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海歸女孩擇日離世,家境優渥卻像狗般乞討成長,父母到底圖啥

阿飛新穎說 發佈 2023-01-27T08:47:27.505521+00:00

正如25歲的一個海歸女孩梅一凡,就是在父母多年的掌控式教育下,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長此以往她逐漸失去快樂,失去自由,長期處於無力掙扎的痛苦之中,最終選擇自殺來逃離她所討厭的生活,來獲得她失去已久的身心自由,用結束生命的方式讓自己獲得重生。

最好的教育理應是遵循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獲得身心的自由。

可有的父母會為了所謂的「為你好」,將自己的意願強行加在孩子身上,試圖掌控孩子的一生,卻不知道這樣的「好」,沒有多少孩子是能夠承受得了的,無形中拉開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正如25歲的一個海歸女孩梅一凡,就是在父母多年的掌控式教育下,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長此以往她逐漸失去快樂,失去自由,長期處於無力掙扎的痛苦之中,最終選擇自殺來逃離她所討厭的生活,來獲得她失去已久的身心自由,用結束生命的方式讓自己獲得重生。

花樣年華,遭受家長過度掌控

這個姑娘叫梅一凡,她家境優渥自小衣食無憂。在別人眼中,她是一個幸福的女孩,家境優越的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出國就出國,想換個國家留學就直接換。

可是別人眼中的梅一凡卻不是真實的梅一凡,她們只看到了梅一凡身上令人驚羨的一面,而看不到梅一凡在精神世界的苦苦掙扎,痛苦不堪。

在常人眼中,梅一凡的生活如同公主一般,沒有太大的波折,順風順水。可是只有梅一凡知道,她是一個被人掌控的「公主」,猶如提線木偶一般被人牽扯,而這個掌控她的人就是她的父母。

她自小的生活、學習都是在爸媽的篩選、管控下進行的。她沒有太多的選擇,即使她有喜歡的生活方式和愛好,她的父母只會告訴她「不行」,她需要遵順父母的意見,沒有任何反駁和選擇的餘地。

而這種壓制性的生活方式在她25年的生活中,早已實行了20多年,也就是說在梅一凡記事起就開始承受著這窒息般的生活和學習狀態。

年幼的的她只是聽從,還未感受到自己靈魂和身體受到限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始對父母要求的方式產生懷疑,在這思考和認知過程中,她開始明白了自己是不快樂的。

因為父母的介入,她的生活並不是她理想中的快樂狀態,她在父母的「為你好」下被迫前行,一切的一切都是依據父母想法和要求,她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快樂,她不知道父母困住她的人生,究竟是在謀求些什麼,她只知道自己是痛苦不堪的。

她在遺書里是這樣描寫的,「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不好。而是它扔給了我100塊,讓我去拿,趴著去撿,但是錢用線拴著,我撿一下它就往後拉一下,讓我像條狗一樣趴在地上被它耍。但是事後別人只能看到「老天爺對你可真好」。

她想要反駁,想要反抗,想要自我,可是父母緊緊地拴住了她,像個圈套困住了她,她百般掙扎卻動彈不得,她只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自我反抗,卻發現毫無用處。

她依舊沒有得到一絲解放,一絲釋懷,她時刻身處無盡的痛苦之中,久而久之,這個姑娘難以走出精神世界所遭受的痛苦,無法獲得逃離和自由的梅一凡,內心壓抑最終患上了抑鬱症。

不堪痛苦,抑鬱症治療無效

因為在國內她感覺被父母時刻拴住,她沒有任何的自由,沒有一絲自主,她一直找尋機會逃離,渴望飛出父母的掌控。後來梅一凡找到機會,前往馬來西亞留學,在馬來西亞的梅一凡開始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可是馬來西亞的交通不方便,影響她正常的生活。長此以往,梅一凡想要離開馬來西亞,換個地方學習,尤其是她心中一直渴望的日本,在日本有著她心儀的學校,人與人之間的分寸感會讓她感受到自由。

於是她向父母說了心中想法,可是父母並沒有聽從她的想法,並沒有點頭答應她,也許在他們的認識里,馬來西亞更適合她,也更適合他們心中對梅一凡的安排。

被父母拒絕的梅一凡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想讓父母答應,和父母反反覆覆提了這件事,經過長達一年的勸說,梅一凡的父母才勉強答應了這件事,讓她到日本學習。

在日本梅一凡努力考上了她心儀的大學,她開始感受到了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可以快樂的。可是這樣的快樂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她又回原先痛苦不堪的自我掙扎中。

因為患有抑鬱症,她時常需要吃藥,最開始對生活還有一絲希望的梅一凡是為了早日治好抑鬱症而吃,而後來的梅一凡僅是為了吃而吃,她對於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日本的時候,心理醫生直言藥物對她已經沒有用處了,得知情況的梅一凡心裡有了一絲放鬆,她並沒掙扎於自我解救,她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後來的梅一凡想起了曾經看到的一則故事,有句話「可能有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活著」。此時的她內心有所觸動,也有所釋懷。

安然擇日而亡,脫離痛苦

此後的梅一凡沒有了任何的掙扎,她早已在心中下了決定——自殺。對她而言,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了,她只想早日解脫,讓她的心靈、身體獲得自由,讓她遠離這個痛苦不堪的世界。

於是在2020年初,她把工作辭了,想要在那之後結束自己的生命,安安靜靜地離開。

在她回到日本後,日本的疫情開始爆發,這個善良的女孩擔心自己在疫情期間自殺會給別人帶來格外的心理壓力,於是梅一凡選擇熬過這段時間,等到和平的時間再自殺,後來疫情穩定了,她似乎等到了機會,可是當時的日本開始出現了高頻率的自殺事件,她開始感慨上天對她不公,總是和她作對,沒有何事是遂心如意的。

內心崩潰的梅一凡選擇不再等待時間,於是她在2020年11月15日就做好了自殺準備,不料被發現了。她在遺書中如此寫道:「哈哈,說實話那一瞬間我對這個世界從失望變成了失望透頂。從那開始到現在的三個月里,我一點都不覺得僥倖或者幸運,每發生任何一件讓我煩躁的事我都會把它歸到如果當時死了就不會有這些事情的發生。」

由此可見,梅一凡早已無法積極面對這個世界,渴望逃離,渴望解脫,最後,這個25歲海歸女孩終究還是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小結:

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是要讓父母為子女的未來而作長遠的思考,為他們選擇出有利於他們成長的方法和路徑。

可是並不是意味著父母所作的思考都貼合子女的思想,都適合子女的發展,諸如梅一凡的父母,強行壓制、困住女兒,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