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60%的通信資費,為何仍被嫌棄「貴了」?

通信瞭望 發佈 2023-01-21T05:07:55.880239+00:00

說起運營商的通信資費,經歷了4G時代的「提速降費」,再步入網速更快、時延更低的5G時代後,用戶的明顯感受就是「5G貴了」,同時也造成了一種通信資費似乎在不斷上漲的「假象」,讓處於消費端的5G處境變得很尷尬。那通信資費到底有沒有降呢?

說起運營商的通信資費,經歷了4G時代的「提速降費」,再步入網速更快、時延更低的5G時代後,用戶的明顯感受就是「5G貴了」,同時也造成了一種通信資費似乎在不斷上漲的「假象」,讓處於消費端的5G處境變得很尷尬。

那通信資費到底有沒有降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目前移動用戶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為50.7元,家庭客戶綜合ARPU為41.1元。相比22年前高達141元的平均每月每用戶貢獻的收入,降幅超過64%。

都說4G便宜,可就算是在4G的黃金時代,17年移動、電信、聯通的ARPU值分別為66.4元、65.5元和63.4元,遠高於5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ARPU。

同時,在「提速降費」的大環境下,目前國內的通信資費水平大約是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像國內1GB的數據流量平均價格約為4.13元,遠低於日本、韓國的74元/GB和26.4元/GB的平均價格。

因此,國內的通信資費是降了的,而且還降了不少,在什麼都在漲的如今,甚至有部分用戶每月的資費水平相當於一杯奶茶的價格。

至於「貴了點」的5G套餐為啥會被人嫌棄,跟5G的高成本投入和用戶數據流量的大幅增長是脫不開關係的。

相比4G基站,5G基站的覆蓋範圍縮小,建網成本大幅增加;並且5G基站的耗電量是4G基站的3倍以上,加上大幅上漲的運維成本,運營商將要投入高於4G數倍的成本來保證5G網絡的順利運行。2022年前三季度,5G投資規模就達到了1390.9億元。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之下,5G套餐的價格註定不會便宜。

隨著短視頻慢慢占據我們的休閒日常,在沒有WiFi加持的情況下,我們的流量使用需求逐步攀升。

不同與語音、簡訊業務的逐漸「落寞」,移動網際網路每月的DOU(平均每戶每月上網流量)值都在不斷刷新記錄,11月戶均接入流量DOU為16.58GB/戶·月,去年1-11月份,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2382億GB。

三大運營商累計完成5882億元的移動數據流量業務收入,占電信業務收入的40.6%。意味著流量仍呈爆發式增長,移動數據流量仍是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

自5G套餐正式發布以來,圍繞5G資費太貴的話題就沒斷過,而在這三年半的時間裡,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用戶規模已突破10.67億,歷時一年新增約3億用戶,占行動電話用戶數的63.4%。

一開始,5G套餐確實上漲了不少,但仍有超過10億用戶選擇升級換代到5G套餐,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事實上,由於5G的「不討喜」,真正意義上入手5G套餐,升級到5G網絡的用戶卻只占到了一半。因為絕大多數用戶都是在不改變原有套餐價格的基礎上,直接從4G套餐升級為5G套餐,加上市場上仍占有不少比例的4G手機,5G網絡的滲透率還差一點火候。

就算是第四大運營商廣電的登場,我們也沒迎來期盼已久的價格戰。雖然目前廣電5G套餐六折的活動仍在繼續,價格上小有優勢。但其終端適配、運營售後體系還比不上其他三家,對於是否入手廣電,大多數用戶仍持觀望態度。

得益於三大運營商的網絡覆蓋和普及,如今手機上的圖片細節更清楚了、1080P/4K的視頻也更常見了,對網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流量也「跑得」更快了。一邊是不夠用的流量,一邊是「貴了點」的5G套餐,通信資費也就「背」起了漲價的「鍋」。

至於5G資費到底貴不貴,相信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太一樣,未來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成本的有效控制,5G資費大概率是有下調的空間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