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見聞丨春節期間青田老人和返鄉人員的健康他們來守護

浙江日報 發佈 2023-01-25T23:03:21.024195+00:00

從青田縣城出發,驅車前往方山鄉,沿途目之所及青山連綿。在這裡,60周歲以上的老人幾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由於許多老人的子女長期在國外工作,他們又被稱為「洋留守老人」。這個春節,對遠在海外的華僑來說彌足珍貴,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到家鄉,與家人過上了團圓年。

從青田縣城出發,驅車前往方山鄉,沿途目之所及青山連綿。在這裡,60周歲以上的老人幾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由於許多老人的子女長期在國外工作,他們又被稱為「洋留守老人」。這個春節,對遠在海外的華僑來說彌足珍貴,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到家鄉,與家人過上了團圓年。

春節期間,老人和返鄉人員的健康由誰來保障?請聽他們的講述——

方山鄉衛生院副院長吳欣偉:

「當好村民健康的守門人」

農曆大年初三一早,我就從老家臘口鎮趕回了鄉里,剛和前一天值班醫生交接完,馬上就開啟了「腳不沾地」的忙碌模式。

到衛生院,第一件事是要逐一清點藥品。如今,藥房配備了充足的退燒、止咳藥物,7盒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也早已到位,現在衛生院的藥品可以供應兩到三周。

忙活中,手機發出「叮叮叮」的提示音,又有新消息進來了。作為家庭責任醫生團隊的一員,我的手機幾乎是24小時待命,不停地通過微信和電話為簽約村民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做到有問必答,讓患者安心。

除了在線上提供健康服務和指導外,衛生院根據轄區內村民的年齡、新冠疫苗接種情況、基礎疾病等,對村民進行健康評估,將他們分為重點人群、次重點人群、一般人群三個類別,分門別類進行管護。

今年春節,各村的老人成了我和同事關注的重點。走村入戶、送醫送藥,成了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

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指夾式脈搏血氧儀……在仔細清點完所需儀器和藥品後,我帶上藥箱,和同事一起出發前往村里老人家中巡診。

坐在巡迴診療車上,我們穿過蜿蜒的山道來到要巡診的村子——邵山村。一下車,我們就看到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曬著太陽,見衛生院的醫生上門巡診,他們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

「血氧飽和度和血糖指標都正常,但血壓還是有點高,降壓藥是不是又忘記吃了?」為77歲的楊品元做好日常檢查,我將檢測到的數據一一記錄在案,還細心地給老人做好標記。

就在上個月,我上門巡診的時候,發現楊大爺一個人在家裡,並出現間斷性咳嗽、高燒不退的症狀,我立馬聯繫縣人民醫院,送他去就診。「阿公,你才『陽康』,平時就不要下地幹活了,藥一定要記得吃,如果身體出現其他症狀,隨時給我們打電話。」我囑咐他。

「阿婆,我們今天在村里,待會過來給你量個血壓,你先不要出門哦。」「現在還是時不時咳嗽,沒有發熱嗎?」「這個退燒藥一次一片,一天用藥最多不能超過4次。」……巡診時,這樣的問話時刻在重複,老人們平均年齡超過70歲,一定要細細交代才行。

經過一上午的仔細檢查,看到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還不錯,這讓我和同事放下了心。「先回去吃個午飯,下午還要去另外一個村子。」雖然沒能好好享受春節假期,但能盡力做好村民健康的「守門人」,累點苦點也值得。

方山鄉馬車坑村黨支部副書記裘霜夢:

「有我們在,大家安心過年」

這些天,我比春節前更加忙碌,從上門走訪,到給村民作防疫健康溫馨提示,一刻也沒閒下來。

「陳大爺,在不在家?」下午1時,我帶著村幹部走訪陳奎妹家,大家在門口喊了許久也沒得到回應,打電話也無人接聽。問了隔壁鄰居,說是中午吃飯還看到人了。陳大爺今年96歲,子女也不在身邊,平時就和老伴兩個人互相照顧,一直是村里關注的重點對象。我想到這裡,心裡一緊,趕忙讓同事去附近再找一找。

還好沒過幾分鐘,我們看到陳大爺挑著一擔捲心菜往家走。「兒子兒媳今年從國外回來陪我們過春節,我就想著去田裡摘點菜,讓他們嘗嘗。」陳大爺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得知老人的家人今年會返鄉,又是華僑,我跟老人要了聯繫方式,想著再三提醒一下他們:「你好,是陳大爺的兒子嗎?這段時間你們要多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家裡人有不舒服的,及時給村幹部或者衛生院打電話……」

就在聊天的間隙,我聽到住在對面的吳阿姨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一時間坐不住了,轉頭跟同事說,「走,去看看,不知道現在情況嚴不嚴重。」

吳阿姨看到我們到來,匆匆跟女兒掛了電話。「女兒放心不下,每天都要打電話問我身體恢復得怎麼樣。」吳阿姨說,前兩天自己突然感覺全身發冷,當晚就發燒了,「還好有村里之前發放的『防疫包』,吃了藥,燒也退下去了。」

雖然身體有所好轉,我還是不忘叮囑吳阿姨:「特殊時期注意休息,缺藥就跟我講,我給你送過來。」

有我們在,大家安心過年。我想,這就是堅守的意義。

(口述:方山鄉衛生院副院長 吳欣偉 方山鄉馬車坑村黨支部副書記 裘霜夢 整理:本端記者 葉錦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