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的肽修飾:泛素化、蘇木化和NEDD化(二)

生物學記錄 發佈 2023-01-27T08:57:53.465685+00:00

泛素分子中有七個賴氨酸殘基,即K6,K11,K27,K29,K33,K48和K63,另外N端的甲硫氨酸也可用於泛素之間的連接,這樣就有8種連接方式,各有不同功能。

泛素化(詳見泛素化、蘇木化和NEDD化(一))

泛素含有76個殘基,通過羧基端的甘氨酸與靶蛋白賴氨酸的側鏈氨基共價結合。泛素之間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連接成泛素鏈。泛素分子中有七個賴氨酸殘基,即K6,K11,K27,K29,K33,K48和K63,另外N端的甲硫氨酸也可用於泛素之間的連接,這樣就有8種連接方式,各有不同功能。

K48連接最為常見,約占所有連接的50%。K48鏈主要用於蛋白酶體降解,K11參與內質網介導的降解途徑和細胞周期進程的控制,而K29則調控蛋白質的溶酶體降解。K6泛素鏈在抑制蛋白酶體後未發生富集,表明其可能具有非降解作用。一些研究表明,K6泛素鏈可能與DNA損傷、線粒體穩態等相關。而K27和K33多泛素化可能與先天免疫和免疫反應有關。

M1連接構成所謂「線性」泛素鏈,是NF-κB信號傳導的關鍵正調節劑,在炎症和腫瘤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E3連接酶HOIP可以通過構成線性泛素鏈裝配複合物(LUBAC)催化形成線性泛素鏈。對LUBAC的研究正是這個領域的開端。

一些蛋白具有UBAN(ubiquitin-binding domain present in ABINs and NEMO)結構,能夠識別線性泛素鏈。UBAN也可以識別K63泛素鏈,但親和力只有線性泛素鏈的百分之一。

泛素鏈的結構還可以更加複雜。前面說的K48、M1泛素鏈都是同型的,即所有泛素都以同一種方式連接。其實,泛素鏈也可以是異型的,即包含多種連接方式。泛素鏈可以是直鏈,也可以形成分支結構。另外,泛素本身也可以發生多種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鏈中還可以摻入蘇木或NEDD8,形成混合鏈。這種複雜的結構可以包含複雜的信息,被稱為泛素密碼(ubiquitin code)。

泛素密碼的研究成果之一是蛋白酶體降解的「泛素化閾值」(ubiquitination threshold)模型。該模型認為,與K48連接的四泛素單鏈修飾相比,多個短鏈(例如,雙泛素)或分支的泛素是更好的降解信號。此模型還表明,對於非降解作用的泛素鏈修飾,可以通過添加支鏈的方式很容易地轉化為降解信號。

總之,泛素修飾與很多細胞過程相關,所以泛素系統的失調與癌症等多種疾病相關。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的成分在各種癌症中經常發生突變或異常表達。自從FDA批准Bortezomib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套細胞淋巴瘤以來,越來越多的抗腫瘤藥物將UPS作為靶點。

近年來在泛素化的研究方面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工具和方法,比如針對M1、K11、K48、K63連接的特異性抗體,Ser65-phosphoUb抗體,以及多種質譜標記、定量技術(如SILAC、TMT、AQUA)等。這些技術會讓我們對泛素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蘇木化

蘇木(SUMO)和NEDD8都是與泛素類似的小肽,同樣通過修飾某些蛋白來調控相應細胞過程,也都需要相應的E1、E2和E3,所以稱為泛素樣蛋白(ubiquitin like,Ubl)。

人體中的Ubl家族至少有8個成員,還包括ubiquitin-fold modifier 1 (UFM1)、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1 (URM1)、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 8 and 12 (ATG8 and ATG12)、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 (ISG15)和human leukocyte antigen-F adjacent transcript 10 (FAT10)等。

蘇木是小泛素相關修飾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的縮寫,是Ubl中研究最多的一種。它含有100個胺基酸殘基,與泛素的序列相似性僅18%,但二者在高級結構上高度相似,核心都是保守的Ub摺疊(Ub-fold)結構域。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蘇木蛋白有一個長而靈活的N端延伸結構。

人類有5種蘇木蛋白,稱為SUMO1~5。其中SUMO2和SUMO3高度相似,常一起研究,稱為SUMO2/3。這三種都是廣泛表達的,研究較多;SUMO4僅在脾和腎等少數組織表達,SUMO5發現較晚,相關研究很少。所以多數情況下SUMO指的是SUMO1~3。

蘇木蛋白主要在細胞核中發揮作用,參與DNA複製和修復、染色質結構、轉錄調控、細胞周期、有絲分裂、信號轉導等事件。目前已發現6千多個蛋白質的4萬多個SUMO化位點。

NEDD化

NEDD8(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8)最初在腦中發現,但後來證明它也是廣泛表達的。它由81個殘基構成,與泛素相似性高達80%。

NEDD8前體需要由成熟酶切斷C端,暴露出Gly76才有功能。其E1稱為NEDD8激活酶(NAE),催化其與結合酶E2相連。然後由NEDD8連接酶E3催化其與目標蛋白的賴氨酸相連。NEDD8修飾也是可逆的,其脫除反應稱為deneddylation。

NEDD化的主要作用是改變蛋白質功能,而不是降解。目前了解最多的底物是cullin家族,它是CRL(cullin-RING連接酶)複合物的支架蛋白。我們前面說過,泛素連接酶E3有3種類型,其中之一是RING類型。CRL是RING類型中最大的一個家族,需要由多種蛋白構成一個複合物。Cullin負責將其中一些組分連接起來。

人體的cullin蛋白有9種,多數都需要NEDD化後才有活性。所以說NEDD8通過激活cullin促進泛素化。CRL控制著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包括細胞周期進程、DNA修復、信號轉導、基因轉錄、胚胎發育、基因組完整性和腫瘤發生等。所以NEDD化抑制劑也可以作為抗腫瘤藥物。有一種小分子化合物MLN4924是NEDD8激活酶NAE的抑制劑,目前已進入抗腫瘤的臨床試驗。

除cullin家族外,NEDD8還有多種底物,控制多種生物過程。NEDD化可以抑制抗癌蛋白p53,激活癌蛋白MDM2,調控EGFR、Parkin/PINK1、HIF1α/HIF2α、Caspases/IAPs/RIP1、Histone H4等重要分子。

總之,蛋白質的肽修飾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功能。隨著技術的進步,相關的研究還會逐步深入,揭示更多的奧秘。蛋白質修飾如此,生物學也是如此。希望真正的「生物學的世紀」早日到來。

對了,如果喜歡或贊同我的文章,可以收藏、轉發哦 . . . . . .(如果已轉發、收藏,請在評論區中說一下 . . . . . .)


參考文獻:

1. Kirby N Swatek, et al. Ubiquitin modifications. Cell Res. 2016 Apr; 26(4): 399–422.

2. Henning Walczak, et al. Gener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of linear ubiquitin chains. BMC Biol. 2012; 10: 23.

3. Roya Rasaei, et al. Importance of Deubiquitination in Macrophage-Mediated Viral Response and Inflammation. Int J Mol Sci. 2020 Nov; 21(21): 8090.

4. Jinyoung Park, et al.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 as a target for anticancer treatment. Arch Pharm Res. 2020 Nov 9 : 1–18.

5. Yu Cao, et al. Proteasom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ultiple Diseases Beyond Cancer. Drug Des Devel Ther. 2020; 14: 4327–4342.

6. Maryia Karpiyevich, et a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 Emerging Regulators of Protozoan Parasites. Biomolecules. 2020 Oct; 10(10): 1403.

7. Hee Jin Park, et al. Chapter Five -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the 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SUMO) in Pla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3, 300: 161-209.

8. Mathias Boulanger, et al. SUMO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The Lessons of Large-Scale Proteomic, Modifomic and Genomic Studies. Molecules. 2021 Feb 5;26(4):828.

9. Yongchao Zhao, et al. Targeting Neddylation Pathways to Inactivate Cullin-RING Ligases for Anticancer Therapy.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4 Dec 10; 21(17): 2383–240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