵,巴方此舉,也不排除有報復俄羅斯向印度售武的意思。
事情發生後,俄羅斯第一時間求助了中國,希望中方能憑藉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給伊斯蘭瑪巴德「做做工作」,讓巴方停止援烏。
但是,中方卻沒有直接答應,這或許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中國面對所有國家時,一直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不可能去向巴方施壓;另一方面,烏克蘭也是巴基斯坦武器的主要供應國之一,巴方這樣做是從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中方只能理解,沒法阻止。
或許,中方私下跟俄方做了解釋,莫斯科也表示理解,因此這次柬埔寨向烏克蘭提供幫助時,俄方就沒有再求助中方去施壓金邊。
從近年來的一些舉動來看,柬埔寨也確實是對華非常友好的國家。
比如,美國就「雲壤軍事基地一事」挑撥中柬關係時,柬埔寨就堅決站在了中國一方,稱柬方處於困境時,只有中國在提供幫助,美國只是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時,才想起柬埔寨;再比如,美國動員東協國家在中美之間站邊時,作為時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柬埔寨首相洪森也是明確說了不。
最近,一些國家在入境問題上對中國旅客出台限制措施時,洪森首相也是帶頭出來喊話,稱這些國家不過是在搞「恐嚇宣傳」,歡迎中國遊客都到柬埔寨來。
實際上,中國在俄烏衝突中,一直保持著中立態度,並在聯合國多次提出,希望以外交形式促成俄烏停火,並為此一直努力。友好國家援烏,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課題,但畢竟這不是中國所能決定的事,他們也是從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
中俄是戰略合作夥伴,雙方也有很高層級的溝通機制,相信在這一點上,俄羅斯是能夠理解中國處境的。但有一點不得不指出,或許這也是美國及其盟友們有意所為,專門施壓一些中國友好國家援烏,目的就是離間中俄關係,用心不可謂不險惡,中俄不能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