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觀點》周刊網站1月4日報導,從兵力到火力: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進攻以來,烏克蘭戰爭給出了在高強度戰爭中,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經驗教訓。儘管戰爭結局還是未知數,但是進攻、圍困、反攻及靜態戰鬥等諸多場景,仍可讓人們來評估是哪些因素導致雙方失敗與成功,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方面。
烏克蘭軍隊最初依賴的是本國從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武器,但是很快就耗光了。隨後,烏軍大量補充了外國各種各樣、技術含量不一的武器,其中有些武器表現出了驚人的有效性。俄羅斯軍隊給人的感覺則是,不像宣傳中那麼現代化,似乎在創新和使用新武器上能力有所不足。以下是在這場俄烏戰爭中表現出色的一些武器裝備。
戰爭關鍵:火炮
有個步兵是「軍中王后」的說法,但是步兵卻碰到了炮兵的死磕,這是烏克蘭戰爭的主導話題,也是烏克蘭人不斷向西方國家要求的主要裝備。烏克蘭軍隊每天發射6000至8000枚炮彈,而俄羅斯有時會以3倍的數量還擊:這場戰爭首先是一場炮火之戰,不管其形式如何。無論是打擊補給線還是能源基礎設施,以及摧毀軍事目標,火炮都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它在左右戰場局勢。
俄羅斯的「冰雹」火箭炮,是可以裝載在卡車上並用在雙方陣營的武器。該系統可以齊射12至40枚火箭彈,射程可達40公里。儘管火箭彈精度有限,但是可以讓俄軍當作飽和攻擊武器來使用:覆蓋一片區域禁止敵方進入或備戰。
「海馬斯」自行火箭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可以精確地打擊90公里外的目標。美國在2022年夏季曾向烏克蘭提供了20多套該系統,在射程和精度上都超過了俄羅斯的同類裝備,可以有效打擊敵方的軍火庫或指揮所。此外,「海馬斯」還可以用於布設反坦克地雷。
在烏克蘭人幾乎耗盡了蘇聯時代遺留的武器庫存之際,「海馬斯」及其前身M270,成了烏軍遠程炮火的尖刀型武器。這些武器讓俄羅斯人感到棘手,因為烏克蘭人可以縱深打擊以前在射程外的俄羅斯補給線。
法國著名的「凱撒」自行榴彈炮也讓烏克蘭人豎起了大拇指,為此當火炮啟程時還專門拍攝了一個感謝視頻。這其中不無原因:「凱撒」自行榴彈炮可以在兩分鐘內高精度發射6發炮彈,其射程可達45公里且精度為50米左右,就像一把能切開敵人陣地的解剖刀。這些火炮也可以用來轟掉靜止中的坦克。「凱撒」自行榴彈炮的最主要優勢還不在於此:在進行兩分鐘的疾射之後,卡車可以重新出發和迅速重新就位,以避免被報復性炮火襲擊。
不可或缺的新品:無人機
全球所有的炮兵,如果不知道如何精確打擊都將變得無用武之地。俄烏戰爭已經證明了無人機的優勢。無論是數量還是用途,無人機的使用讓官兵能更好地看清周邊環境,甚至它們還能發動非常精準的襲擊,也能把驚人的戰鬥場景傳到社交網絡上。
小型無人機可以攜載爆炸彈藥,在敵方陣地上空「盤旋」,發現既定目標後即可將其摧毀。美國「彈簧刀」無人機,其單價只有幾千歐元,但有時卻可以摧毀一輛主戰坦克,而且步兵可以很容易地攜帶。在這方面俄羅斯是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作戰系統很大的需求方,而其盟友伊朗在這方面很在行。
比自殺式無人機技術含量還要低、成本更低且唾手可得,小型戰術無人機受到了烏克蘭人的極度青睞,並且被其打造成了一種真正的毀滅性手段。配備普通的引擎、四個葉片的螺旋槳以及一個攝像頭,這些小型無人機足可以組成一個戰鬥小組以勾勒戰爭場景,從而為炮兵指明攻擊方向。
此外,無人機系統還可以反覆利用、躲過雷達和紅外攝像頭,而且即便被毀了也只有幾百歐元的損失。
在烏克蘭,廉價的小型無人機近幾個月已經被取代了,那就是「旗手」TB2之類更為先進的一些無人機。憑藉這些中空、長航時且可以攜載多種武器的無人機,烏克蘭通過打擊俄羅斯人的補給線和裝甲武器遲滯了其進攻腳步。但是,莫斯科似乎意識到了這種威脅,加大了前線的防禦力度,打擊「旗手」-TB2或採取措施遏制其作用,迫使烏克蘭方面使用更為隱秘、火力較小但更為廉價的無人機。
老舊但仍有效的防空系統
軍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很清楚制空權有多麼重要,掌握空中優勢是所有軍事行動的預設條件。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都擁有防空武器,雙方都放棄了高空制空權,轉為盯緊低空制空權的爭奪。由此雙方都在藉助磨人的武器裝備,也就是巡航飛彈和小型無人機。為了空中防禦,人們也在尋求似乎更老舊但有效的防空系統。
「獵豹」自行高射炮是上世紀70年代聯邦德國研發的,這是一種短程的配備35毫米雙管防空炮的自行裝備。該武器具有抗打擊能力強和非常經濟實惠(造價低於一枚飛彈)的特點,善於攻擊短程和低空目標。它是盤旋類武器或偵察無人機的真正殺手,在烏克蘭也因為其有效性得到了稱讚。
「愛國者」防空系統是烏克蘭人收到的最先進武器系統。美國的這種防空系統針對的是大型飛機和彈道飛彈,但每發射一枚飛彈成本都要以百萬美元計。與俄羅斯(S-300反導系統)和法意合作的反導系統(Samp-T防空系統)相比,「愛國者」的攔截率更高而且經過了更長時間的實戰檢驗。它起到了阻止俄羅斯人利用空中優勢轟炸烏克蘭和支援其地面部隊的作用。
不可忽視的單兵武器
上述很多武器系統都算是重武器,需要很多人力和車輛輔助方能發揮作用。也有一些單兵便攜武器可以使用,在戰鬥中如果正確使用且數量足夠,也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美國單兵可攜式防空系統(Manpads),可以給人提個醒。在阿富汗戰爭(1979年至1989年)期間,俄羅斯的直升機飽受「毒刺」飛彈之苦。35年後,同樣的場景、同樣的噩夢:自去年2月起華盛頓及其盟友給烏克蘭人送去了很多單兵飛彈,在戰爭初期這些武器盯緊了俄羅斯的直升機。烏克蘭用「毒刺」和俄羅斯(「箭」式)、波蘭(「閃電」)的單兵防空武器,遏制了俄羅斯人在空中占據的優勢,也阻擋了俄羅斯對地面部隊的轟炸支援。
12月份隨著俄羅斯發動密集飛彈襲擊,烏克蘭人似乎能用Manpads來擊落俄羅斯的巡航飛彈,這是首次出現此類情況,也證明了這種武器的重要性。
俄羅斯戰前宣布要動員3000輛坦克和上萬輛各種裝甲車,儼然是一個重型武器無可戰勝的敵手。為了應對此種局面,烏克蘭的盟友們向其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單兵反坦克系統:美國的「標槍」、英國的NLAW以及法德合作研製的「米蘭」。通過此類武器,有三個受過培訓的步兵就可以摧毀一輛重達45噸的T-72坦克。在俄烏戰爭最初的幾個月,烏克蘭方面估計俄羅斯有三分之一的坦克被NLAW摧毀。
至關重要的「星鏈」
上述武器,如果各部隊不能相互溝通,都無法發揮作用。老舊的無線電通信很容易被敵方截獲。解決辦法來自一家私企:馬斯克SpaceX公司研發的「星鏈」衛星通信系統。在烏克蘭一名軍官發推文呼籲給予幫助之後,馬斯克立即做出回應並向烏克蘭人提供了接入服務。2022年底,烏克蘭有2.5萬個基站接入了「星鏈」。烏克蘭人靠著「星鏈」建立了軍隊之間安全的高速聯通,炮兵則可以實時、高精度接收無人機發回的視頻以矯正射擊目標。
這種通信通常只會對那些無法使用最先進技術的國家開放。這是烏克蘭的一張王牌,其指揮系統主要依賴「星鏈」。
上述裝備肯定對戰爭有著特殊的影響,但是無法掩蓋的事實是:任何技術都不能讓某一方獲得勝利。烏克蘭高強度戰爭給人的主要經驗之一,就是人員的決定和士兵的動員仍占據著首要位置。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