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犧牲70多個弟兄,換來一個楚州安撫使,放到後來是多大的官?

雪月盛京 發佈 2023-01-27T18:46:21.476115+00:00

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階級擁有絕大多數土地,而廣大只有很少或甚至沒有土地的農民則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奴役,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當地主階級加深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時,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意願也會更加強烈。而他們反抗的最高形式,就是農民鬥爭。

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階級擁有絕大多數土地,而廣大只有很少或甚至沒有土地的農民則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奴役,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當地主階級加深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時,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意願也會更加強烈。而他們反抗的最高形式,就是農民鬥爭。

在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中,農民戰爭的爆發次數就能達到數百次之多。它們在嚴重打擊當時的封建統治的同時,也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經濟高度發展、人才輩出的北宋時期,最終也沒能逃脫農民戰爭頻發的命運。宋江起義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末期,朝政腐敗,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受到了更為繁重的賦稅盤剝,幾近失去了生存的全部根基。

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一事,就徹底激怒了長期積壓對朝廷和現實不滿的貧苦農民、漁民,成為了他們鋌而走險,跟隨宋江開展武裝起義的導火索。

而這一場在北宋末年規模和影響都較小的起義,最後卻在《宣和遺事》、《水滸傳》等演義和小說的描述中,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其中,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宋江,也開始受到了來自各方各色各樣的評價。

有人認為宋江符合了當時相當一部分人的思想和願望,是對「孝、義、忠、智」的最好詮釋。有人則認為,是宋江一步步帶領著自家兄弟在送死的道路上前進。

而後者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看法,大概率是因為宋江最後犧牲了70多個兄弟,如願被朝廷招安,並換到了一個楚州安撫使的職位。

如果撇開對宋江複雜形象的剖析,很多人也會好奇,楚州安撫使放到現在究竟是一個多大的官位,值得他犧牲70多個兄弟嗎?

逼上梁山

在《水滸傳》中,宋江所出生的家庭世世代代以耕田為生,一直都是安分守己地過著自己安穩簡單的生活。到了宋江這一輩之後,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

因為從小就生活在農民行列中,宋江見證了北宋年間很多百姓的疾苦,一直都有通過自己的方式效忠朝廷、回饋百姓的抱負。因此,他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上了押司這一個小小的官職。

但在為官期間,他很快就發現官場上普遍存在的貪污現象,並對這些人避而遠之。與此同時,他還廣泛結交江湖上劫富濟貧的義士,與他們有了很多的往來。

這種一方面對做官很痴迷,一方面又看不起品行不端的同行,一方面要忠於職守,另一方面又看好江湖「野黨」的行事作風的複雜心情,也註定了宋江在官場上的艱難行走。

而後來的生辰綱事件,就徹底暴露出了這一場矛盾,讓宋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主動走上了逃亡之路,從此背離朝廷,成為了梁山一員。

站穩腳步

從宋江被救上梁山之後,梁山原本的老大——晁蓋的地位就開始有所動搖。

宋江與晁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晁蓋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想法,對朝廷也沒有什麼期待,所以他在被逼上梁山之後,很快就適應了江湖劫匪的生活。

同時,晁蓋也沒有宏大的格局,沒有對自己和梁山兄弟們的未來做長期的規劃,只一心想著過帶著兄弟吃酒喝肉、混日子的生活。這是晁蓋後來失去人心的主要原因,也是宋江想要取而代之的最主要原因。

儘管宋江此前只是一個小小的押司,但他對朝廷的忠誠度和野心都很高。一方面體現在他直到面臨絕境前,都對朝廷抱有念想,寧願被發配到江州做囚徒,也不願站到朝廷的對立面。

另一方面體現在他非常不滿意晁蓋的「自甘放縱」,想要帶領梁山兄弟們走上另一條截然相反、最終歸於「被朝廷招安」的道路。

所以,從發現自己與晁蓋的觀念千差萬別之後,他就有了取代晁蓋位置的念頭。

有了這個念頭之後,宋江積極展開了他收買人心、架空晁蓋的行動。一旦山寨有任何活動,他都會積極主動地爭取帶隊,創造與梁山好漢們並肩作戰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宋江加深了對梁山好漢們的了解,也與他們建立了更加深厚的革命情誼。而行動後他也掌握了功勞分配大權,在梁山好漢面前樹立了自己的公正領導形象。

就這樣,在晁蓋留守梁山、尚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宋江已經一步步憑藉自己的聲望和名聲以及個人魅力,成為了更多梁山好漢心目中的「首領人物」。

等到晁蓋反應過來,並做出反擊的時候,事態已然到了不太可能扭轉的地步。再加上晁蓋在氣怒之下做出了一系列錯誤行動,反而讓更多的人選擇站到了宋江的陣營。

就這樣,晁蓋身邊越來越少可以商量的人,這使他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後來不得不借著攻打曾頭市來掩蓋內心的惶恐、展現自己的首領勢力。但結果顯而易見,不僅此次作戰以失敗告終,晁蓋還在這一戰中丟失了自己的性命。

而宋江也借著晁蓋的死,徹底坐上了梁山領導者的位置。

楚州安撫使

宋江之所以要和晁蓋爭奪梁山領導者這一個位置,在於他不滿意晁蓋「當山賊」的規劃,也在於他想要效忠朝廷的決心。

所以,在順利坐上梁山領導者的位置後,宋江就一步步帶領梁山兄弟們走上了發展壯大勢力、最後為朝廷效忠的道路。

發展壯大梁山勢力,是其他梁山好漢們也想要達成的目標,所以他們很配合宋江的安排,在每一戰中都表現出了勇猛善戰的實力。

但效忠朝廷卻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相比聽朝廷的話、替朝廷賣命,他們更加喜歡在山頭喝酒吃肉、自由自在的日子。

所以在朝廷軍隊打得疲累,放出招安的想法,而宋江又有所意動的時候,他們都表現了堅決不同意的態度。

但宋江做了這麼多事情,最後都是為了達成為朝廷效忠的目標,哪可能就此放棄。所以他在反思自己太過急於求成了,就制定了長期的洗腦計劃。

他開始不斷在梁山兄弟們耳邊提起招安的事情和招安的好處,用「高官厚祿」、「不愁吃穿」、「封妻蔭子」諸如此類的福利動搖他們的想法。

就這樣,漸漸有人動了心,宋江也就乘勢再加了一把火,最終讓他們都同意了被朝廷招安一事。

被朝廷招安之後,隱藏在宋江體內的愚忠也徹底冒了頭,哪怕心裡深知貿然為朝廷出兵的後果,他也沒有反抗地聽從朝廷派遣,帶著梁山的兄弟們四處征戰。

很快,宋江就憑藉在平定方臘一戰中獲得的成功,被朝廷授予了楚州安撫使的官職。

而他的官職,顯然是無數兄弟們的鮮血換來的。單從他帶去平定方臘的一百單八人最終只倖存了36人,願意和他回到朝廷的只有27人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從來都不是一個誇張的說法。

但楚州安撫使這一個每逢朝廷徵兵或天災等引起民怨之時,出來管理「文事」、安撫民眾的官職,放到今天相當於市長一職,最後卻是以丟失70多個梁山好漢的性命和未來作為代價換來的,顯然非常不划算。

小結:

宋江設想著成為朝廷的軍隊後,能帶領梁山好漢們過上真正的好日子。但就是這一種設想,最後帶著他們走上了丟失性命的道路。他們從未擺脫過那個時代的桎梏,最終只能再創一種悲哀。

關鍵字: