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蛋白質的脂化修飾(PTM)

生物學記錄 發佈 2023-01-27T07:39:22.538064+00:00

蛋白質的脂化修飾是指脂類分子與蛋白質共價結合,從而改變其結構與功能。很多人將脂化修飾看作一種翻譯後修飾,其實有些脂修飾可以是共翻譯過程,如NMT催化的豆蔻醯化等。

蛋白質的脂化修飾

蛋白質的脂化(lipidation)修飾是指脂類分子與蛋白質共價結合,從而改變其結構與功能。很多人將脂化修飾看作一種翻譯後修飾(PTM),其實有些脂修飾可以是共翻譯過程,如NMT催化的豆蔻醯化等。

與糖基化相比,脂修飾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樣性,這與兩種生物分子的結構特點直接相關。在生化中,糖與脂是處於兩個極端的分子。各種糖類結構與性質極其相似,而脂類恰好相反,不同脂類的結構和性質差異極大。

例如,各種己糖(脫氧糖除外)都是同分異構體,差別只在於是醛還是酮,以及手性問題。而脂肪酸、膽固醇、萜類和磷脂之間結構完全不同,恐怕最大的共性就是溶解性了。

糖基的結構決定其連接方式主要就是糖苷鍵,所以蛋白質糖基化基本都是通過糖苷鍵。而脂類結構的多樣使其與蛋白質的連接有多種方式。

脂肪酸主要通過其醯基與蛋白相連,包括與氨基形成醯胺鍵,與羥基形成酯鍵,與巰基形成硫酯鍵等。硫酯鍵是高能鍵,所以這種連接不穩定,是罕見的可逆脂修飾,稱為蛋白質的S醯化(S-acylation)。

膽固醇中的活性基團只有3位的羥基,通常與蛋白質末端羧基形成酯鍵。萜類中的雙鍵雖然比較活潑,但不適合與蛋白質連接。所以異戊二烯化的底物是膽固醇合成的中間物,帶有焦磷酸的FPP或GGPP與半胱氨酸的巰基反應,通過硫醚鍵與蛋白質相連。

最常見的脂修飾有四種,前面三種都是純粹的脂類基團,最後一種是糖脂複合物,即糖基磷脂醯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錨。它是通過其乙醇胺部分與蛋白質末端羧基形成醯胺鍵進行連接的。

磷脂修飾比較罕見,例如自噬相關蛋白Atg8 / LC3可以被磷脂醯乙醇胺(PE)修飾,這種修飾對於自噬小體雙層膜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說來,糖基化主要利用其親水性,而脂修飾則相反,主要利用其疏水性。脂類基團可以提高蛋白質整體或局部的疏水性,使被修飾的蛋白與相應膜結構更加親和,或者改變局部結構,從而影響其功能。

較大的脂修飾基團,如長鏈脂肪酸、膽固醇和萜類等,通常用於改變蛋白質整體的疏水性,從而影響其細胞定位和穩定性等。這在膜蛋白和一些信號轉導相關蛋白中比較常見。

例如,很多小G蛋白激活下游信號通路時都是先與膜結合,而這個過程往往涉及異戊二烯化和棕櫚醯化等修飾。異戊二烯化的Ras蛋白通過微弱的膜親和力與高爾基體結合,當它再被棕櫚醯化以後,就會離開高爾基體,與質膜結合。

較小的脂修飾基團一般僅改變局部的疏水性和電荷分布等,從而改變局部構象,進而影響蛋白活性。例如,組蛋白的賴氨酸有多種短鏈醯化修飾,包括丙醯化、丁醯化、2-羥基異丁醯化、琥珀醯化、丙二醯化、戊二醯化、巴豆醯化和β-羥基丁醯化。

這些修飾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而修飾基團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代謝產物,特別是脂代謝。所以,脂修飾也是一架橋樑,聯通著脂代謝和蛋白質功能,進而影響細胞以至於整個生物體。

參考文獻:

1. Luke H. Chamberlain, et al. The Physiology of Protein S-acylation. Physiol Rev. 2015 Apr; 95(2): 341–376.

2. 鍾鴻英等, 蛋白質翻譯後脂修飾的結構和功能分析: 靶向細胞脂信號. 中國科學: 化學, 2013, 43(1): 35-48.

3. Pin‐Joe Ko, et al. Protein palmitoylation and cancer. EMBO Rep. 2018 Oct; 19(10): e46666.

4. Benjamin R. Sabari, et al.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histone acylation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7 Feb; 18(2): 90–101.

5. Baoen Chen, et al. Protein lipidation in cell signaling and diseases: function, regulation 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Cell Chem Biol. 2018 Jul 19; 25(7): 817–83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